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會兒!”
“你剛剛說的什麼?”
“咱不是活到七十歲,壽終正寢的嗎?”
捕捉到其中細節(jié),朱元璋拍案而起,瞠目結舌。
難不成,連他這位開國皇帝,也有人敢心懷不軌,妄圖加害?
“嗯......”
李善長沉吟片刻,慢悠悠地呷了口酒。
“你能活到七十歲是不假,但沒人說是正常死亡啊!”
“其中,至少有兩個疑點......”
“第一,你駕崩之後,停棺不到七日,便匆忙入土下葬!”
“以往的哪朝哪代,也沒有這樣的規(guī)矩!”
“第二,新皇帝朱允炆,特地頒布詔令;凡各地藩王,一律不得入京吊孝,要哭家裏哭去!”
“當?shù)乃懒耍辉S兒子去看一眼,還能叫個人了?”
“有一個說法,臨終之前,你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麼,命人持虎符去北平,詔燕王進京輔政,執(zhí)掌軍權。”
“然而,你家老四日夜兼程,剛到淮河邊上,就被文官們組團忽悠迴去了!”
說到這裏,老朱已經(jīng)坐不住了。
那張方正大臉上,汗珠密布,青筋暴起。
此時此刻,他內(nèi)心有一句媽賣批,不知當講否?
又是匆忙下葬,又是不許藩王進京吊孝,見微知著,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合常理。
要是心裏沒鬼,何必遮遮掩掩的?
他更沒想到的是,整日提防,處處小心,危險就藏在自己身邊!
姥姥的,朱允炆你個小王八蛋!
生在皇家,居然和外人穿一條褲子,對文官聽之任之。
文官tm是你爹啊,那麼孝敬他們?
如此說來,燕王起兵靖難,奪迴皇位,誅殺齊泰、黃子澄等輩......
某種意義上,是給他報仇雪恨了!
“唉,還是老四像個人!”
朱元璋長歎一聲,語氣唏噓傷感。
假如說,未來親孫子參與了謀害自己的計劃,這可是天大的醜聞。
畢竟,他不僅是朱家的家長,也是大明的家長。
連皇室內(nèi)部的事都整不明白,身邊出了叛徒,還怎麼作為天下的表率,約束人心?
“老朱,別往心裏去!”
“日子得一天天過,慢慢來吧!”
言及至此,李善長也頗感無奈,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幾句不疼不癢的廢話,全當安慰了。
其實,講到這裏,也不過管中窺豹,見到大明王朝的冰山一角而已。
內(nèi)在的真實麵貌,可能遠超後世的現(xiàn)象。
可謂妖魔橫行,磨牙吮血,到處烏煙瘴氣,令人齒寒......
一個個披著人皮的畜生,穿著官衣,高登廟堂,嘴上宣傳仁義道德,卻幹了些欺君害民,喪盡天良的事。
從洪武朝的南北榜案開始,那些人就開始蠢蠢欲動,不肯安分守己......
再到英宗時期的三楊、於謙,搶奪朝廷財政,扶持親信,繼而控製兵權,橫行朝野。
以至於,到了明朝晚年,徹底失去對文官的控製!
出現(xiàn)了臭名昭著的東林黨,一路歪風邪氣,徹底將大明帶入深淵,萬劫不複之地。
天啟皇帝朱由校,就曾親口說過——
【總三案(梃擊、移宮、紅丸)之奸兇,皆一堂之衣缽!】
說得是誰,不言而喻。
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而東林黨,也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
嘉靖朝的內(nèi)閣首輔嚴嵩,算是大貪官了吧?
二十年唿風喚雨,結黨營私,藏汙納穢,任用親信,鏟除異己,稱得上權勢滔天......
可他的死對頭,清流黨的徐階,又好到哪裏了?
當年,徐家光是田產(chǎn),就有二十四萬畝。
這還沒算房屋、珠寶、玉器、古玩、字畫一類的,真是富可敵國啊!
論貪腐力度,恐怕連嚴嵩都自愧不如,望塵莫及!
直到後來,朝廷推行新政,準備清丈田畝,讓士紳把多占的土地退迴去。
即便海瑞多次上門,磨破了嘴皮子,徐階也才摳摳搜搜的,勉強拿出六萬畝,多一點都不給了!
放眼望去,都是些什麼東西啊!
無論是忠是奸,吃相一個比一個難看......
“殺!”
“把他們都殺了!”
朱元璋越聽越來氣,怒目凝眉,火冒三丈。
既然不肯遵守遊戲規(guī)則,那就直接掀桌子,在規(guī)則以外,解決掉他們!
長此以往,大明非毀這幫人手裏不可。
眼看他情緒失控,李善長趕忙起身安撫。
“老朱,現(xiàn)在還不至於!”
“有你坐鎮(zhèn),文官一時半會兒還不敢撒野!”
“不過,為了朝廷的百年大計,我倒是有個鈍刀子割肉的辦法,好好整治他們一下!”
朱元璋聞言,眼前頓時一亮。
老家夥,還得是你啊!
眼睛毛都是空的,腦袋一拍一個主意!
“別磨蹭,快說!”
“咱現(xiàn)在就想知道,怎麼能讓他們出點血!”
李善長笑了笑,平和的目光中透著幾分奸詐,唇齒輕啟,緩緩的吐出了一句話。
“攤丁入畝,官員士紳一體納糧!”
“簡而言之,就是將朝廷每年要收繳的人丁稅,折算到每家每戶的田賦中,合二為一!”
“這樣,平常百姓家田少人多,交的錢就少!”
“而士紳大戶人少地多,動輒幾千上萬畝良田,要交的錢就多。”
“概括下來,田多的多交,田少的少交,沒有田的不交!”
“既減輕了廣大百姓的負擔,又能持續(xù)給士紳階層放血,讓土地逐漸變成他們手中的累贅,直到吐出來為止!”
“當然,要貫徹落實,必然會觸碰到一些人的利益,繼而引發(fā)衝突......”
“須得堅定不移,有彌天大勇之人,才能辦成!”
朱元璋聽罷,毫不猶豫!
“是個主意,咱迴去就發(fā)布聖旨!”
“倒要看看,哪個不開眼的,敢跳出來找死!”
李善長微微一笑,無聲中給予了支持。
這也是為什麼,他苦口婆心,要給朱元璋推薦‘攤丁入畝’的原因。
作為開國皇帝,威望和權勢都是無可比擬的。
唯有如此,方能一言九鼎,雷厲風行。
士紳階層自詡身份尊貴,高人一等,掌握了成片的良田,卻因循守舊,不肯繳稅,把負擔都壓在平頭百姓身上。
是時候讓他們跌個跟頭,受些磨難了!
苦一苦士紳,罵名老朱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