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完了?”
雖然看穿了兩人的心思,但老朱並未點破。
畢竟是左右丞相,高低得給點麵子。
沒麵子,留條褲衩也成......
接著,雙手扶住桌案,緩緩站起身來。
目光威嚴冷酷,利如尖刀。
用一種斬釘截鐵,不容置喙的語氣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實話告訴你們!”
“對於貪官汙吏,咱向來是寧肯殺錯,不肯放過!”
“這名單上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給咱引頸就戮,洗幹淨脖子等死吧!”
“以後若還有此等現象,照殺不誤!”
說著,不等二人反應過來,當即下達了口諭。
“來人,傳咱旨意!”
“命錦衣衛毛驤,照著名單挨家搜捕,全部關進大牢,聽候處置!”
“放跑了一個,就拿他的腦袋頂上!”
如此森嚴冷漠,毫不留情的命令,嚇得胡惟庸和汪廣洋慌忙跪下,身體抖若篩糠,連大氣都不敢出!
兩個當朝宰相,心智純熟的成年人,居然嚇得魂不附體,宛如在父母管教下的孩童。
不知不覺間,冷汗已濕透了官袍。
原來,皇帝叫他們進宮,隻是宣布下最終結果,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
該怎麼處置,人家早就有了主意。
過了半晌,朱元璋這才看了他們一眼,發出怒氣不爭的歎息,百般無奈道。
“好了,你們迴去吧!”
“以後多用心於國事,別犯糊塗,妄自送了性命!”
聽罷,跪在地上的兩人如蒙大赦,道聲‘微臣謹記’,便不敢再停留片刻。
像是擺脫阿鼻地獄一般,逃出了南書房......
迴去的路上,胡惟庸和汪廣洋難得結伴同行,互訴衷腸。
“子明兄,瞧出來沒有?”
“咱這位皇帝,是個獨斷專行,鐵石心腸的主!”
“在他手下做事,日子有的熬了!”
“今天說是商量,實則咱說了什麼,陛下一點沒聽進去,或者根本不當迴事!”
“頂多就是罵了一頓,成人家出氣筒了!”
“這宰相當的,還不如擺設呢!”
“早知如此,還不如迴到鄉下,種地教書,落個清閑!”
胡惟庸聽罷,先是往周圍看了看,確定身後沒有尾巴跟著,才敢開口。
“朝宗(汪廣洋的字)兄,切莫高聲。”
“謹記言多必失!”
“錦衣衛的消息,可靈通著呢!”
“有什麼話,咱找個沒有人的地方說......”
嘴上告誡了一番,但汪廣洋的看法,他基本認同。
給朱皇帝當宰相,日子實在難過!
就像人家手裏的提線木偶,唿來喝去,唯命是從,和奴才有一拚了。
更何況,在他們看來,曆朝曆代,何時真正禁止了貪腐?
等風頭一過,大家照樣為所欲為。
做官嘛,睜一眼閉一眼,和光同塵,才是長久之計。
過分較真的正人君子,很容易沒朋友。
兩人邊走邊聊,表麵裝得若無其事,雲淡風輕,但心裏十萬火急。
都趕著迴家轉移贓款贓物,銷毀往來信函。
官做到他們這個級別,說什麼兩袖清風,清正廉明,估計沒人會信。
手下那麼多人呢,還有各地的州府縣衙,逢年過節,哪個不送來一份好處?
還有夏天的冰敬,冬天的碳敬,花樣多著呢!
這次的名單上,雖然沒出現他們,但誰能保證哪天不會東窗事發,鋃鐺入獄?
所以,小心無大錯,先防備一手!
但話說迴來,在大明當官,想要不貪不占,一秉大公,連活著都是問題。
總不能大家下了朝,集體上街要飯吧?
......
在兩人走後,劉伯溫接踵而至。
傳旨的太監,特意讓他晚點進宮,免得撞在一處。
剛進門,朱元璋似乎忘了痛恨貪官汙吏,竟然擠出笑容,熱情相待。
“劉先生,你可算來了!”
“咱等了半天,正有事和你說呢!”
劉伯溫聞言一愣,這皮裏陽秋的,耍什麼鬼把戲?
往常都沒幾分好臉色,今兒咋還客氣上了,開口就叫‘先生’,不像他的作風啊!
為防止落入圈套,表現得格外小心。
“陛下,先生二字萬不敢當!”
“您有何吩咐,盡管說便是,老臣定會盡力而為!”
朱元璋頓時大喜,眉毛都笑飛了。
“劉先生爽快,咱就愛和你這種聰明人講話!”
先誇了一句,隨即開門見山。
“實不相瞞!”
.“自從坐上皇位,為了朝中的貪腐之風,咱是操碎了心啊!”
“結果,殺了一批又一批,那些做臣子的,依然我行我素,前赴後繼,把咱的話當成耳旁風。”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的呢?”
劉伯溫眉頭微皺,表情十分微妙。
“陛下,這有什麼奇怪的?”
“自秦漢以來,各朝貪腐之風屢禁不止,非我大明一家獨有。”
“最多分大貪和小貪,很少有不貪的。”
朱元璋點點頭,語氣略感欣慰。
“想必,先生定是其中之一了!”
別的不說,雖然他討厭劉伯溫,總端著讀書人的架子,一張嘴就是道理。
但不得不承認,這個臭文人很有風骨,自視甚高。
不會為了幾兩碎銀,敗壞辛苦累積的名聲。
念及至此,老朱又道。
“難不成,要咱不管不問,肆意縱容他們?”
“拿著朝廷的俸祿,竟還做出雞鳴狗盜之事,實在過於荒唐!”
劉伯溫笑了笑,一語戳中要害。
“天底下,隻要是人,無論什麼身份,官居幾品,都離不開衣食住行。”
“以此為目標,才有了拚搏進取的動力.....”
“陛下想讓文武百官都潔身自好,兩袖清風,估計比登天還難。”
“這樣一來,反而違背了他們做官的初心,導致君臣不合,暗生嫌隙。”
“有道是,千裏做官,隻為吃穿......大抵如此。”
至此,朱元璋聽得有點發懵。
他隻覺得,做官就該安分守己,為朝廷效命,為社稷盡忠。
更不該牢騷抱怨,嫌俸祿太少!
給你們錢就不錯了,老子當年窮的連飯都吃不上呢!
因心中疑惑,便站起身來,不恥下問。
“劉先生,此話怎講?”
“要說吃穿飲食,朝廷不曾有半分虧待,為何他們還不知足?”
“何況,一個人再能吃,能花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