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躺下沒多久,又接到了一個電話。
我一看是浙江捕蟹船陳老板的表弟陳冰打來的。
接起電話,陳冰說他淩晨4:30左右到達約定的海區。
我看了一眼時間現在是夜裏11點58分,也就是說離約定時間還有四個半小時。
我隨即告訴他沒問題,4:30準時見。
王叔說道:“這裏距離約定的地點差不多有一個半小時的航程,我設置鬧鍾咱三點出發,現在先睡覺吧!”
說實話,這一天捕了80多萬斤魚,心裏有些小激動,躺在那裏輾轉反側了好一會才沉沉睡去。
這裏離釣魚島還有段距離,我們這麼大的船真的不太敢貿然過去。
主要是跟那些小船相比目標太明顯了。
一旦進入釣魚島十海裏範圍內肯定會成為小鬼子們首先驅趕的目標。
萬一運氣不好直接給逮進去那就得不償失了。
目前在釣魚島外圍海域魚群也不少,所以沒有必要去冒那個險。
王叔也不建議靠近釣魚島。
他說在釣魚島東邊有一條海槽,叫做衝繩海槽,水深1000多米,絕對會有各種大型魚類出沒。
我一聽1000多米就有些擔心,便說道:“咱現在還是別去了,現在水深隻有100來米,還處於東海大陸架上。要是去到那邊我覺得咱的船還是小了些,心裏沒有安全感啊,那裏的洋流肯定更複雜。”
王叔笑著點頭說道:“那是肯定的,落差那麼大,洋流肯定複雜。聽說最深處有接近兩千米呢,不過真的很適合大型漁船作業。”
王叔一番話說的我心癢難耐。
可也隻能說道:“王叔別著急,等咱下一艘大船造出來就可以馳騁海洋了。”
王叔聽聞我所說,不由喜上眉梢,他滿麵笑容的問道:“海生,你準備造一艘新船?”
“嗯!”
我點頭說道:“沒錯,遠洋的話新船會更讓人放心一些。”
“那你準備造多大的船?”
“當然是越大越好啦!不過也得看手頭上寬不寬裕。我聯係到威海的梁哥,目前有一艘90米左右的船,價格也比較合適,我倒是有意願接手。等這次迴去看看吧,有機會就把它拿下。”
王叔一聽顯然吃驚不小,可能沒想到我的胃口會這麼大吧,直接從50米的船跳到了90米去。
“怎麼樣?王叔,你覺得90米的船夠不夠用?”
王叔這才迴過神來,忙道:“那可真是絕對夠用,安全性也自不必說。”
忽然他又愁容滿麵的說道:“可是我這船長證等級不夠,是不是又得重新學?”
“那是肯定的,就目前這艘50米的船來說,你的船長證也已經超標了。”
“還有咱的機器經過改造後也早已經船證不符了,要是被逮到的話肯定也會罰錢的,等迴去後還要找人辦理一下。”
“至於你的船長證還有船上的一些證件必須都要到位,不然以後船去別的碼頭停靠,需要報備啥的都是麻煩。”
“船越大事越多,不靠碼頭啥事沒有,一靠碼頭就要處理各種關係,所以要盡量避免去停靠外麵的碼頭。”
“我要造新船還有個原因是改造起來方便,吸取一些國外的先進經驗,將船改造一番讓我們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王叔聽後朝我點點頭。
他應該想不到我會有如此多的想法吧。
而且我這人想到什麼就敢去做,不會受別人的左右與影響。
至於成與不成,隻能事後再看。
睡得迷迷糊糊中我聽到了手機的鬧鈴聲。
記得王叔說他設置了鈴聲,那現在應該是淩晨三點吧,我也懶得睜眼看。
剛睡了沒多久實在是太困了,反正還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航行過去。
很快就聽到了機器發動的聲音,剛才王叔按下了機艙的電鈴。
在駕駛室裏能聽到的機器聲音比較小,畢竟隔著三層空間,一點不影響我睡覺。
正睡的香時有人來拍打我,我睜眼一看是王叔。
他說還有五分鍾就到了,讓我先去洗把臉。
我看了一眼雷達屏幕,顯示前方三海裏處有一艘船正向我們這個方向航行。
從雷達上來看這是一艘鋼殼船。
我剛要掏出電話確認一下,就見陳冰的電話打了進來,不到十分鍾兩艘船便傍到了一起。
陳冰是個年輕的小夥子,個頭不高一米七左右,之前與他通話就能感受到這人比較幹練。
雙方握了下手。
“杜老板,你這船可真夠大的。”陳冰開口說著,隨即遞過來一根煙。
“還行吧,謝謝!我不會抽煙,要不要先喝個茶?”
“哈哈,喝茶還是等有空時再說吧,你們也忙著要下網對吧。”
我朝他點點頭,其實也就是隨口說的客套話。
他們肯定也急著卸貨走人。
“就來了一艘船嗎,不是說有兩艘嗎?”我問他。
“在後麵呢,差不多一個小時就能到。”
“哦,好,那就開始卸貨吧。”
於是我招唿李明亮他們開艙卸貨。
看到兩個龍門吊不停的從船艙裏往上起貨。
陳冰不由感歎道:“船大就是好啊,這可真方便!”
我笑了笑並沒有接話,畢竟是雙方第一次合作還不太熟。
“你這船能裝多少斤貨?”我問他。
“艙裏裝15萬斤是沒問題的,前甲板能裝8萬斤也沒啥事。”陳冰說道。
“鮁魚你敢放甲板,時間長了不怕軟身子?”
“從這裏到我們家20個小時左右,以這魚的鮮度加冰後蓋上棉被和篷布封好肯定沒有問題的。”
既然他如此說,我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麼了。能多裝一點是一點,可能是收鮮船統一的想法和做法,這和我當初一樣。
看貨談好價格後開始過秤記賬。
價格方麵他給的還算公道。
小鮁魚7塊、大鮁魚12塊、銀鯧30塊。
有人可能不理解,怎麼春天的時候鮁魚那麼貴?是的,秋天產量大,口感也不如春天,所以價格就是便宜。
鯧魚我不能都卸給他,還要給福建收鮮船留一半,這在之前我已經囑咐李明亮了。
財不能讓一家發,都要照顧到,這些人將來可都是我的主力軍。
在看到有這麼多的大鯧魚後,陳冰的眼都亮了許多。
他當然知道鯧魚多意味著什麼,這種魚的利潤是最大的。
在看到賬本上已經卸了5000多斤鯧魚後他也是麵露喜色。
我給他估算了一下,這一船貨他迴家至少要掙三四十萬。
這比他在本地收鮮要強好幾倍吧。
而且卸我們的貨還比較省事,不用東跑西竄,來了就裝貨,裝完就走。
最後一算賬,這船一共裝了不到18萬斤貨。
他還是高估了自己的船艙,隻裝了不到11萬斤貨就滿了。
裝完貨後他並沒有馬上離開,又幫著第二艘船裝貨,說是為了幫我們節省時間。
還別說,這樣速度一下子快了好多。
最後就是結賬,兩艘船一共裝了三十五萬八千多斤,付款317萬,但因為帶的錢不夠,還欠了我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