“下網!”
王叔喊了一聲。
十分鍾後船開始拖著漁網航行。
就像上一網一樣,起始船速10節左右,很快就減速至3~4節船,肯定又爆網了!
隻是這次時間更短,前後不到二十分鍾。
感受到船速迅速減慢,李明亮哈哈一笑:“王叔,可以起網了吧。”
“別急,這一網要給他整個大的,再拖幾分鍾。”
三分鍾後,船速已經減至兩節了,實在拖不動了。
“起網吧!”王叔下了命令。
停船收網,網筒開始上浮。
水麵傳來魚兒翻騰跳躍的拍水聲,那一片就像是煮沸的開水看著都爽。
“魚躍龍門嘍!”李明亮哈哈大笑。
很快網就被收到了船邊,然後網筒被拖到前麵的甲板處開始起吊。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國外的大型漁船起網都是從後尾處,魚網直接從後尾處順著傳送帶拖拽上來進入加工車間。
那樣速度簡直不要太快,隻需要很短時間就能完成一次收網。
當然,那種大型漁船可能船長都超過百米了,後尾足夠寬敞。
若是以後我有了大船,肯定要借鑒國外的生產經驗對漁船進行改裝,采用後尾起貨的方式。
現在這船還是小了,後尾短了不夠用,不可能放得下整個網筒。
不過好在前麵的起重機功率夠大,起吊速度比較快。
第一包貨被吊到了甲板上,抽開網包繩,水和魚一起滑到了甲板上。
首先是刺眼的亮光閃爍,綠色脊背的鮁魚在甲板上蹦成了一片。
但是這種魚離水就死,幾分鍾的時間就不動了,直挺的著身子宣告死亡。
這是藍點馬鮫魚。
為什麼我會說一眼綠呢?
因為馬鮫魚剛上來的時候,脊背處都是綠色的,這代表著新鮮。
如果你在市場買到的馬鮫魚已經沒有了這層綠光,那就說明這魚時間已經很長了。
“哈哈,快看這條,好大的個!”李明亮手裏提溜著一條十四五斤的大鮁魚在那裏顯擺。
王叔笑道:“你小子別磨蹭了,趕緊吊包,今天這網貨可不少呢!”
李明亮嘿嘿一笑,將手中的魚放下,隨即招唿人繼續起吊。
連續起吊了二十包後,大家夥開始挑揀分類裝箱下艙。
為什麼要下到艙裏呢?我聯係過陳老大,他的船要後天晚上才能過來。
不過他已經聯係上家裏另外兩艘收鮮船,已經朝這邊趕來了,電話也給了他們兩家,最快明天中午就能趕過來。
果然,很快我就接到了那兩家船老大打來的衛星電話。
跟他們確定好碰頭的時間和目標海區後便掛斷了電話。
兩位船老大聽說到了就能裝滿船都很驚訝,平時收鮮可從來沒遇到這種事。
我探出身子看了一眼,大馬鮫魚居然占了差不多1\/4。
甲板上的魚清理幹淨後,李明亮指揮著小工們繼續吊包。
“快看!”
“是鯧魚!”
“居然還是銀鯧。”
有眼尖的小工喊叫起來。
這一包貨散開後居然有一半是銀鯧,個頭都在一斤左右,銀鯧不同於黑鯧。
黑鯧也被稱作大翅鯧,個頭大的可以長到三四斤重。
而銀鯧七八兩重就算大個頭了,這種一斤多的還是非常少見的。
“發財了!”李明亮大喊道。
這麼大的銀鯧,在碼頭的話至少能賣到四五十塊。
但在海裏的收鮮價估計最多隻能給到30塊。
接下來後麵幾包貨都有鯧魚,隻不過鯧魚的比例開始下降。
看來這一小群鯧魚應該是遊離於鮁魚群外的,結果被一網打盡了。
隻能說非常的不幸!它們遇到了我們的船。
我看了看堆在甲板上的鯧魚。
大約三百來箱,差不多有個一萬四五千斤的樣子。
將甲板上的魚全部清理幹淨後,又吊了20多包貨才將網筒裏的魚全部搞完。
大體估算了一下,這網貨差不多有八千多箱,至少有三十一二萬斤。
簡直驚人!
之前從來沒有想到一網就會捕到這麼多魚。
這也得益於此時的釣魚島附近沒有太大的船過來捕魚。
多數來此捕魚的小船基本上都沒有探魚器這種先進設備。
如今近海資源枯竭,根本遇不到如此大的魚群了。
若不是親身體驗,恐怕自己也不會相信釣魚島附近居然有如此多的漁業資源。
隻是現在看來自己的船還是太小了些。單單這一個魚群,自己就至少需要捕撈四到五網。
而如果是那種超大型的漁船隻需要一到兩網就足夠了。
為了節省時間,李明亮指揮小工們兩個艙口同時下。
船上的龍門吊和吊機也同時工作,每次能下到倉裏40多箱魚。
就這樣不停的忙碌,直到兩個小時後才將甲板上的貨全部下到船艙裏去。
真的很耽誤時間,但是又沒辦法。
還有個更大的問題就是明天出來的兩艘收鮮船根本裝不下這一網貨,還要等後天陳老大的船出來才行。
可若是等到後天的話,船上估計都快要裝不下了。
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收鮮船太小了,還有就是距離上也比較遠。
但是這種客觀條件又無法改變。
如果能再多幾艘收鮮船就好了!
可是去哪裏找呢?江蘇那邊肯定不行,距離太遠過來的時間太長了。
浙江那邊也還行,都說這裏有浙江的漁船,可是自己根本就沒見到過,倒是遇到過幾艘臺灣那邊的漁船。
忽然我想起了浙江捕蟹船的陳船長,我那兩艘船也一直在收他的貨。
於是翻出他的電話號碼便撥了過去。
“咦?杜老板,你怎麼有空給我打電話?”陳船長笑問道。
“聽老劉說,你跟船出海捕魚去啦?”
“是啊,陳船長。”我不由笑道。
“搞得怎麼樣啊?”
“還可以吧!”
“對了,陳船長向你打聽個事。”
“什麼事?你說!”
“您是否認識收魚的收鮮船?”我問道。
“認識啊!我表弟家就有兩艘收鮮船。他主要收魚,怎麼?你捕得魚很多嗎?要不我讓他去找你?”
“他是多大的船?”我問道。
“他兩艘船都是35米多,具體的你可以問他,我把他的電話給你,你們直接聯係吧。”
“好的,陳船長,真是太感謝了。”
掛斷電話後,緊接著又撥打了記在紙上的電話號碼。
電話那頭是個年輕人,聯係過後才知道他家兩艘船目前都在海上收貨。
聽到我的船上有幾十萬斤馬鮫魚,他立馬詢問我的漁區位置。(南方地區普遍都稱鮁魚為馬鮫魚。)
我依然給他報了上次賣貨的那個漁區坐標。
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捕魚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