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這一年好像走的格外漫長。
國內針對疫情的第一條傳播鏈進行緊急的物理隔離,集中收治等防控手段。
當疫情持續半年後,所有人都覺得這場疫情就和2002年的非典一般被撲滅的時候。
它的再次猛然爆發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它的傳染鏈不止一條,我們在撲滅了北省傳播鏈後,進行社會麵全員檢測的時候發現,它們已經在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傳播。
經過流行病學調查,所有的傳播鏈都指向了境外。
疫情失控了,現在已經不僅出現了人傳人現象,也出現了物傳人現象。
它在全球大麵積傳播的同時,產生了自我進化,病毒加強了傳染與潛伏性。
不過好消息是它的致死率下降了。”
“現在的致死率是多少?”
“疫情在廣義範圍傳播下,西方宣布它的致死率在2%左右。
但是我們這邊的數據顯示,它對於有合並癥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唿吸道疾病或癌癥患者,其致死率分別為10.5%、7.3%、6.3%和5.6%?。”
傳染病專家的話讓國內疫情防控辦公室內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國內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三億,糖尿病患者一億,慢性唿吸疾病與癌癥患者將近五億!
你的意思如果讓疫情在全國範圍失控的話,會帶來接近一億人口的死亡?”
傳染病專家聞言麵色凝重的點了點頭。
“疫苗的研製和治療方案出來了麼?”
“已經在全國範圍內聯合各大高校組建了大會戰形式的聯合攻關,首期疫苗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預計要明年才能大規模普及,不過相應的生產設備以及準備好了,等臨床試驗結束,可以第一時間大規模生產。”
傳染病專家的話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壓力。
“封鎖全國,嚴格管控出入境人員及物品流動,在疫苗普及和致死率下降至1%以下時,嚴防死守!”
“不行!”
領導的話音落下,主管全國房地產經濟的委員連忙起身道;
“疫情開始以來,美國加大了資金抽離產業轉移,卡死了我國企業的境外融資渠道。
如果我們執行嚴格的封鎖政策,會加大外資抽離速度!
我們執行這麼多年的房地產軟著陸計劃已經出現了問題,如果真的封鎖,我們經濟會出現塌方式下降。!”
“天塌不下來!”
一旁的工業部負責人自信道;
“持續多年的產業轉型和新型綠色經濟,新質生產力的提升發展讓我國工業規模占據了全球全球比重30%。
疫雖然在疫情的初期階段,受限於國內忽然暴漲的需求,我們出現了醫療資源短缺問題。
但是隨著持續的疫情嚴格防控,哪怕現在執行著間歇式開工的情況下,我國依托於疫情經濟下的醫療防護,家居,民生等各類出口額不斷上漲。
現在我國工業經濟規模已經占據全國gdp總額的26%,還在不斷攀升。
房地產業值占gdp的比重隻有6.3%,還在不斷萎縮,疫情隻是加快了它的萎縮速度。
如果房地產真的崩了,對於我們來說隻是陣痛,不會如島國一般一蹶不振。”
工業部負責人的話,讓在座的不少人都感覺到了疑惑。
“我知道經過緊急的籌備後,國內的醫療生產企業實現了產能爆發式增長,如今已經有了產能過剩的跡象。
但是家居出口暴漲是什麼意思?”
海關部的人翻看著手上的資料解釋道:
“家具和民生物資出口暴漲中,比較典型的是床墊和棺材。
這兩項都出現了1000%以上的增長。
因為第一季度的相關企業季度盈利暴增,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我國股市現在已經出現了總體20%以上的上漲。”
海關負責人的話讓所有人都覺得很有意思;
“一個讓活人睡的好,一個讓死人睡的好,國內在這兩項產業鏈上全球占比很高麼?
我記得以前不都是說要買國外的床墊,國內貼牌的?”
“家居,紡織等行業一直是國內出口的強項。
早在一五年開始,各類企業的生產規模已經占據了全球相關產業的50%的總體產能。”
“棺材又是怎麼迴事?”
“這是依托於國內的天河工程規劃的綠色經濟體,催生出來的附屬產業。
目前國內速生林規模全球第一,隨著國外的環保政策逐漸收緊,對於林木的砍伐進行了嚴格的限製,所以不自覺間,國內林木產業的相關製造業出口已經占據了全球相關產業30%以上的份額,而相關原材的進口也在不斷萎縮,順差不斷加大。”
委員會主席聽完介紹後若有所思。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看來咱們國內的工業生產體係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既然房地產產業已經積重難返,該壯士斷腕的時候,也要有著足夠的決心。”
“可是這涉及了全國上億人口的產業鏈,接近十萬億的經濟總額!”
委員會主席看著開口的委員平靜道;
“你覺得一億人的生命能值多少錢?
十萬塊?”
平靜而又堅定地話語讓會議室內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
委員主席看著手上境外疫情調查報告淡淡道;
“雖然我不懂經濟,但是我知道平靜安全的環境是所有人的向往。
隻要我們能在這場戰役中展示出決心,展示出必勝的把握。
在全世界範圍內,總會有人會期待安穩的生活環境,而引起良性資本的湧入。
左右不過是一場權衡,利益與財富的再次分配罷了。”
疫情的全球爆發不僅讓國內搓手不急,也讓全世界都在緊張評估著疫情帶來的後果。
“一個病毒感染者的去世,國內福利待遇等方麵的支出,最起碼節省下來了一萬英鎊。
而在相關醫療領域消費貢獻力度及稅收幫助,最起碼能再次帶來一萬英鎊的收入!”
“所以內閣的意見是?”
“開放管控!
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國家並不應該為疫情兜底買單,如果我們執行華國的嚴格管控政策,最多一年我們整個國家都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