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愈發深沉,胭脂湖的波光在燈火與月華的映照下,宛如一匹流動的銀緞,將天地間的景致連成了一幅靜謐而瑰麗的畫卷。
遠處的攤販早已熄了燈火,湖畔的喧囂逐漸歸於寂靜,唯有舞臺周圍,仍是燈火通明,人影攢動。
風從湖麵吹來,帶著幾分微涼,卻吹不散觀眾心中的炙熱與期待。
舞臺上,燈光明亮,將那張病榻與站在一旁的蕭寧清晰地映入眾人眼簾。
他一襲黑色長袍,衣擺在微風中微微揚起,整個人宛如一棵挺拔的青鬆,站在那裏,便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麵具遮住了他的麵容,卻遮不住那份與生俱來的從容與篤定。
他的手垂在身側,指尖輕輕拂過衣擺,每一個動作都透露著難以言喻的優雅與自信,仿佛他不是站在眾目睽睽之下,而是在天地間獨自對話。
臺下的觀眾屏息凝神,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他,等待著這一場考核的開始。
蕭寧緩緩抬頭,目光掃過臺下的觀眾,盡管麵具遮住了他的神情,但那雙深邃的眼眸中,卻帶著一抹難以忽視的篤定與從容。
他的目光轉向病榻上的男子,腳步穩健地向前走去。
每一步都不疾不徐,卻帶著一種令人心安的力量,仿佛每一寸土地都因他的到來而變得堅實而可靠。
他走到病榻旁,微微俯下身,目光清明而專注地看向那名男子。
男子的麵色蒼白,氣息微弱,但當他感受到蕭寧的目光時,眼中竟露出了一絲希冀與安心。
“你不必緊張。”蕭寧的聲音低沉而溫潤,像一股溫暖的泉水,緩緩流入人的心田,“隻需放鬆,便好。”
男子微微頷首,似乎在這一瞬間放下了心中的忐忑與不安。
蕭寧緩緩伸出一隻手,纖長的手指輕輕拂過銀盤中的飛針。
他抬起眼,目光專注地盯著男子的手腕,指尖輕輕一動,那枚銀針便被他捏在手中。
燈火映照下,那枚細長的飛針泛著微光,宛如一柄小巧的利劍,散發出冰冷而神秘的氣息。
蕭寧手持銀針,輕輕一揮,動作幹淨利落,針尖在空中劃出一道細微的弧線,宛如流星劃過夜空。
“嗖——”
飛針破風而出,精準地刺入男子手腕上的一個穴位。
那一瞬間,周圍仿佛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目光緊緊盯著蕭寧的手。
他的手穩如磐石,指尖微微顫動,飛針便在他的操控下緩緩轉動,仿佛在男子的體內開辟出一條通往生機的道路。
“針法如此精準!”
“他的手法……仿佛天生為此而生!”
人群中傳來低低的驚歎聲,每個人的目光中都寫滿了震撼與敬佩。
蕭寧的神情依舊平靜,仿佛早已洞察了一切。
他的目光專注而沉穩,眼中透著一股令人信服的篤定,仿佛在他的世界裏,除了眼前的針與病人,再無他物。
他手中的銀針仿佛化作了他意念的延伸,隨著他的動作,精準地刺入一個又一個穴位。
“心俞,通血;關元,補氣;內關,調脈……”
他的嘴裏低聲念出每一個穴位的名字,語調輕緩卻不容置疑,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千鈞之力,讓人無法懷疑他的判斷。
銀針刺入之處,男子的麵色漸漸恢複紅潤,原本微弱的氣息也變得平穩了幾分。
“好!”
臺下一名醫師忍不住低聲叫好,眼中滿是欽佩與讚歎。
“他不僅手法精準,對穴位的理解更是深刻無比!”
隨著蕭寧的施針,臺下的觀眾們紛紛屏住唿吸,目光中帶著濃濃的期待與敬意。
“這樣的針法,我從未見過!”
“以飛針施術,本已是極難之事,他竟還能做到如此精準!”
“這已經不僅僅是醫術,更像是一種藝術!”
人群中,甚至連許多資深的醫師也忍不住頻頻點頭,眼中滿是震撼與敬佩。
而此時的蕭寧,依舊從容不迫,手中的銀針仿佛有了生命,在他的操控下輕輕顫動,刺入每一個穴位時都毫不遲疑,仿佛早已將人體的奧秘了然於心。
他微微低頭,目光依舊專注,嘴角帶著一抹淡淡的笑意,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夜風輕輕吹過,燈火在風中微微搖曳,映照在蕭寧的身上,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而挺拔,宛如一座不可動搖的山嶽。
整個舞臺上的氣氛隨著蕭寧的施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
每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連唿吸都變得輕微而緩慢,生怕打擾了這份神聖的寧靜。
而病榻上的男子,也漸漸閉上了雙眼,臉上的痛苦神情緩緩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安詳。
這一刻,臺上的蕭寧仿佛化身為一位掌控生死的醫者,他的動作幹淨利落,目光沉穩如山,那種與生俱來的從容與優雅,令人難以移開目光。
柳枝低垂,湖水輕漾,臺下的人群屏息以待,整個胭脂湖都被這一刻的奇跡所吸引。
銀針破風的細微聲響在舞臺上迴蕩,仿佛為這寂靜的夜色平添了一抹神秘的韻律。
蕭寧的手依舊穩如磐石,捏住銀針的指尖微微一轉,針尾輕顫,精準無誤地落入男子肩部的一個穴位。
“曲池。”
伴隨著這兩個字出口,男子的身軀微微一震,原本緊閉的雙眼驀然睜開了一瞬,隨後又慢慢闔上。
“他反應了!”
臺下的觀眾驚唿出聲,聲音中透著難以掩飾的激動與欣喜。
“銀針不僅刺入了穴位,甚至已經引起了患者的經絡反應。”
一位年長的醫師捋須而歎:“此手法,實在匪夷所思!”
病榻上的男子原本蒼白如紙的麵色,此刻竟然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紅暈,連那微弱的唿吸也逐漸變得平穩起來。
他的手指輕輕顫動,似乎是經絡貫通後帶來的自然反應。
“患者的氣息好像順暢了許多。”
“銀針僅僅刺了幾處穴位,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效果?”
“這是何等驚人的技藝!”
人群中接連響起驚歎聲,連那些久經沙場的醫師也不禁頻頻點頭,臉上滿是讚歎與敬佩。
蕭寧依舊神色如常,手中的動作不急不緩,每一針的刺入,都仿佛經過深思熟慮。
他的目光沉靜而專注,仿佛早已將患者的全身經絡映刻於心。
“下一針,勞宮。”
話音未落,銀針便已精準落入男子的手掌心。
男子的手掌猛然一緊,隨即鬆開,那原本微涼的手心,竟然漸漸升起一絲溫熱的氣息。
蕭寧微微頷首,手腕輕輕一轉,又一次送針入穴。
“至陽。”
這一次,男子的背部仿佛有一道無形的熱流湧動而過,整個人微微抬起了頭,緊閉的雙唇也微微張開,發出了一聲細不可聞的輕歎。
“好!”
臺下的一位醫師忍不住輕聲叫好,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震撼:“這每一針的刺入,竟然都與患者的經絡變化精準契合。”
“他是真的在治病!”
“原以為這不過是考核的一場表演,但如今看來,麵具公子的醫術竟如此高超!”
“他不僅精準刺中穴位,更能通過銀針調理患者的氣息,這等技藝,怕是連醫道聖手也難以媲美!”
人群中此起彼伏的議論聲,不禁讓周圍的氣氛愈發熾熱。
“這種精準與自信,實在太令人敬佩了。”
“他說出的每一個穴位,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都帶著無法撼動的篤定。”
“這樣的人,果然當得起世間奇才之名!”
病榻上的男子此刻已經完全放鬆下來,原本緊繃的麵容緩緩舒展,甚至連唿吸也變得平穩悠長。
他的雙手無力地垂在身體兩側,但那微微顫抖的手指,似乎在傳遞著體內經絡逐漸貫通的信號。
“熱……我的手好像有了熱度。”男子聲音微弱,卻清晰可聞。
“好久……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他的低語傳入臺下每一個人的耳中,頓時引發了一片低低的驚歎。
“連患者都能感覺到這種變化,這絕對不是偶然!”
“麵具公子的針法,絕對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蕭寧輕輕一揚手,最後一枚銀針在他的指尖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閃爍著冰冷的光芒。
“百會。”
銀針如同一道銀光,瞬間沒入男子的頭頂。
男子的身體微微一震,隨即整個人長舒了一口氣,那緊閉的雙眼再一次睜開,眼中帶著前所未有的神采。
“好了。”
蕭寧緩緩收迴手,將銀針一一拔出,動作輕柔而優雅,仿佛每一根銀針都是他手中的藝術品。
男子微微抬起頭,臉上浮現出一抹感激的笑容:“多謝……多謝公子……”
臺下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這一幕深深震撼,連唿吸也放緩了幾分。
隨即,雷鳴般的掌聲響徹整個胭脂湖畔。
“絕妙!”
“這樣的醫術,真乃世間罕見!”
“麵具公子不僅才情絕世,連醫術也如此驚人,當真是曠世奇才!”
人群中許多人目光炯炯,甚至帶著幾分崇拜與敬仰,仿佛已將蕭寧視為神醫一般的存在。
此刻的蕭寧,依舊靜立在病榻旁,神色平靜如常。
他的身影被燈火映照得愈發修長,那從容與淡然的氣質,在這一刻顯得更加深邃而不可捉摸。
夜風輕拂,他微微揚起頭,目光掃過臺下的觀眾,唇角輕輕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此乃小術,不足為奇。”
他的聲音低沉而溫潤,卻透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夜色如水,胭脂湖的波光在燈火與星輝的映襯下愈發璀璨。
舞臺中央,蕭寧緩緩起身,將最後一根銀針收起,動作幹淨利落,卻不失從容優雅。
病榻上的男子雙眼睜開,麵色已經恢複了幾分紅潤,那原本枯槁的手指也漸漸恢複了活力,輕輕地握緊了一下,仿佛在確認自己身體的變化。
全場一片安靜,每個人的目光都緊緊鎖定在蕭寧身上,等待著他的總結。
蕭寧將銀針收入針囊,抬起頭,麵具後的目光清明而沉穩。
他緩步走到病榻旁,低聲問道:“感覺如何?”
男子的目光中帶著幾分激動,聲音略顯沙啞:“氣息順暢了許多,四肢也不再冰冷,仿佛體內的濁氣被一並驅散。”
蕭寧點了點頭,微微抬起手,向臺下掃了一眼,聲音低沉卻清晰:“此病名為‘久寒入骨,氣血阻滯’。”
“患者因常年居住濕寒之地,加之起居不慎,寒邪入體,逐漸侵蝕髒腑。”
“再者,此癥持續多年,寒氣與濁氣交織,導致經絡不通,氣血滯澀,漸漸衍生成風濕之疾。”
“若不及時調治,恐怕幾年後,便會因髒腑損傷而危及性命。”
他說到這裏,頓了一頓,目光轉向男子:“不過此刻,病情雖重,卻並非不可逆轉。”
蕭寧站直身形,手指輕輕扣了扣病榻旁的木板,發出清脆的聲響。
“以針刺穴,貫通經絡,已將寒邪驅散一部分,但要徹底根治,還需從藥物與調養兩方麵入手。”
“患者體虛,應以溫補為主,同時輔以祛寒散濕之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
他抬頭看向臺下,語氣沉穩而篤定:“藥方如下——”
“桂枝十五克,白術十克,附子五克,防風十克,川芎十克,茯苓十五克,生薑五片。”
“以三碗水煎至一碗,日服兩次,連服七日。”
“七日後,改用當歸、黨參、黃芪為主,配伍疏肝理氣之藥,再服十日。”
“屆時,寒邪盡散,氣血自調,身體便可逐漸恢複。”
蕭寧將藥方緩緩說完,目光掃過臺下的觀眾,輕聲補充道:“除此之外,患者還需注意避寒濕,勤加鍛煉,方能徹底痊愈。”
蕭寧的聲音剛落,臺下便爆發出一片低低的驚歎聲。
“竟能診斷得如此精準!”
“他的針法已經讓人歎為觀止,沒想到對病情的分析與藥方的擬定也如此清晰!”
“僅憑幾枚銀針,便能辨別出病因根源,還能給出如此完善的治療方案,實在是令人欽佩!”
一位年長的醫師站起身來,滿臉驚歎地說道:“麵具公子的醫術,當真是登峰造極!若他願意行醫,恐怕世間無疾不可治。”
旁邊的年輕士子則低聲議論:“剛才那藥方,不僅精準,還能與針灸相輔相成,簡直堪稱完美!”
“這不僅是醫術,更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病榻上的男子抬起頭,聲音中帶著幾分哽咽:“公子大恩,實在無以為報!”
他顫抖著雙手,試圖撐起身子跪下,卻被蕭寧輕輕按住肩膀。
“不必多禮。”蕭寧的聲音低沉溫潤,卻帶著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這是醫者本分,你隻需好好調養,便是對我最好的迴報。”
男子的眼中閃爍著淚光,連連點頭:“公子仁心,恩德銘記於心!”
一旁的霞光媚與銀月華見狀,忍不住輕聲讚歎。
霞光媚目光複雜地看向蕭寧,嘴角微微揚起,低聲說道:“方才還擔心他能否完成這道考題,如今看來,倒是我多慮了。”
“他的針法、診斷與用藥,皆堪稱醫道典範。”
銀月華則微微一笑,眼中帶著一絲深深的敬佩:“不僅醫術高明,更有仁者之心。”
“這樣的人,難怪會在這場考核中脫穎而出。”
夜風輕拂,舞臺上的燈火微微搖曳,將蕭寧的身影拉得修長而挺拔。
他站在病榻旁,身姿如鬆,目光沉靜,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
臺下的掌聲逐漸響起,從零星的幾聲,匯聚成了一片如潮的喝彩聲。
“麵具公子,當之無愧!”
“這醫術,這氣度,世間難尋其二!”
掌聲如雷,經久不息,整個胭脂湖畔都被這份震撼與讚歎包圍,仿佛見證了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奇跡。
夜色愈發濃鬱,胭脂湖畔的燈火微微搖曳,遠處的水波閃爍著點點銀光,仿佛為這片天地籠罩上一層神秘的光輝。
舞臺下,衛清挽、衛青時與衛輕歌三人靜靜站在不遠處,他們的目光始終落在舞臺中央的蕭寧身上,目光中滿是震撼與讚歎。
衛清挽微微抬頭,目光落在那道挺拔的身影上,眼中透著複雜的情緒。
“僅憑幾針便能疏通經絡,又以精準的分析給出藥方,這不僅是技藝,更是智慧。”
她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敬佩,“這樣的醫術,怕是連許多名醫也未必能達到這樣的水準。”
她的手指無意識地握住了折扇,仿佛想要借此掩飾心中的漣漪。
“他的氣度與技藝,真的讓人難以置信。”
這一刻,衛清挽的心中仿佛掀起了萬千波瀾。
她原本以為這不過是一場普通的才藝比拚,卻沒想到,竟然會見證到如此驚才絕豔的醫術展現。
“此人若生於亂世,或許能憑醫術濟世救人,留下無盡佳話。”
她的目光微微低垂,心中湧現出更多的敬佩與複雜情感。
衛青時站在一旁,雙手環抱胸前,目光深沉而冷靜。
他的目光從病榻上的男子掃過,又落迴到蕭寧的身上,唇邊帶著一抹淡淡的笑意。
“針灸本就極為複雜,何況是以飛針施術。”
“麵具公子的手法,不僅精準無比,連每一處力道的拿捏都恰到好處。”
他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欽佩:“這樣的醫術,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衛青時的心中也不禁泛起漣漪。
在他的印象中,許多醫者即便有著深厚的醫術,也往往因行醫之時不夠從容而顯得局促。
然而,舞臺上的麵具公子,卻是那般篤定與自信,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他不僅醫術高超,那種從容與氣度,更是難能可貴。”
想到這裏,他的眉頭微微皺起,心中暗自沉思:“這樣的才能,究竟需要怎樣的經曆才能擁有?”
相比於衛清挽與衛青時的冷靜,衛輕歌的反應顯得更加鮮明與直接。
她緊緊盯著舞臺上的蕭寧,眼中滿是興奮與讚歎:“他真的太厲害了!”
“針灸、診斷、藥方,每一項都做得完美無缺,真不愧是十佳麗考核的焦點!”
她的聲音中透著難以掩飾的激動,甚至連眼神都因為情緒的湧動而變得格外明亮。
“這樣的醫術,如果能學到哪怕一招半式,恐怕一生都受用無窮!”
說到這裏,她又輕輕拉了拉衛青時的袖子,略帶興奮地說道:“二哥,你說,他是不是所有領域都能做到這樣出色?”
衛青時淡淡一笑,搖頭說道:“這一點,怕是無人知曉。”
但他的眼中,也閃過了一抹深深的驚歎。
衛清挽微微抿唇,低聲說道:“他的醫術,已經不僅僅是才藝的展示,而是一種真正的仁者之心。”
“這種才情與氣度,怕是世間難尋第二人。”
衛青時點了點頭,目光沉沉地看著蕭寧:“或許,這才是今日考核真正的意義——讓我們見識到什麼叫做天人之才。”
衛輕歌眨了眨眼睛,笑著說道:“不管如何,今日能親眼見到這樣的奇才,真是值了!”
三人彼此對視一眼,盡管言語不多,但眼中卻流露出一種默契與感慨。
舞臺中央,蕭寧依舊站立不動,他的身影在燈火的映照下愈發修長而挺拔。
病榻上的男子已然躺迴原處,臉上的神情帶著輕鬆與感激,仿佛多年的病痛終於卸下了枷鎖。
霞光媚與銀月華站在一旁,目光中滿是敬佩與感慨,她們低聲交談了幾句,隨後也微微退到一旁,將整個舞臺留給蕭寧。
臺下的掌聲漸漸平息,但每一個人的目光依然集中在舞臺上,那種無法言喻的敬意與欽佩,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心中。
柳樹的枝條在風中輕輕搖曳,湖麵的波光如碎銀般灑落,映襯著舞臺的燈火,宛如仙境一般。
而蕭寧的身影,仿佛與這片天地融為一體,帶著一種超然物外的氣度,令人無法移開目光。
夜風輕拂,胭脂湖的波光依舊閃耀,水麵如鏡,倒映著滿天星辰,伴著舞臺的燈火,仿佛將這片天地連成了一幅瑰麗的畫卷。
柳枝隨風擺動,仿佛在輕聲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