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庭嶺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這句話時,還是忍不住咬緊了牙根。
他沉默著,半晌沒有說話,房間裏彌漫著一股沉重而壓抑的氣息 。
t他看著眼前戰戰兢兢的老方丈,用力揉了揉眉心,聲音裏帶著幾分疲憊與無奈:
“起來起來,朕還沒駕崩呢,如今還能拉滿弓揮寶劍,怎麼就要讓你這白發人哭黑發人了。”
方丈聽了,這才戰戰兢兢地坐迴到椅子上,神色依舊緊張。
宗庭嶺深吸一口氣,緩緩將自己從前的身體狀況,以及這半年來身體的細微變化,一樁樁、一件件,毫無保留地詳細說了出來。
方丈越聽,臉上的皺紋就越深。
待宗庭嶺說完,方丈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開口:
“陛下,老朽多嘴問一句,太醫院裏皆是醫術精湛的聖手,為何從前竟沒有一人診斷出陛下被暗中下了慢性毒藥呢?”
宗庭嶺聞言,不禁自嘲地笑出聲來:
“因為朕最信任的太醫,就是給朕下藥之人。”
方丈聽到這話,頓時愣住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宗庭嶺抬手將額前的碎發攏上去,指尖輕輕滑過發絲,苦笑著迴憶道:
“朕十幾歲剛剛出宮立府的時候,身邊沒有得力的人,勢單力薄。
那個時候,三皇兄竟在我飲食裏下了毒,他知道我請不到宮裏的太醫,甚至還使手段讓附近的醫館都不敢搭理我府上的人。
就在我性命攸關之時,是靜王請來了當時還隻是宮裏太醫學徒的郭太醫。
他趕來救了朕的性命,後來,提及朕生母的去世,他也覺得事有蹊蹺,竟獨自一人去了亂葬崗,趕在下葬前驗屍,迴來告訴朕,母妃是被鴆酒毒死的。
當時,他還想去稟報太醫令,為母妃討迴公道,結果不僅被訓斥了一番,還因為去亂葬崗的事被罰了俸祿,被警告不要亂說。
嗬……這樣一個在我最危難時刻雪中送炭的人,朕怎麼可能不信任呢?
可如今想來,原來靜王的算計竟下得這麼早。”
方丈聽了這番往事,不禁連連唏噓,感慨萬千:
“陛下登基後,總不會隻讓一人診治吧?其他太醫例行診脈的時候,難道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嗎?”
宗庭嶺看了方丈一眼,感覺這老頭說話真是戳人肺管子,緩緩說道:
“如果皇帝最寵信的太醫令都說皇帝沒事,那就算下麵的太醫們個個都是醫術高超的聖手,他們又怎會輕易說出真話呢?
在那種情況下,就算有人看出了問題,說了出來,到底是會被當成直言進諫,還是會被當作誣告呢?
太醫院裏的太醫們不過是拿著俸祿做工的人,誰又會願意去冒那種風險呢?”
宗庭嶺頓了頓,直直地看向方丈,問道:“你且如實告訴朕,朕還有醫治好的可能嗎?”
方丈那蒼老的眼神微微顫抖著,似乎在猶豫該如何作答,沉默半晌後,才緩緩開口:
“陛下,這慢性毒藥侵入您的體內已有十餘年,世間不會有能立刻見效的解藥,也不可能將毒素徹底根除。
如今您的狀況,是有人趁著您情緒大起大落之時,用藥把體內積蓄已久的慢毒一下子勾了出來,所以來勢才如此洶湧。
不過,您說康院判得到了從靜王那兒來的藥的藥方,郭太醫在太醫院待了那麼久,想必也不可能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等您迴宮後,若全太醫院齊心協力找尋研製,或許會有緩解病情的方法。”
宗庭嶺靜靜地看著方丈,他心裏明白,方丈這話的意思,就是一時半會兒是沒有辦法能立刻治好他了。
於是,他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問道:
“那如果找不到緩解的方法呢?朕還能活多久?”
————
一夜風唿嘯著穿過陳舊的道觀,那道觀的門窗因年久失修,被風刮得 “嘎吱嘎吱” 作響。
月光透過破舊的窗欞,灑下幾縷清冷的光,在地上映出斑駁的影子。
道觀後院裏的枯樹,在風中搖曳著光禿禿的枝幹,宛如一個個張牙舞爪的怪物。
角落裏的荒草,也被風吹得東倒西歪,一片衰敗之景。
宗庭嶺在後院聽完他們審問那些灰衣人的結果,雙手背後,沉吟良久。
這些人中,除了靜王的人,竟然有大齊人,而且都是武林派的練家子。
一個影衛道:“陛下,大齊南方有一片山脈叫奉山,天下武林門派幾乎都發源於那處,荊州北方有名的五梅派的先祖也是從那裏出來的。”
宗庭嶺轉頭:“五梅派?童家的那個嫁的就是五梅派的少主吧。”
影衛答是。
“他們先祖是因為什麼來荊州的?”
“這個......時間久遠,而且武林內部之事不好打探,隻聽說是仇怨極深,五梅派先祖舍棄長老之位渡海來到了荊州。”
“仇怨極深?”宗庭嶺捏了捏眉心,“可是童逸雲是外人,跟他們可沒什麼世仇吧。”
秦侍衛一淩:“陛下,童家姐弟情誼深厚,怎麼會......”
“今夜那些人明顯是想要活捉童子歌,對童念卻和影衛下了死手。”宗庭嶺道,“朕知道她不會,但如果她是被人利用了呢?”
童家往上世世代代他都查清楚了,並沒有什麼不妥,童子歌也的的確確是童家夫婦親生的,又沒有什麼特異天賦。
靜王到底在搞什麼,要這樣大費周章,一次又一次的,耗費兵力人力來搶他。
宗庭嶺把童子歌安置在北疆大營,是想保護他,也是想看看靜王的下一步動作。
他沒想到靜王飛蛾撲火似的連北疆大營都敢闖。
自己想要引他迴京,他卻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搶人。
既然那麼想要他,當時為什麼不把他一起帶走?
思慮過多,宗庭嶺隻覺得血氣上湧,扶著牆猛烈的咳嗽起來。
隻覺得內腑像是有一隻手,拽著五髒六腑往下沉。
是又毒發了嗎?
秦侍衛要去扶他,宗庭嶺擺了擺手:“那些人,盡快處理了,卯時一刻啟程迴宮。”
秦侍衛:“陛下給童公子用了安神香,恐怕那個時辰醒不了......”
宗庭嶺轉身:“朕知道,你照著朕的安排去做。”
————
方丈引領著皇帝前往另一處座落歇息,兩人沿著陳舊的道觀正殿徐徐走過。
宗庭嶺不經意間轉頭,目光落在那座被供奉的雕像上。
他端詳許久,卻實在辨不出這雕像所刻畫之人究竟是誰。
方丈見狀,趕忙解釋道:“陛下,本觀供奉的乃是太乙救苦天尊。”
方丈心裏清楚,皇帝向來對這些神佛之事並無太多信仰。
然而,此刻見宗庭嶺直直地仰頭,目不轉睛地盯著那雕像,他稍作遲疑後,趕忙快步走到一旁,捧來三根香,輕輕遞到宗庭嶺手中,輕聲說道:
“陛下,太乙救苦天尊大慈大悲,無論眾生遭遇疾病、災禍、困厄,或是其他種種痛苦,隻要誠心祈禱,天尊便會聞聲降臨,伸出援手,助眾生脫離困境。”
宗庭嶺默默接過香,雙手穩穩持香,緩緩將香舉至額頭高度,香頭微微高於額頭。
他雙目專注地凝視著香頭,依照先中、後左、再右的順序,動作沉穩地將香插入香爐之中。
隨後,他撩起衣擺,緩緩跪在蒲團之上,行了莊重的三跪九叩大禮。
這座道觀地處實在太過偏遠,荊州北方信奉此類教派的人本就不多,更何況這裏原本就是偽裝的據點,已然太久無人前來祭拜。
老方丈看著五體投地、虔誠至極的皇帝,心中頓時五味雜陳。
難道真如世人所說,未逢絕境,難敬神明嗎?
宗庭嶺拜完,輕輕斂衣起身。
方丈趕忙上前,恭敬地說道:
“太乙救苦天尊在救苦救難、治病消災方麵有著極大的願力,定能保佑陛下身體康健。”
宗庭嶺轉頭看向方丈,眼神平靜如水,說道:“朕所求並非此事。”
方丈聽聞,不由一愣。
宗庭嶺抬腳向外走去,聲音平靜而沉穩:
“朕的病難以治愈,且餘下的時日已經足夠了。又何必去向神仙求那不可能之事,徒增神仙煩擾。”
“況且朕罪孽深重,怎能再求神佛庇佑?”
方丈本想開口說,世人向神仙所求的,往往都是那些看似不可能之事,求神仙寬恕的,也都是有罪之人。
但話到嘴邊,終究還是沒敢說出口。
宗庭嶺的身影在月色下顯得格外孤寂,他緩緩說道:
“朕隻求神仙救苦救難,也救一個朕身邊的苦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