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老藥鋪
易立東很快來到了位於鼓樓邊上的一個藥房,因為經常從這裏走,知道這邊有一個老藥鋪。
招牌寫著公私合營孫家老藥鋪,雖然不是那種特別大的藥鋪,但是看招牌非常的有韻味,一看就是有年頭了,易立東以為也隻有這樣的老店才可能有山參。
因為從來到新時代之後,市麵上的東西流通就有限製了,也隻有這些個老店才可能有山參。
就像老顧的畫一樣,雖然公私合營了,但是該有的畫他還是不缺的。
所以一般的老藥鋪都有一些鎮店之寶,也就是像野山參,靈芝之類的東西,就看你出不出得起價格了。
特別是四九城的藥鋪,一般都會有一些好東西的,要不然根本開不下去,因為現在不止有藥鋪還有藥店,要是沒有一點好東西肯定是不行的,根本生存不下去。
過去四九城人習慣將賣中藥的鋪子稱為“藥鋪”,賣西藥的鋪子稱為“藥店”。
很多中藥鋪行醫者喜歡將自家藥鋪名號後加一個“堂”字,如,天益堂、永安堂等。
而一些規模稍大的藥鋪內還有中醫大夫應診,人稱“坐堂先生”,看病拿藥一起,但是一般也隻有大的藥鋪才能養得起坐診的大夫。
老四九城中藥鋪是個特殊行業,整個抓藥過程程序嚴格,生客熟客一律攔在櫃臺以外,所以櫃臺又叫攔櫃。
據說,這樣做是防人多出錯,讓店內夥計遠離嘈雜,能平心靜氣地抓藥。
通常夥計收到藥方,先粗看藥方,如果缺少哪味藥,他會立即告訴顧客,如不缺藥他主動招唿顧客在櫃臺外椅子上等候。
此時,負責抓藥的夥計將藥方展平,並用鎮尺壓好,然後在櫃臺上鋪好大大小小的包裝紙,用戳子稱好藥後,並不急於包包兒,而是要請另壹位師傅按藥方依次核對,無誤後點頭應允方可包上。
藥包的包裝紙上印有店名、地址、經營內容等等,一個是宣傳一個就是兜底。
因為藥鋪賣出的是攸關人命的治病藥,因此中藥行業中從古至今推崇“實與名副,財以道生”的理念。
不僅稱量要講究準星準錢兒,各種草藥片劑也必須貨真價實,即便是微利也要做到童叟無欺。
在老四九城,人們習慣將那些經營西藥的店鋪稱為“藥店”。
那時,經營西藥的店鋪不僅有碼放整齊的藥瓶藥盒以及常用的紗布、橡皮膏、體溫計等,有些藥店甚至還有牙科用椅、手術器械等。
無論什麼作用的藥片,完全可以拆瓶零買。
而且藥店大都開設有夜間售藥的小窗口,無論春夏秋冬、子夜五更,隻要敲開小窗,便可買到急需的藥,十分方便。
但是藥鋪就不行了,沒有這麼方便,隻是一個煎藥就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再加上抓藥必須要有方子,這就局限了中醫藥的發展。
再加上一些藥方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看的懂的,也隻有這些個藥鋪的夥計才能看的懂,甚至猶如天書,這就存在很大的誤差了,藥不對癥的事情屢見不鮮。
還好這次易立東不是過來看病的,說實話他還是比較喜歡西藥,最起碼什麼都是明明白白的,不像中醫藥就像是猜啞謎一樣。
這間藥鋪是一個臨街的四合院,三間倒座房都是店鋪,他走進去隻看到櫃臺裏麵有一個年輕人在那邊打盹,估計是因為現在的生意不好吧。
易立東走到櫃臺前麵敲了敲櫃臺。
隻見裏麵猛地的一激靈站了起來,看到是易立東顯然鬆了一口氣,還小心的往後看了看,發現沒有人之後才看向易立東,明顯是怕被抓到的樣子。
易立東看到他的樣子有些好笑,不過也能反映的出來現在藥鋪的生意應該不好。
“我看過了後麵沒人,要不然也不會叫你了。”易立東笑著說道。
這個站在櫃臺裏麵的人,年齡不大也就是比易立東大個三四歲的樣子。
“我沒找人,我就是活動一下身體。”那人估計被易立東說中了心思,辯解的說道。
“哦,可能我沒有看清楚,那個我來買藥,你們這邊有沒有野山參?”易立東沒再和這位聊天,直接說出來自己的目的。
“有的,我們店裏有上好的野山參,就是比較貴。”那人一看來生意了,也沒有糾結剛才得問題。
“一個多少錢?”易立東一聽有,非常高興的問道。
“那個你是做什麼用的,有沒有藥方我看一下,這東西雖然是補氣血的,但是還是要搭配一下的,要不然吃壞了就麻煩了。”那人站在裏麵詢問道。
“沒有藥方,我就是想給家裏人泡一些酒,我不是聽說這東西是好東西嗎。”易立東想了個理由說道。
自己總不能說是種植吧,現在應該沒有人工種植的人參吧。
“那你是準備和什麼搭配,要什麼年份的山參。”
“什麼樣的都行,不過我聽說年份越高的效果越好,你這有什麼年份的?”
易立東雖然對人參沒有什麼了解,但是也知道年份越高效果越好,從宮大夫和梁天意的話中也知道年份越高的越好。
但是估計百年的是別想了,畢竟百年的人參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寶貝,這種藥鋪別說沒有了就是有也不會賣給自己的,這玩意可是保命的,不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是不會賣的。
看這店鋪的規格雖然不算太大,但是也不像是要倒閉的樣子,估計就是有老人參也不會賣給自己。
當然自己也沒想著買,隻是想著買點年份少的,能栽種的活就行了,當然肯定也是年份越長越好,雖然都能種植,但是年份越長的是不是在自己空間裏麵生長的時間越短。
自己空間裏麵的井水可是有限的,不可能用在種植人參上麵的,就是用也是用稀釋過的,能省一點是一點,剛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是沒有辦法,要是不把糧食催熟就要餓死了,那時候肯定不能省。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自己要錢有錢要糧食有糧食,根本不用為了催熟這些東西而浪費井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