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怎麼這球又迴來了
盡管皇帝以前未曾切實地獨自掌控過黃龍國的大權,但是,他自幼所受的教育便是帝王之術。
對於如何坐穩皇位,他更是了然於心,其中,最為關鍵之處,便是在於自己需要牢牢把控住軍權、財權以及人事任免權。
倘若這次將稅收權力盡數下放到地方,那麼日後各地的軍隊在有了財政自由權後,便極有可能不再聽從自己的調遣,給朝廷和自己的統治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想到此處,皇帝不禁眉頭緊蹙,臉色明顯變得不太好了。
“曹愛卿,不知你對此事作何見解呀?”皇帝再次將目光投向曹坤,開口詢問道。
其實皇帝心裏很清楚,現在自己這邊擴軍一事是勢在必行的,這個可是關係到自己生死的事情。
隻不過,如此這般可能會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策略,是斷不可由自己親口道出的。
畢竟,若是將來因此事引發禍端,那自己可不願在史冊之上被烙下昏庸無能的汙名。
於是乎,皇帝便打起了曹坤的主意。
隻因曹坤身任軍部部長一職,不論從哪一方麵來看,讓他來充當這個未來可能需要承擔責任的角色,就再合適不過了。
曹坤瞪大雙眼,滿臉驚愕地望著皇帝,他完全沒想到這一會的功夫,皇帝竟然又將這個難辦的事情直直地丟給自己。
他心裏暗自叫苦不迭:“哎呀呀,這明明是秦奮說出來的辦法啊,您這位聖上不去找秦奮問話,反倒來盤問起我來了,這究竟是什麼道理嘛!”
曹坤越想越是鬱悶,但麵對皇帝的威嚴,卻也不敢造次,隻能硬著頭皮迴話。
隻見曹坤一臉的為難之色,嘴唇囁嚅著,似乎想說些什麼,卻又猶豫不決。
過了好一會兒,才終於從嘴裏擠出幾個字來:“迴稟……皇……皇上,這個……微臣覺……得……嗯……那……個……”
然而,吭哧癟肚了老半天,也沒能拚湊出一句完整的話語。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眉頭微皺,看著曹坤這般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模樣,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煩躁和不耐。
他猛地一揮手,大聲喝道:“曹愛卿,有何言語但講無妨!今日無論你所言何事,朕皆赦你無罪!”
聽到皇帝此言,曹坤心頭略微一鬆,趕忙跪地叩頭謝恩:“是,微臣多謝皇上天恩浩蕩!”
“微臣以為,像如此重大之決策,還是由皇上親自定奪更為妥當。”
“隻不過……這擴軍一事如今已是迫在眉睫,不得不辦吶!”
“要知道,那皇太後一黨已然搶先一步著手擴軍啦,如果咱們再不行動起來,恐怕局勢會於我方非常不利啊!”
說完這番話後,曹坤暗暗舒了一口氣,總算是成功地將此事的決策權又給推迴到了皇帝手中,而他自己也是暫時順利地擺脫了可能背上黑鍋的風險。
並且,在話語的最後,曹坤還不忘提醒了一下皇帝,擴軍的事情現在是必須趕緊要做的事情,皇太後那邊在擴軍的事情上已經走在了前麵,如果這邊拖延的時間過長的話,那就相當不利了。
秦奮聽到曹坤所言之後,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他心裏跟明鏡似的,清楚得很,在他看來,曹坤這家夥打的如意算盤可真是精妙啊!
既想著通過擴軍來謀取私利、撈取好處,卻又不想背負起日後可能遭受的罵名和責任,於是便耍了個心眼兒,將這個棘手的難題又像踢球一樣踹迴到了皇帝麵前。
然而,對於秦奮而言,曹坤這種小把戲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
在他看來,無論是誰提出了解決軍費問題的辦法並做出決策,對他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
反正隻要這件麻煩事兒別落到自己頭上影響到自己的青史留名就行。
皇帝乍一聽到曹坤這番言辭,臉色瞬間大變,原本掛在臉上那和藹可親的微笑一下子就凝固住了。
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曹坤,萬萬沒有料到此人竟然如此狡猾,會把這個“皮球”重新踢給自己。
這下可好,皇帝原先打算讓曹坤在將來為這件事背黑鍋的盤算徹底落了空,被堵得嚴嚴實實,一點兒縫隙也沒留。
皇帝臉色不悅的沉思了一下,然後說道:“曹愛卿說的對,這擴軍的事情是拖不得的。”
“我們必須要盡快把軍力擴充起來,好在之後應對皇太後一黨的挑釁。”
“這件事情之前讓秦愛卿和曹愛卿一起負責這個事情,朕也是有點考慮不周。”
“畢竟,這樣重大的事情,還是需要一個做主的人來全權負責的。”
“秦愛卿對軍事方麵的事情經驗不多,所以,這擴軍方麵的事情,朕決定,就由曹愛卿來具體負責吧。”
“秦愛卿就做配合軍部好政策的下達和輔助就行。”
“明天朝會的時候,朕希望曹愛卿能拿出一個擴軍的詳細章程來。”
“既然皇太後一黨能在沒有軍費的情況下完成擴軍的事情,那朕相信,曹愛卿也是能完成擴軍這個事情的。”
皇帝稍作思索之後,最終決定將擴軍之事再度交予曹坤全權負責。
就在剛剛那一瞬間,皇帝腦海裏最先浮現出來的人選其實是內閣首輔大臣秦奮。
然而,念頭一轉,皇帝意識到秦奮首先是對軍事方麵的事情並不精通,若由秦奮來具體操辦擴軍的事宜,恐怕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果,各地的駐軍也不一定會配合秦奮。
再者說,秦奮可是自己的心腹重臣,像這種可能要背負罵名、承擔責任的苦差事,實在不宜讓秦奮去做。
畢竟日後治國理政,還需要仰仗秦奮為自己出謀劃策呢!
要是自己讓秦奮去背這個黑鍋的話,那以後萬一擴軍後出現了各地駐軍尾大不掉的情況,那肯定是要把秦奮推出了背鍋的,可是,這滿朝文武,還真沒有人能取代秦奮的位置。
所以,皇帝覺得秦奮還不適合來負責擴軍這個事情。
如此一來,曹坤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皇帝心目中那個“背黑鍋”的不二之選。
其一,曹坤並非皇帝最為倚重的心腹之人;
其二,在滬城這裏,除了曹坤所統領的第三鎮部隊之外,還有隨皇帝一同前來的謝文能所率領的第一協部隊。
這樣一來,即便將來真的出現什麼狀況,也大可以讓謝文能接替曹坤擔任軍部部長一職,從而確保各地軍隊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曹坤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之色,他怎麼也沒料到,這個如同燙手山芋一般被眾人踢來踢去的皮球,最終竟然又穩穩地落迴了自己手中。
更讓他始料未及的是,此次皇帝不僅親自點名讓他全權負責此次的擴軍事宜,更是毫不留情地將他之前準備的種種托詞統統堵死。
而且,皇帝的話語之中雖未明言,但那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那就是要自己隻需依照皇太後那邊所采用的方法來推進擴軍之事便可。
甚至,皇帝還要求自己明日便呈上一份詳細的章程,這無疑是在逼迫他老老實實地將皇太後所用之法原原本本地記錄在奏章之上,依葫蘆畫瓢般照搬照抄啊。
可是,這樣一來的話,這件事便會留下確鑿的文字證據,一旦日後出現任何的差錯或紕漏,皇帝便能輕而易舉地翻出這份奏折,以此作為指責和刁難他的有力把柄。
麵對這般棘手的局麵,曹坤隻覺得心中一陣苦澀。
此時此刻,形勢已然緊迫到容不得他有絲毫猶豫和退縮的餘地。
盡管明知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的差事,但他現在也是實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應對之策。
無奈之下,曹坤隻得勉強擠出一絲苦笑,臉上滿是不情願卻又不得不順從的神情。
隻見他恭恭敬敬地俯身跪地,叩頭謝恩道:“微臣領旨!”
曹坤的聲音中透著無盡的無奈與哀怨。
皇帝看著曹坤欣然領命後,那張原本緊繃著的麵龐終於舒展開來,一抹欣慰的笑容緩緩浮現。
隻見皇帝微微頷首,語氣和緩地說道:“嗯,曹愛卿果真是朕的得力臂膀、肱股之臣吶!”
“如此甚好,明日早朝之時,朕便靜候愛卿所呈交的具體章程了。”
站在一旁的秦奮將這一幕盡收眼底,當他察覺到擴軍之事再度落到曹坤頭上時,心中不禁暗覺好笑,但麵上卻未顯露分毫。
他迅速向前邁出一步,神情嚴肅而專注,開口說道:“陛下,既然擴軍事宜已有定論,那微臣鬥膽提議,咱們是否應當將目光轉向其他亟待處理的政務呢?”
“近期南方水患頻發,百姓流離失所,急需朝廷施以援手……”
就這樣,秦奮憑借其敏捷的思維與能言善辯之口才,成功地將眾人的注意力引到了別的事務之上,展現出一副盡職盡責、一心為公的模樣。
時光流轉,轉眼來到了次日的朝堂之上。
曹坤昂首挺胸,手持奏章,穩步走到禦前,依照皇帝昨日的吩咐,將皇太後一方擬定的擴軍方案原封不動地呈報給了皇帝。
然而,就在曹坤遞上奏章的時候,心中卻是暗自冷笑不止:“哼哼!皇帝也好,秦奮也罷,你們莫非真以為讓我曹坤替你們背負這口大黑鍋乃是輕而易舉之事嗎?”
“且走著瞧吧,究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笑到最後的人未必就是你們。”
“事情既然至此,我也是被你們逼迫的,以後,就休怪我無情無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