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湖畔的夜色愈發濃重,月光宛如流水般灑落在湖麵,柳枝在微風中搖曳,菊香隨風彌漫,輕柔地觸動著每一個人的感官。
湖岸邊的燈火逐漸明亮,將四周點綴得如夢似幻。
觀眾席間卻不似夜色那般平靜,低聲的議論聲夾雜著期待與好奇,宛如夜風般起伏不定。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圓臺中央,那裏,一襲青衣的身影筆直而立,如同一棵紮根天地的青鬆,穩重卻散發著蓬勃的生命力。
洛青霜立於一旁,素衣如霜,麵容平靜中透著一絲深邃,目光卻始終未從蕭寧身上移開。
她提出的考題,向來以深奧著稱,而這一次的“度”,更是涉及哲理與人生的終極奧義。
而此刻,蕭寧已然站在書案前,他的身影被月光籠罩,氣定神閑,似乎連這片天地間的風都因他的存在而停駐片刻。
他右手輕撫筆桿,左手自然垂落,麵具下的目光靜謐如湖麵,卻蘊含著讓人捉摸不透的深意。
他沒有立即落筆,而是略微沉思,似在與天地共鳴,又似在探索萬物的至理。
四周觀眾屏息凝神,甚至連議論聲都漸漸低了下去,仿佛害怕自己的聲音打擾到這位麵具公子片刻的思緒。
“他究竟會寫下什麼?”
“如此深奧的題目,他的答案會是怎樣的哲理?”
佳麗席間,洛水瑤輕聲感歎:“從他的氣度中,我已然感受到一種超然的力量。”
青衣染微微頷首:“確實,他的從容,令人欽佩。”
紅衣翩翩卻半帶著笑意:“但若隻有氣度而無智慧,再從容也不過是徒勞。”
而此時,蕭寧終於提筆。
他動作緩慢卻堅定,筆鋒在紙上滑動,隻是幾個唿吸間,四個遒勁有力的字跡便躍然紙上。
放下筆,他抬頭看向洛青霜,麵具下的聲音平靜如水,卻讓四周聽得一清二楚:“晚輩答完了。”
這句話落下的瞬間,全場瞬間嘩然!
“這……這麼快就答完了?”
“他才提筆多久?難道是草率應對?”
“如此深奧的考題,他竟然隻用了這麼短的時間?”
議論聲四起,有的帶著不解,有的透著驚訝,更有不少人隱隱浮現出質疑之意。
洛青霜眉頭微微一挑,目光中帶著一絲探究與疑惑。她未曾開口,身後的白霽雪卻快步走上前,目光中透著幾分不敢置信:“這麼快?”
白霽雪深吸了一口氣,接過蕭寧的答卷,低頭細看,卻隻見上麵寫了四個字——“中庸之道”。
短短四字,卻有一種筆力千鈞之感,宛如將天地間的平衡凝聚其中。
白霽雪瞳孔微微一縮,心中驚濤駭浪翻湧。
“中庸之道?”她在心中低聲念道。
這四個字,前所未聞,卻仿佛蘊含著無窮的深意。
四周觀眾席間的議論聲一瞬間爆發,仿佛點燃了一片燎原的火焰。
“隻有四個字?中庸之道?這是什麼意思?”
“前所未聞的說法!竟然隻有四個字!”
“這樣的答案,真的能解答洛神女的問題嗎?”
“莫非……他在敷衍?”
觀眾的反應顯然是震驚與不解居多。佳麗席間,幾位佳麗同樣被這四個字震得微微失神。
墨玉蓮低聲念叨:“中庸之道?這是何意?”
青衣染則目光微凝,似在沉思:“短短四字,卻有一種莫名的力量……莫非這便是他的答案?”
紅衣翩翩微微蹙眉:“如此簡略,未免過於輕率。”
而衛清挽的心卻猛然一震,目光中帶著深深的疑惑與震撼:“中庸之道?”
她默默念了一遍,心中卻泛起無盡的困惑。
中庸之道?
何解?
蕭寧畢竟是穿越者。
在他的記憶深處,存留著另一個世界的文化與智慧。
在那個世界中,有著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而“中庸之道”,便是其中的重要理念。
所謂中庸,不是平庸,不是妥協,而是將世間萬物的度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過分,也不不及,追求一種最高的平衡與和諧。
這種思想,在神川大陸上從未出現過。
這裏沒有儒家,也沒有中庸,更沒有以“度”為核心的哲學體係。
因此,當這四個字躍然紙上時,無論是洛青霜、白霽雪,還是所有觀眾,都陷入了短暫的茫然與震撼。
白霽雪緩緩抬起頭,看向臺上的蕭寧,聲音微微顫抖:“中庸之道……公子,可否解答,這四字何意?”
蕭寧的目光穿過麵具,透著一抹從容的笑意。
在這一片喧嘩中,蕭寧依舊佇立如鬆,目光沉靜,仿佛早已預料到眾人的反應。
這一刻,胭脂湖畔的秋風似乎更加輕柔,月光也顯得格外明亮。
觀眾的討論聲逐漸擴散,如潮水般席卷整個湖畔。
而在圓臺之上,洛青霜的神情卻漸漸變得凝重而深邃。
她沒有開口,目光深深地凝視著臺上的蕭寧,仿佛要透過那抹青衣與麵具,看清楚這個男人的真正麵目。
而蕭寧,隻是從容地站著,靜靜等待著她的迴應。
夜幕沉沉,胭脂湖畔的月色愈發深邃,如流水般灑落在湖麵,映照出一片靜謐的銀輝。
秋風輕拂,湖水泛起粼粼波光,柳枝在風中微微搖擺,如同一曲無聲的琴音,低訴著夜的詩意。
遠處的燈火明滅不定,映襯得這片天地更加夢幻而迷離。
然而,此刻的湖畔並未因這靜謐的夜色而安寧。
觀眾席間的議論聲依舊此起彼伏,伴隨著壓抑的興奮與滿滿的好奇。
目光的焦點依然停留在圓臺中央,那抹青衣身影如孤峰般卓立,麵具下的神秘與篤定讓人心生敬畏。
洛青霜站在書案旁,目光微微一凝,落在蕭寧的身上,冷靜而深邃。
她沒有急於發問,而是低頭看著白霽雪呈上的答卷,那上麵僅有的四個字——中庸之道,正以遒勁的字體占據了整張答卷的中央。
四個字,簡潔,卻如同天地間的一聲驚雷,直接震動了她的心神。
洛青霜的眉頭微微蹙起,目光如水般幽深,似在品味這短短四字中的深意。
“中庸之道……”她輕聲念出,聲音不大,卻傳遍了周圍。
而此刻,白霽雪站在一旁,目光複雜地看著自己的師尊。
師尊向來以冷靜自持著稱,可此刻,她那一貫波瀾不驚的眼神中,竟透出幾分震撼與思索。
顯然,這四字也讓她感受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力量。
白霽雪心中微微一歎:“師尊果然被他驚到了。這‘中庸之道’,究竟蘊藏著怎樣的哲理?”
但白霽雪的目光很快被另一件事吸引——蕭寧的字。
那四個字寫得極為大氣,字形端莊而不失靈動,結構精妙,筆勢如龍,隱隱透著一種磅礴的氣韻。
“這字……”白霽雪忍不住低聲驚歎。
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古籍中描述的“龍騰鳳舞”四個字,隻有最頂級的書法大家,才能寫出如此氣魄之字。
他深吸了一口氣,轉頭看向師尊:“師尊,這字……”
洛青霜的目光也停留在那四字上,越看越覺得驚訝。
她是書法大家,對於筆法的講究與精妙自有極高的見地。
可即便如此,她也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四個字,已然達到了一種她難以輕易企及的境界。
“氣韻如龍,筆勢通達。”洛青霜輕輕點頭,聲音中帶著一絲欣賞:“此人不僅才情出眾,書法造詣亦是登峰造極。”
白霽雪目露敬佩之色,輕聲補充道:“師尊,這字……怕是隻有頂級書法大家方能媲美。”
洛青霜沒有立刻迴應,而是將目光再度轉向臺上的蕭寧,眼神中多了一份探究。
“如此字跡,絕非一朝一夕可得。你不僅才情出眾,書法亦如此精湛,實在難得。”
洛青霜語氣雖平靜,卻帶著幾分難掩的讚歎。
這番評價一出,四周觀眾頓時嘩然。
“洛神女竟然如此評價他的字!”
“這可是難得一見啊!洛神女一向對書法有極高的要求!”
“他不僅文章驚世,連書法也如此了得,這人到底是什麼來曆?”
一時之間,四周的議論聲漸漸高漲,每個人都在議論著麵具公子的才情與書法。
而此刻,佳麗席間也已然震動。
洛水瑤的目光微微閃動,低聲說道:“如此字跡,竟能得洛神女如此稱讚,我等實在不及。”
墨玉蓮輕輕點頭,眼中多了一絲複雜:“果然是多才多藝之人,字與文章皆堪稱絕頂。”
丹鳳朝陽卻略顯不屑地哼了一聲:“不過是四個字罷了,才情再高也不能說明一切。”
然而,她的目光卻也不自覺地多了幾分敬佩。
紅衣翩翩則掩口輕笑:“這位麵具公子,果然不凡。若能一見他真實麵容,倒是我等一大幸事。”
紫煙繞輕輕哼起一曲低調的小調,眼神中滿是探究:“這般才情,倒真是世所罕見。”
她的聲音輕柔,仿佛一陣清風,卻讓人聽出了濃濃的敬意。
在這一片低聲的議論與感慨中,洛青霜終於抬起頭,將目光落在了臺上的蕭寧身上。
她的聲音清冷而堅定,卻帶著一份少見的鄭重:“麵具公子,何為中庸之道?”
這一問,如同山澗的一聲鍾響,將全場的目光再度吸引到蕭寧身上。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等待著這位麵具公子的解答。
蕭寧的目光透過麵具,平靜地注視著洛青霜。
他站得筆直,身姿如鬆,麵具下的神情無人知曉,但那從容的態度卻讓所有人感到一股莫名的敬意。
這一刻,胭脂湖畔秋風拂過,柳枝低垂,月光灑下的清輝如同將整個天地籠罩,四周一片靜謐。
蕭寧微微抬首,目光從臺上掃過,最終落在了洛青霜身上。
他麵具下的神情無人可見,但那股不緊不慢的從容氣度,卻足以令眾人屏息。
片刻後,蕭寧開口了,聲音平穩而清晰,像是湖心的鍾聲,直接敲擊著每個人的心弦:
“所謂中庸之道,乃是天地間至高的智慧。‘中’,非平庸之中,而是中正無偏;‘庸’,非碌碌無為,而是執簡馭繁。”
這句話一出,臺下頓時傳來輕微的吸氣聲。
不少人眼中浮現出思索之色,短短一句話,卻已點出了“中庸”與“平庸”的根本區別。
蕭寧輕輕抬手,指向遠處的湖水:
“諸位請看胭脂湖。湖水雖平,但並非一片死寂。風起時泛波,風止時歸靜,這便是自然之中的‘中庸’。”
“水若太滿,則溢;水若太淺,則幹。唯有恰到好處,才能養育萬物,潤澤四方。”
他的聲音不急不緩,帶著一種奇異的韻律,仿佛不止是對“中庸”的解讀,更是對天地自然的禮讚。
觀眾席間有人忍不住低聲感歎:“竟能用湖水來解讀中庸……真是奇思妙想。”
佳麗席上的青衣染也不由得低聲說道:“這番言語,已然讓我有所觸動。”
蕭寧沒有停頓,繼續說道:
“‘中庸’,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它教人不偏不倚,不驕不躁,保持心靈的平衡。”
“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治國平天下,皆需把握‘度’。若太過,則傷人傷己;若不及,則難以成事。”
洛青霜的目光微微閃動,第一次在臺上露出了一抹難以掩飾的讚歎之色。
蕭寧繼續說道:
“為人處世,‘中庸’是‘禮’的體現。與人交往,過於熱情則易生驕縱,過於冷漠則易生隔閡,唯有恰如其分,方能彼此和諧。”
“以家國而論,‘中庸’便是治理的根本。賞罰分明而不過苛,稅賦適中而不過重,法律清明而不過嚴,這便是治國的‘中庸之道’。”
他微微抬首,聲音略帶一絲激昂:
“治國者若不能把握‘度’,便如駕船之人失去平衡,終將傾覆。‘中庸’,便是這平衡的核心。”
此話一出,臺下頓時爆發出一陣低低的議論聲。
“賞罰分明,稅賦適中,法律清明……這說法簡直一語中的!”
“是啊,以往誰能將治國如此精煉地歸納為‘中庸’二字?”
“這麵具公子的見解,果然非同尋常!”
洛青霜依舊靜靜地站在臺上,但目光中已然多了一抹深深的思索與認同。
蕭寧的聲音繼續在夜空中迴蕩,他的語調平和,卻自有一種難以忽視的力量:
“‘中庸之道’,亦是修身養性之道。”
“人若不能自知,便無從修正自己的過失;人若不能自控,便難以避免情緒的偏激。”
“修身以中庸為法,能自省而不苛責,能自勵而不過度,這便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蕭寧的聲音微微一頓,隨後繼續說道:
“許多人誤以為‘中庸’是妥協,是平庸。其實不然。中庸之道,乃是化繁為簡,以最平實的方式化解最複雜的問題。”
“中庸不是逃避,而是直麵矛盾後的最佳選擇;中庸不是平庸,而是大智慧。”
這一番話語,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許多人心中困惑的鎖。
觀眾席間,有人忍不住點頭,低聲說道:“原來‘中庸’有這麼深的內涵!我之前竟一直誤解了。”
“是啊!將繁雜的人情世故、家國天下,都歸納到‘中庸之道’,這種見解,真是絕妙。”
佳麗席間,紅衣翩翩輕輕鼓掌,眼中透著欣賞之意:“這位公子,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洛水瑤則輕聲說道:“他的見解,已然超越了世俗的藩籬,直指人心的本源。”
衛清挽站在觀眾席一角,目光複雜地注視著臺上的蕭寧。
她的心湖已然被這番話語攪動,思緒如波濤般難以平靜。
“如此胸襟與見解,果然不像凡俗之人能擁有。”
衛青時輕輕點頭,語氣中帶著一抹欣慰:“姐姐,他的才情,已然不需再多懷疑。”
湖畔的議論聲漸漸平息,而洛青霜的目光則深深鎖定在蕭寧的身上。
她緩緩開口,聲音依舊清冷,卻帶著一絲讚歎:
“你對‘中庸’的解答,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不過,‘中庸’二字所蘊含的哲理遠超尋常,我需要再問你幾句,以探你的見地是否真的深刻。”
她微微側首,語氣帶著一絲試探與嚴肅:
“你所言的‘度’,麵對人心的貪婪與欲望時,又該如何掌控?”
全場再次屏息。蕭寧的解答,已然震撼眾人,而洛青霜顯然意猶未盡。
這個問題,比之前的考題更為尖銳,也更加具體。
在場眾人聽到這個問題後,不少人心中暗自一驚。
“貪婪與欲望,確實是人性中最難以平衡的部分啊!”
“中庸之道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是啊,貪欲之心一旦滋生,如何能以‘度’去約束?”
席間議論聲雖低,卻已然傳遞出眾人內心的複雜情緒。
佳麗席上,青衣染輕聲歎道:
“這確實是一個難題,麵對貪婪和欲望,‘度’該如何掌握,怕是連聖人也難有完美的答案。”
洛水瑤則目光悠然,輕聲說道:“我倒想聽聽,這位麵具公子,會如何迴答。”
丹鳳朝陽抱臂而立,嘴角帶著幾分審視之意:“這次的考題,恐怕沒那麼容易答對了。”
衛清挽站在觀眾席一角,目光深深鎖定在蕭寧的身上。
她心中隱隱有些緊張,雖然不知道為何,卻感覺接下來的迴答,或許將成為一場真正的考驗。
臺上的蕭寧,依舊從容不迫。
他麵具下的目光深邃而平靜,仿佛洛青霜的提問並未讓他感到一絲壓力。
他輕輕拂袖,站直了身形,聲音平緩卻清晰地響起:
“前輩所問,乃是人心的根本。貪婪與欲望,確實是最難掌控的力量之一。”
“然而,中庸之道,便在於以‘理’馭‘欲’,以‘禮’製‘心’,最終達成內外的平衡。”
此話一出,觀眾席再次陷入短暫的寂靜,隨即便是細微的驚歎聲。
“以理馭欲?以禮製心?這是什麼意思?”
“聽起來很有道理,卻好像又很抽象……”
蕭寧看著臺下的反應,似乎早已預料到眾人的疑問,他緩緩開口繼續道:
“貪婪與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能簡單地壓製,更不能完全放縱。中庸之道講究的,是在允許適度欲求的同時,以理性與規則加以引導。”
他微微側頭,目光投向遠處的胭脂湖:
“諸位請看這湖水。湖水為何如此靜謐動人?因為它有岸。”
“若無岸約束,湖水便成了無邊的洪流,反而會毀滅一切。”
“人心亦如湖水。欲望便是湖中的水,規則與理性則是湖的岸。若岸寬水淺,欲望便無害;若岸窄水深,便會釀成災難。”
這番比喻通俗易懂,卻又直指人心本質。
佳麗席間,墨玉蓮輕輕點頭,讚歎道:“他將欲望比作湖水,規則比作湖岸,這個比喻,實在是絕妙。”
青衣染亦忍不住低聲說道:“確實,這樣的解答,既深刻又簡單,令人信服。”
蕭寧緩緩邁步,目光平靜,卻又帶著一種直視人心的力量:
“若論治國,則需在‘禮’與‘法’之間找到平衡,以規矩約束人心,以恩義感化民心。禮法相輔,剛柔並濟,方能穩定天下。”
“若論修身,則需以理性戰勝欲望。貪欲過度,則反噬自身;過於克製,則損害本性。人應當自知,明白自己的需求與底線,在得與舍之間尋找最佳的平衡點。”
他說到此處,微微停頓,目光轉向洛青霜:“這便是中庸之道在欲望與貪婪中的體現。”
洛青霜目光微微一凝,沉默片刻,緩緩點了點頭。
臺下的議論聲已然如潮水般湧起。
“如此精妙的迴答,確實讓人震撼!”
“是啊,他將貪欲、人性、規則、治國之道完美結合在一起,簡直是前所未有的智慧!”
“這樣的見解,恐怕連洛神女也難以挑出毛病了吧?”
佳麗席上,紅衣翩翩嘴角帶笑,低聲說道:“這位麵具公子,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白霽雪站在洛青霜身後,目光複雜地看著蕭寧,心中暗自感歎:
“師尊的題目,曾經難倒了無數人。可他卻能用這樣簡單卻深刻的方式作答,這才情與智慧,確實超乎想象。”
衛清挽站在觀眾席,雙手緊握著衣袖,目光複雜地注視著臺上的蕭寧。
她的心中,泛起了無盡的漣漪:“這個人,究竟是誰?為何能有如此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