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眼神專注而敏銳,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細節,就好像整個世界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謎題,等待他們去解開。
也不知道是不是一開始的過於順利用光了他們的運氣,他們沒有再發現新的線索片段。
隨著倒計時距離 10 分鍾越來越近,四人決定返迴旋轉樓梯那邊。
無巧不成書,正遇上匆匆趕往集合地點的盧平和多比這一組。
盧平發現西裏斯和其餘三人之間的隔閡已然消失不見,不禁為好友感到由衷的欣喜。
六人碰頭後,迫不及待地交流起各自獲取的信息來。穆迪等人這才知道了盧平他們的經曆。
原來,盧平和多比二人首先奔赴的便是格蘭芬多的公共休息室。
剛一踏入那熟悉而又溫馨的房間,周圍的空氣便仿佛泛起了一陣細微的漣漪,瞬間觸發了隱藏其中的畫麵。
隻見格蘭芬多的男級長神色緊張地清點著人數,突然,他的臉色變得煞白,仿佛看到了什麼可怕的事情,原來他發現竟有三個小巫師沒有返迴公共休息室。
“雖然我不明白什麼時候公共休息室開始需要點名了。”盧平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發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不過那個級長看起來急得像看見金幣的卻又拿不到嗅嗅。這時,有個女孩站出來說,其中一個叫赫敏·格蘭傑的小巫師,一整個下午都躲在女盥洗室裏哭泣,可能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盧平的聲音低沉而平穩,他一邊說著,一邊迴憶著當時的場景,試圖將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地描述出來。
唐克斯和弗雷德聽到這裏,不禁對視了一眼,他們的眼睛瞬間睜大,仿佛被一道閃電擊中,彼此都從對方眼中捕捉到一絲靈感閃過。
那靈感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星,雖然微弱,但卻足以讓他們感覺到有什麼重要線索即將被他們抓住,他們的心跳也不自覺地加快了。
而隨後盧平的講述更是證實了他們那敏銳的直覺。“然後同樣是那個女孩告訴級長,哈利剛剛在大禮堂詢問了她赫敏的去向。”盧平的語速不自覺地加快了。
這下子,穆迪和西裏斯也瞬間意識到,他們所找到的線索恰似被一條無形的線串聯起來了。
這就是他們聽不到的關於哈利在大禮堂的對話,同時也是哈利和羅恩脫離隊伍的原因——有一個女孩在巨怪闖入的時候去了盥洗室。
這個發現讓他們感到既興奮又緊張,仿佛已經觸摸到了真相的邊緣。
盧平還不知道穆迪他們掌握的線索,便接著分享他與多比的後續經曆。
“之後,我和多比就借著密道在城堡各處展開搜索,也去了其他幾個公共休息室,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可惜的是,並沒有更多的發現了。”盧平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遺憾,他輕輕地歎了口氣,似乎對這次的搜索結果並不滿意。
“都是多比不好,一點忙都沒幫上。”多比的聲音低低的,滿是沮喪,說著竟作勢要用腦袋撞牆,以懲罰自己的“無能”。
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眼神中充滿了自責,那模樣讓人看了心生憐憫。
盧平和西裏斯見狀,趕忙出手製止。
西裏斯是因布萊克家族向來有家養小精靈相伴,深諳應對他們的門道,他的動作迅速而果斷;盧平則是在與多比共處的這十幾分鍾裏,已然摸透了小精靈那獨特的行為模式,所以表情關切而溫柔。
其餘幾人因鮮少有機會接觸家養小精靈,對他們的脾性自然不太了解,隻是在一旁看著,表情驚訝。
好不容易勸住多比,穆迪一邊隨著眾人邁向旋轉樓梯,一邊分享起自己這一組的收獲。
盧平聽完後,微微仰著頭,眼神中透著思索的光芒,緩緩推測道。
“所以,這些線索其實就是萬聖節的故事片段。將所有線索收集齊,串聯起來,會不會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呢?”
他說完期待的看著其餘人,腦海中拚湊著那些零散的線索,試圖還原出一個完整的事件。
“到集合地點聽聽別人收集到片段就知道了,趕緊走。”穆迪最後說道,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終止了這拖慢步伐的交談。
這命令般的話語,讓眾人不自覺加快了腳步,朝著旋轉樓梯奔去。
六人腳步匆匆地抵達旋轉樓梯時,隻見其餘四人已經在那裏靜靜地等待著他們了。
待眾人齊聚一堂,一番熱烈的交流後,終將各自的線索編織成了這樣的一段故事。
被伏地魔暗中蠱惑的巫師奇洛,應聘成為了霍格沃茨的黑魔法防禦課教授。這心懷不軌的家夥,妄圖萬聖節這天偷取魔法石。他偷偷摸摸地將那醜陋而又龐大的巨怪放到了地下教室裏,試圖轉移其餘教授,特別是鄧布利多的注意力。
而赫敏,恰好在這一天的下午,因為和羅恩在魔咒課上起了爭執,心情低落地躲在女盥洗室裏哭泣,不知道巨怪跑了出來。
哈利從同學那兒打聽到赫敏的行蹤後,心急如焚的他毫不猶豫地拉著羅恩,滿心想著要去通知赫敏,讓她遠離危險。
“總感覺這個故事還缺點什麼?”弗雷德撓了撓頭,皺著眉頭說道。
“很敏銳,韋斯萊先生,如果是在課堂上我會為你加分的。”鄧布利多這樣說道。
讚賞的語氣裏帶著鼓勵,引導著自己的學生們主動參與進來,獲得成長和進步。
“所以是缺了什麼?”西裏斯一頭霧水,滿臉疑惑地問道。
“很明顯故事缺一個結局,有些人的腦子也許被攝魂怪吸走了。”斯內普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眼神輕蔑地瞥了西裏斯一眼。
冰冷而尖銳的指責像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西裏斯的內心。
“你說什麼?鼻涕精,那你能知道結局是什麼嗎?”西裏斯一聽,立馬氣得跳腳,他的臉漲得通紅,像一隻憤怒的公牛,反唇相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