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寒安排好任務後,科大超環實驗室數學小組的人四處打聽,結果在整個北方幾十所高校數學係內都沒找到宋寒所說的寇教授,反而在東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內找到了一個研究流體力學的寇教授。
他們扒出寇教授曾經的論文後,看著論文內容,神情充滿了懊惱。
“沒想到國內還有這麼一個研究流體力學的大拿。
組長,你說這麼久,咱們怎麼光想著死磕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忘了從工程應用領域去進行聯合攻關?”
超環數學小組組長看完手上這份寇教授在2012年發布的湍流轉捩計算的學術論文後無奈道;
“目前世界科學界來說,發展最為深入的是數學,其次是理論物理,應用物理,應用信息,應用工程。
誰又能想到在產業應用端的研究能夠跑到了現在數學界前頭。”
和東北大學寇教授取得聯係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趕到了當地。
東北大學寇教授是一位年過六旬的老教授,從他程亮的腦門和稀疏的後移至頭頂的發際線,老遠就能感受到一股學術強人的壓迫感。
他跟著學校辦公室的人趕來會客室的時候,看著超環實驗來訪的人滿是疑惑:
“我11年迴國時後,一直都在進行非牛頓流體力學的數值模擬和流動物理方麵進行研究。
現在主要是承接了航空集團超高音速飛機空氣動力學,飛機發動機內部流動方麵的應用問題和脈衝爆轟發動機燃燒和爆轟的數值模擬研究。
你們核聚變實驗室怎麼想著來找我進行聯合攻關?”
數學小組的組長聞言苦笑著道;
“我們實驗室現有磁約束核聚變反應堆磁場強級達不到理想值。
我們在應用思路上,一直想從湍流問題上,找出超高溫等離子體散射的湍流規律,從而提高約束力。
我們拜讀了教授的論文,發現您從應用端對湍流問題的應用研究,比我們整個數學界都要深入。
所以我們打算聯合寇教授一起攻關磁約束方麵的數論應用問題。”
數學組長的解釋讓寇教授恍然大悟。
他忍不住樂道;
“我在九一年讀的是流體力學博士,後來轉到了水電工程,葉輪機械,飛機空氣動力學,飛機發動機問題,沒想到這個歲數還能參與核聚變的研究。
你們的委托我接了!
剛好最近我對湍流問題有了一個想法需要驗證。”
“什麼想法?”
“我從應用端進行湍流研究到現在都快四十年了,這麼多年來對各種湍流問題的觀察實驗做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是從來都沒有發現過規律。
我嚴重懷疑這玩意根本就沒有規律,這個方程也沒有解!
我這麼聰明的人研究了這麼久也研究不出來!
肯定是這個方程有問題!
我想用超級計算機以動態約束和能量階梯法結合泊鬆方程打造一個能夠對湍流進行實施幹預的軟件模型。
以流動變量是不可微分的角度不管微觀,直接從宏觀調控!”
寇教授的話讓數學小組的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暴力破解?
你這個計算需要多大的計算量?”
“我需要太湖720小時的全部連續算力!”
兩人對視一眼後無奈道;
“這個我們可做不了主,可能需要寇教授你也跟我們迴超環一趟,看看目前主持超環實驗的宋委員能不能想想辦法。”
寇教授聽到了兩人的迴應後,比他們還激動。
“那還等什麼?走吧!”
幾人也沒耽擱直接飛迴了內省。
等他們三人風塵仆仆的趕迴科大的時候,應用工程小組的人已經提前將科學院激光研究院的彭院士也請了迴來。
一行人再次齊聚一堂,會議室內一個學部委員,兩個院士八個一級教授,數百個正職研究員加上全國各地聯合攻關實驗室。
他們超環研究中心從來就沒有如此兵強馬壯般強大過。
隻是一群人都沒有說話,都靜靜的看著坐在首位上不斷算卦的宋寒。
數學小組的組長看著眼睛一直盯著宋寒沒有移開的工程應用組組長問道;
“你們的高能激光點火器有著落了?”
應用組組長點頭道;
“彭院士在前幾年聯合量子計算研究所落成的地空激光通信研究,對於激光功率已經達到了我們需要的能級。
現在已經聯係了大大激光集團正在製作點火器。
你們呢?”
數學小組的組長看了眼一旁饒有興趣盯著宋寒的寇教授點頭道;
“看起來也是有著落了。”
他的話音落下,宋寒忽然拍案而起,他看著自己算了半天得出的覆卦與剝卦怒道:
“媽的,浪費本座這麼久的時間,原來答案就寫在明麵上!”
宋寒的話讓材料小組的組長眼睛一亮;
“宋委員,常溫超導體也有著落了?”
“沒,我說的是石墨烯工程製備方式。”
宋寒的話讓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現在石墨烯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加上石墨烯工程應用生產不易,整體價格一直都維持在四千元每克高價上。
如果真的解決了石墨烯批量生產的工程問題,光這個研究就能將人推向世界首富的位置!
“怎麼做?”
“撕膠帶!”
“啊?”
“啊什麼啊?”
宋寒翻著白眼道;
“一個人撕膠帶當然不行,用工程化思路,大規模流水線的形式去去開創式撕膠帶,就用當年發現石墨烯的手工製作法,直接工程化應用。”
宋寒的話讓工程應用小組的組長倒吸了一口涼氣。
“在高質量石墨上,需要上百次的撕扯才能得到微觀視角下質量微小的石墨烯,用這種思路進行工程化應用,整個生產線會龐大的難以想象!”
宋寒沒有迴答工程應用小組的問題,直接對著手機道;
“盤古,以?範德華力,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給我出一份石墨烯工程化應用方案。”
“產量定在多少?”
宋寒聞言扭頭看向了工程小組的組長。
工程應用小組組長沉吟了一番道;
“我們整個工程需要的石墨烯導線就要上百噸。”
“年產百噸級別的生產線。”
宋寒的話音落下,他的手機對話窗口上不一會就開始不斷湧現方案。
宋寒將資料投射在會議室內的大屏上,所有人看著眼前這一片龐大的建築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是一個個高度在二十米長度接近五百米的長方體建築,建築內一條條流水遍布整個廠房。
當石墨板在通過流水線入口填充材料後,整個流水線開始運作,在一次次黏連撕扯下,石墨板厚度迅速消失,前後不知道流傳撕扯了多少次,最後在成品口,無數微觀石墨烯匯聚成了宏觀粉末態,像是麵粉一般,漂浮著純肼溶液上。
“原來答案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