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殿下高興,一切好說。”
“不過,老夫有個小事,還望您能成人之美。”
朱標聞言,略感詫異。
李善長現在的生活,連他都有些羨慕,實在想不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
可剛得了人家的好處,直接拒絕的話,未免太傷和氣。
索性,決定先聽一聽再說。
“韓國公既有難處,直說便可!”
“能辦到的,自然沒問題......辦不到的,也當盡力而為。”
有了這個鋪墊,李善長略感放心。
在洪武年間,一些事情由朱標代為轉達,比直接去和老朱說,會更穩妥。
畢竟,這可是史上最有權勢的太子之一。
假如老朱立刻引咎退位,將大明江山交給他,估計也能幹得不錯,有明君風範。
“殿下,實不相瞞。”
“老夫的日子太過清閑,最近想到海上走走。”
“主要是為了開拓眼界,見識下南洋各國的風土人情,順便做點生意,給大明帶迴一些特產。”
朱標一聽,眉頭緊鎖。
這個請求,可是有些難辦。
為鞏固海岸防禦,他爹去年就關閉一處市舶司,而今又想全麵禁海,不許海上船隻航行。
雖未真正頒發詔令,貫徹落實,但苗頭已然存在。
一念至此,朱標開口勸道。
“韓國公,您這是何必呢?”
“我大明物產豐足,應有盡有,是上天賜予的沃土。”
“何況,您年事已高,海麵風浪湍急,隨時可能發生危險,一旦有事,悔之晚矣!”
“您可是我朝的股肱之臣,棟梁之才,不能有半分閃失。”
“依晚輩之見,還是算了吧!”
“若是覺得這裏的房子太小,不夠住的,我迴去啟奏父皇,給您蓋一座豪華大院。”
“要錢要地,看在您的功勞,也會再給些賞賜。”
可惜,這些說辭,並不能動搖李善長的決心。
海上航行,固然伴隨著危險。
可在危險中,往往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機遇。
什麼時候風險沒了,機會也就不存在了。
這片土地上的人,千百年來,就是因為物產豐足,衣食無憂,因此缺乏冒險精神,錯過了大航海時代。
生命短暫,他沒空給每個人灌輸這種想法,自己倒是願意做一個先行者,睜眼看世界。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想到李太白的詩句,李善長莫名激動,豪情萬丈!
仿佛發現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勇往直前,開啟新的篇章!
堅定了信念,他再度開口。
“殿下,老夫過慣了平淡如水的日子。”
“就想到外麵闖蕩一番,找尋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還望轉告陛下,隻要允許老夫出海,每年賺到的錢,至少奉送給皇家三十萬兩白銀,且上不封頂!”
聽到這個數字,朱標小小的吃了一驚。
做個生意,能賺這麼多?
而且,此事隻需要父皇點個頭就行,不用付出什麼成本,和白撿錢一樣。
迴去說說,興許有幾分把握......
“好,本太子答應了!”
“可有言在先,到了父皇麵前,我隻負責傳達。”
“父皇能否允許,得看他的意思。”
李善長連忙點頭,隻要朱標肯幫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至於另一半,交給運氣。
“時候不早,本太子該啟程了!”
這一頓,吃得朱標酒足飯飽,相當滿意。
臨走,又挑選了幾名手藝不錯的庖廚,一並帶迴京城。
......
兩天後,南書房內。
朱元璋正生著悶氣,憤怒之下,砸碎了不少古董花瓶。
原因無他......
由馬皇後出麵安撫,之前那些稱病告假的官員,已經陸續迴歸崗位。
但仍有少數死硬派份子,拒不上朝。
比如,那位青田先生,劉伯溫。
人家鐵了心要辭官歸隱,一整個油鹽不進,決心裝病到底。
“娘的,咱還是太仁慈了!”
“就該把他們抓進大獄,狠狠收拾一頓!”
朱元璋罵了幾句,越想越氣。
自己堂堂一個皇帝,在臣子中,還沒馬皇後說話好使。
雖然,夫妻倆恩愛如故,伉儷情深,屬於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典範了。
但讓女人出麵平事,也太丟臉了。
堂堂七尺男兒,尊嚴何在?
這幾天,老朱一直很鬱悶,可他又沒有辦法,將鬱悶的緣由公之於眾。
因為,那樣更沒麵子!
直到看見朱標迴來,臉色才好看幾分。
“標兒,你去定遠,次見到李善長那老家夥了?”
“他最近如何,心情可好?”
有一說一,此次出行,朱標沒有告訴他,目的是請李善長迴朝安撫百官的。
那樣的話,老朱是絕對不會讓的。
打著新春佳節,探望恩師的名頭,才順利出發。
老朱知道後,也說不出什麼。
畢竟兒子懂得尊師重道,敬愛有功之臣,應該予以支持。
“父皇,韓國公一切都好。”
“隻不過,他托兒臣轉告,向您提個請求!”
聽到這裏,朱元璋臉色微變。
“哦,那老家夥,又要搞什麼幺蛾子?”
“是嫌咱以前給的賞賜太少,要得寸進尺?”
朱標搖搖頭,給出了解釋。
“不,韓國公突發奇想,要乘船出海,到外麵開創事業,向父皇求一張通行令。”
話音未落,朱元璋斷然拒絕。
“不成!”
“讓他老老實實待在大明,別想些有的沒的。”
他正要發布命令,徹底禁止海上航行,就有人跳出來挑戰權威,真是豈有此理。
何況,這也太巧了吧?
前腳劉伯溫裝病,不來上朝,一直磨蹭至今。
現在,李善長又跳著出來,喊著要出海。
咱都準許你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怎麼還有要求?
兩件事,都是他不能容忍的!
話說迴來......
別是這兩個老家夥商量好了,輪流給咱上眼藥吧?
若是如此,就隻能將他們推上刑場,喝一碗斷頭酒了。
等迴到坤寧宮,找咱妹子打聽一下,曆朝曆代,有沒有讓大臣陪葬的先例!
“父皇,您先聽我說!”
這般態度,朱標早有預料,僅憑三言兩語,不能讓他心服口服。
必須做好見縫插針,打持久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