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zhí)煲呀?jīng)徹底黑了,下一站海河上的解放橋。
因為飯店離海河不算遠,所以大家沒有坐車而是選擇了步行。
沿著濱江道走了20分鍾左右就來到了著名的解放橋。
此時這附近還沒有開始修建津灣廣場,但也已經(jīng)有了漂亮的夜間燈光,和以後規(guī)整的建築不同,別有一番風味。
解放橋建成於1927年,最早叫做“萬國橋”,後來抗日戰(zhàn)爭勝利,國民政府將其改名為“中正橋”,1949年天津解放後,這座橋才改名為“解放橋”。
橋上有不少的行人,說不清是遊客還是本地人,大家都站在橋上吹著海河上來的風。
在海河邊溜達了一會兒,楊牧本打算去津門之眼看看,然而聽到楊牧的話,冬岸卻是一頭霧水。
“津門之眼是啥?耳朵眼炸糕麼?”
“當我沒說好了,那咱們還是去津門廣播電視塔吧,8個人正好打兩輛車,走吧。”
楊牧忘了現(xiàn)在是2005年,津門之眼還沒開始建造呢。
來到津塔,坐電梯直接上到250多米高的了望廳,整個津門盡在眼底。
因為昨天是建軍節(jié),所以全城的燈光全部亮起,金黃色的燈光異常絢爛,流光溢彩的夜景讓同行的幾位哇聲不斷。
過完了眼癮,大家下了電視塔,打車迴酒店睡覺,今天的遊玩項目到此全部結(jié)束。
明天還有大項目,今晚得好好休息才是。
第二天一早,不到7點大家已經(jīng)在酒店門口等待司機師傅了。
今天要去的地方叫做盤山,開車大概要一個半小時左右。
其實盤山景區(qū)距離首都的距離比津門更近,但是行政劃分上卻隸屬於津門市。
今天的天氣也不錯,多雲(yún)轉(zhuǎn)晴,正適合室外活動,大家下車的位置是盤山景區(qū)的後山。
後山這裏可以坐觀光車和索道直接上到山頂,然後再從前山走下來,這樣既節(jié)省了體力,也可以多逛一些景點。
觀光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向上開著,開車的司機師傅對這條路太熟了,開的那叫一個快,這可苦了坐車的遊客們。
楊牧因為曾經(jīng)開過一些山路還勉強能夠接受,但是剩下的那些位車坐的都很少,更別提山路了,路過一個彎就叫一聲。
司機師傅聽到叫聲後更興奮了,不止車開的快,甚至還開始炫上車技了,楊牧覺得這時來一首逮蝦戶味就對了。
觀光車之後是索道,楊牧沒有恐高癥,但是看向窗外時依舊有一點心驚肉跳。
和楊牧一個纜車的是劉浩然和劉雨彤。
劉雨彤興奮的像隻猴子,一路上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而劉浩然則一直正襟危坐,目視前方,根本不往外看。
楊牧有些奇怪,難不成劉浩然恐高?
“浩然啊,你看你右麵的山峰,上麵是不是有個小亭子?”
“是吧,應(yīng)該是有。”
劉浩然迴答的時候頭根本動都沒動,當然也不可能看到什麼小亭子。
“哥,你恐高麼?”
“還,還行吧……”
聽到劉浩然的迴答,劉雨彤開始仔細的盯著劉浩然看,也不知道是被盯著看的原因,還是恐高引起的緊張,劉浩然額頭上開始出現(xiàn)細細的汗珠。
“哥,你看看腳下,咱們離地麵大概有多高啊?”
劉雨彤拽著劉浩然讓他順著窗子往外看,然而劉浩然死死的抓住座位根本不動。
“不看了,這有什麼好看的,別鬧,大家坐纜車呢,注意安全。”
“我說昨天晚上在電視塔你為啥隻站在觀景平臺中間呢,還說什麼累了休息一會兒,原來你恐高啊。”
“哥,你得克服自身的弱點,直麵內(nèi)心的恐懼,這樣才能成長啊,這不是你教我的麼,快來看看吧,景色可好了!”
“還是不看了,人總得有點畏懼之心。”
“你恐高怎麼不告訴我一聲,早知道今天就不帶你爬山了,一會兒到山頂咋辦啊?”
楊牧看著劉浩然的樣子有些哭笑不得,下山可比上山更嚇人。
“我不往下看,應(yīng)該沒事吧……”
“心態(tài)還不錯,感覺堅持不住的時候記得說出來。”
“嗯……”
大家下了纜車後沒爬幾層臺階就來到了山頂?shù)亩ü夥鹕崂?br />
在這裏可以看到層巒碧染,萬壑堆青,確實讓人心情舒暢,怪不得我們的老朋友乾隆皇帝來過32次。
劉浩然同學依舊不敢往下看,不過比起在纜車上的時候已經(jīng)強多了,雙腳著地還是給他帶來了一點點安全感。
欣賞完美景,大家開始往山下走去。
雖然土路比較多,走起來比較困難,但是隻要能夠腳踏實地,劉浩然就輕鬆多了,已經(jīng)開始正常聊天說話了。
經(jīng)過雲(yún)罩寺,南天門,將軍石來到萬鬆寺,時間已經(jīng)來到了中午,拿出一次性餐墊和包裏背的吃的喝的,開始野餐。
為了今天的野餐,冬岸專門帶了好多種津門比較出名的小吃。
有耳朵眼炸糕,桂發(fā)祥麻花,果仁張的小零食,桂順齋的八件兒,天寶樓的熟食等等,大家吃的是不亦樂乎。
吃完午飯,收拾好垃圾,繼續(xù)下山。
先是經(jīng)過由99座造型各不相同的曆代高僧墓塔組成的塔林,然後是乾隆皇帝的替身僧出家的地方—天成寺。
寺廟附近有一座臥雲(yún)樓,樓對麵的山腳下有一個小戲臺舊址,是乾隆看戲的地方。
往下走是漱峽,這裏是一個小瀑布,溪水特別的清澈,空氣清新,而且還非常涼爽,是楊牧目前為止最喜歡的一處景觀。
在漱峽乘了會兒涼,大家接著往下走,路上又遇到了一塊長得像元寶的石頭,已經(jīng)被遊客們摸的發(fā)亮了。
到山門前還看到了一塊寫有“入勝”二字的石頭。
據(jù)說每年的3、4月份時,這裏會舉辦廟會,還會有“乾隆遊盤山”的情景演出,不過現(xiàn)在是看不到了。
走出山門時是下午3點半,大家正處於累與不累的分界線上,大半天的遊玩時間剛剛好,舒坦。
休息了一會兒,再解決一下個人衛(wèi)生問題,大家坐上考斯特,係好安全帶,開車前往薊縣吃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