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低更適合創業:一種另類的視角探討
在當今社會,學曆往往被視為衡量一個人能力和未來潛力的重要標尺。然而,著名作家劉震雲卻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越是學曆低的人,越適合做老板,越是學曆高的,越適合打工。”這一論斷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思考。盡管這一觀點看似有悖於傳統認知,但深入分析後,我們會發現其中不乏合理之處。
一、文化高與道德底線的考量
首先,劉震雲提到的“文化高道德底線高”這一點,無疑觸及了社會對於高學曆者的一種普遍期待。在很多人眼中,高學曆往往意味著更高的道德標準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然而,在創業的複雜環境中,這種高度的道德底線有時可能會成為限製行動的枷鎖。
創業往往需要麵對諸多不確定性和挑戰,有時甚至是殘酷的競爭。一個老板如果過於拘泥於道德原則,可能會錯失良機,甚至被競爭對手所淘汰。而學曆較低的人,由於較少受到傳統道德觀念的束縛,可能更加敢於冒險、敢於突破常規,從而在創業過程中展現出更強的生存能力。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學曆低的人就沒有道德底線,或者他們在創業過程中會無視法律法規。而是說,他們可能更加靈活多變,能夠在複雜的商業環境中找到最合適的應對策略。
二、學曆低與創業動力的關聯
劉震雲還指出,學曆低的人往往因為找不到好的工作而被迫選擇創業。這種“被迫”的創業動機,實際上為他們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源泉。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曆較低的人麵臨著就業難的困境。他們可能無法進入大公司或高薪職位,而隻能從事一些體力勞動或低端服務業。然而,正是這種生活的艱辛,激發了他們改變命運的強烈願望。他們希望通過創業來擺脫貧困和困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種從底層殺出來的創業精神,往往伴隨著強烈的決心和毅力。他們做事殺伐果斷,招招致命,因為每一次的失敗都可能導致他們重新陷入困境。因此,他們更加珍惜機會,更加努力地去拚搏和奮鬥。
三、老板特質的學曆差異
劉震雲提到的老板具備的特質,如眼光毒、膽子大、腦子活、嘴巴甜、臉皮厚、手段狠、心腸硬、城府深等,這些特質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的成長經曆和性格特征有關。而學曆低從底層殺出來的人,往往更容易具備這些特質。
眼光毒,意味著能夠敏銳地捕捉市場機會和潛在風險。學曆低的人由於生活經驗豐富,往往更加了解社會的真實麵貌和市場需求。他們可能更加善於從細微處發現商機,從而搶占市場先機。
膽子大,則是指敢於冒險、敢於嚐試新事物。在創業過程中,風險無處不在。學曆低的人由於較少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可能更加敢於挑戰未知領域,從而開辟出新的市場空間。
腦子活,意味著能夠靈活應對各種複雜情況。學曆低的人由於缺乏係統的知識框架,往往更加善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嘴巴甜、臉皮厚,則是指善於與人溝通、善於爭取資源。在創業過程中,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資源整合能力至關重要。學曆低的人可能更加擅長運用這些技巧,來拓展自己的業務網絡。
手段狠、心腸硬、城府深,則是指能夠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保持冷靜和理智。學曆低的人由於經曆過生活的艱辛和挫折,往往更加懂得如何在困境中保護自己,如何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學曆與創業能力的辯證關係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學曆低的人就一定比學曆高的人更適合創業。事實上,學曆和創業能力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
一方麵,高學曆者往往具備更加係統的知識和技能體係,這有助於他們在創業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市場和行業。他們可能更加擅長運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來提升企業競爭力。
另一方麵,低學曆者雖然可能缺乏係統的知識框架,但他們的實踐經驗和生活閱曆同樣是一種寶貴的財富。他們可能更加懂得如何與基層員工溝通、如何滿足客戶需求、如何適應市場變化。
因此,在創業過程中,學曆高或低並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更重要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創業精神和市場洞察力。一個優秀的創業者應該具備敏銳的市場嗅覺、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執行力。無論他的學曆高低,隻要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並克服劣勢,就有可能在創業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五、結語
綜上所述,劉震雲關於“學曆低更適合創業”的觀點雖然具有一定的爭議性,但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學曆與創業關係的視角。在現實生活中,學曆並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適合創業的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個人的成長經曆、性格特征和市場洞察力。
對於學曆較低的人來說,他們可能麵臨著更多的挑戰和困難。但隻要能夠保持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通過創業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對於學曆較高的人來說,他們同樣可以在創業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並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
因此,我們應該摒棄對於學曆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來看待不同學曆背景的人在創業過程中的表現和作用。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發現並利用好每個人的優勢和潛力,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