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弟說話,何必拐彎抹角!
“你口中那人,不正是那早年喪父,隱居南陽,躬耕農畝,好為梁甫吟的諸葛武侯嘛!”
其實,李善長本想喊一聲‘臥龍崗亮子’的。
但考慮到,羅貫中畢竟是古人,思維趨於保守,開不得這種玩笑。
略微停頓片刻,又自顧自的往下說。
“諸葛孔明確才堪經緯,誌慮忠純,是不可多得的輔弼賢良,。”
“執法嚴明公正,以身作則,把原本積貧積弱的蜀漢打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齊聲誇讚。”
“尤其他不畏艱險,親身用命,屢次出兵北伐,意圖匡扶大漢,再造中興,始終沒忘先主遺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份矢誌不渝的忠心,很值得後世稱頌,流芳百代!”
“隻可惜......”
話至中途,羅貫中瞪大了眼睛,神情分外疑惑。
“可惜什麼?”
他覺得,像諸葛武侯這樣的天縱之才,堪稱完美無缺,總不會有什麼缺點吧?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如果有,那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吃飽沒事幹了!
似乎察覺出了他的心思,李善長眉毛一揚,不緊不慢的說了下去。
“缺點嘛,倒也談不上!”
“別的都還好,隻是在《隆中對》裏,給劉備製定的戰略方針,想割據天下,成為一方霸主,的確做到了!
“但如果更進一步,意在重整河山,收複中原,希望不能說沒有,隻是非常渺茫!
“即使沒有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繼而引發了後麵的夷陵之敗,使得元氣受損!
“那麼,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麵,相互製衡,大概率就是蜀漢事業的頂點了!
不得不說,這個論調,羅貫中還是第一次聽到。
當下來了興致,迫不及待的追問。
“哦,願聞其詳!”
“諸葛孔明的戰略布局,為何無法三造大漢,請先生不吝賜教!”
李善長也不推辭,很喜歡這種酒桌上指點江山的感覺,仿佛樂在其中,越來越上癮。
“還記得,《隆中對》裏是怎麼說的嗎?”
“——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劉將軍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
“這裏,便出現了第一個問題。”
“千裏之遙而二兵,乃是兵家大忌!”
“荊、益二州雖互為唇齒,卻相距甚遠,發生緊急情況,很難及時支援!
“等到開戰之時,若曹魏集中優勢兵力,先打掉一路,剩下的一路孤立無援,能有什麼作為?”
“其二,當時北方屬於中原核心,物產豐足,人口眾多,曹魏在國力上呈碾壓態勢。”
“就算經曆了赤壁那樣的慘敗,也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恢複!
“其三,哪怕雙方實力對等,在曹家兩三代人的經營下,內部逐漸穩定,邊境部署重兵,輕易無法取勝......”
羅貫中皺著眉頭,仔細思索著話中的道理。
好半晌,才迴過神來。
“難道說,蜀漢一方毫無勝算?”
“僅能偏安一隅,坐等滅亡?”
“若是穩紮穩打,積蓄國力,恐怕永遠比不過坐擁北方九州的曹魏!
李善長搖搖頭,表示自己還沒說完。
“唯一的可能,就是等曹魏發生內亂,根基動搖!
“比如,像高平陵之變那樣,或許能抓住機會,孤注一擲,徹底打開局麵。”
這麼說,並非無的放矢。
畢竟,現實世界的戰爭不是兒戲,動動手指就解決了。
像什麼隻要打進城裏,出榜安民,規定法度,再派個政治80的坐鎮,這塊地盤就歸誰所有,純屬是扯犢子。
真正的兩國交兵,在對方不犯大錯,自亂陣腳的情況下,想攻占領土,並掌握在手裏,難的很。
要不然,諸葛亮拚了老命,六出祁山,薑維九伐中原,前赴後繼,也沒從曹魏那搶下幾塊地。
更別提先取隴右,再奪長安,兵鋒直逼洛陽,實現複興大漢,一統天下的美好願景了。
兵法雲: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恰恰證明了這個道理。
曆史上的商湯滅夏,武王伐紂等等,皆是如此。
李善長侃侃而談的同時,眼睛觀察著羅貫中的表情變化,見他有些明白了,便飲盡杯中殘酒,做了總結。
“當然,諸葛孔明有生之年,已經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隻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言及至此,羅貫中不禁神色動容,眼眶濕潤。
李善長對諸葛亮的評價,恰恰是他心中所想,分毫不差。
他仿佛在人生的迷途中,找到了誌同道合的朋友,能夠促膝長談,受益良多。
並且覺得,不愧是做過宰相的。
僅憑這份見識,遠非尋常的凡夫俗子可比。
一念至此,他忽然下定了決心。
趁著酒意未散,扶著桌子站起來,神情莊重的拱手下拜。
“先生,今日一見,讓羅某三生有幸!
“在下遠道而來,以後想留在定遠縣發展,有個不情之請,不知能否答應?”
李善長聽罷,豪氣的一擺手。
“賢弟有話,但講無妨!
“在這一畝三分地,我還是有幾分薄麵的!
見狀,羅貫中取出隨身的包袱,旋即奉上了一疊書稿。
“這些,是在下的老師,施耐庵留下的著作!
“名為《忠義水滸傳》,他老人家臨終前,交由我來完場後續!
“到時候,希望能借助三味書屋的名氣,幫忙刊印發表出去,也算告慰先師的在天之靈了!
李善長聞言,不由得眼睛一亮。
這有什麼不可以的?
《水滸傳》人物豐富,內容精彩,在四大名著中,是能坐二望一的存在。
一經發表,肯定是財源滾滾,生意爆紅啊!
而且,書裏寫的是占山為王,對抗朝廷的故事,但好在最後都詔安了,問題不大。
即使老朱知道了,也無話可說。
“好,我同意了!”
“賢弟還有別的要求,一並說出來吧!”
羅貫中沒想到,人家答應的如此幹脆,有點始料未及。
來不及高興,趕忙說道。
“作為迴報,我願入駐三味書屋,堅持創作,將小說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