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那巨大的聲音,震的房俊耳朵都有些疼了。
可不光是他們四人,就連王德都一臉震驚的看著房俊。
說實話,作為最了解李世民的人,他可是太清楚最近幾天李世民有多糾結了。
而且無論是長孫無忌,還是房玄齡,魏征都沒能提供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但現在的房俊不僅給出了一個絕佳的問題,還說自己能解決掉吐蕃威脅大唐的事情。
雖然房俊說大概率,但是這裏是哪?這是禦書房沒有完全的把握房俊敢張這個口?
再加上王德雖然沒有接觸過房俊幾次,但他知道這個少年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之人。
“臣需要幾天的時間,而且需要道觀的道士,當然需要陛下全力配合臣才行,因為一般的道士可能不太行,臣也需要親自去尋找!”
因為道士的身份特殊,所以沒有旨意讓他們配合起來費勁一些,剩下的房俊自己就能搞定了。
“三天,朕給你三天時間,你要給朕一個結果,否則這張紙你怎麼寫出來的,就怎麼給朕吃下去!”
見到如此不講理的李世民,房俊沉聲道。
“是,陛下!”
沒辦法,誰讓他是皇帝那,大唐他最大,他說的算。
帶著李世民給他的一塊金牌,房俊走出了禦書房。
至於另外三人則是被留在了宮裏,雖然房俊說他有辦法,但是其他幾人不能真的不想這些事情。
“玄齡,你覺得房俊有多大的把握。”
聽到李世民的詢問,房玄齡沉思了很久,緩緩的開口道。
“陛下,小兒雖然頑劣了一些,但臣覺得他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情,而且自從吐蕃請求和親之後,這小子就好像在準備著什麼。”
這還是房玄齡聽家裏的老管家說的,說房俊最近在收集一些材料,甚至找了很多製作煙花的人。
沒錯,房俊就是要把火藥弄出來,當然對於震天雷,手榴彈這些高級貨,房俊可弄不出來。
雖然在小說裏震天雷幾乎是穿越人士的首要研製武器,可房俊沒那兩下子。
現在的他能把火藥弄出來就已經燒高香了,至於那震天雷,手榴彈,火繩槍的。
都需要專業人士去研究,以後得房俊可能會專門找一下在這方麵有興趣的人,投錢去研製。
可現在時間緊任務重,房俊可沒地方去找。
至於那火藥,因為唐初的時候,孫思邈老神仙已經研製出來過了,隻不過沒有被應用到軍事上。
房俊不過是順勢而為,找到一些煉丹的道士,再加上房俊這個現代人知道的一些知識,盡快的把火藥給弄出來。
當然,這種火藥同樣是沒辦法應用在軍事上的,但祿東讚不知道啊,隻要房俊計劃得當,他有九成的把握能唬住這位吐蕃大相。
不過這件事能否成功,還的做多次試驗才行。
這一次,房俊沒有自己單獨行動,也沒有找百騎司的人,他直接找到了程處弼和尉遲寶琳。
直接在金吾衛中調走了五百人馬,在房俊的吩咐下,他們分頭行動。
而另一邊,包括吐蕃等十幾個國家,對於求娶大唐公主的請求終於得到了李世民的迴應。
那就是想要求娶大唐公主,那就必須要通過大唐設下的智慧考驗,誰的智力超群,誰就能替他們國家的國王迎娶大唐的公主。
此言一出,各國的使者紛紛表示讚同,至於祿東讚在長孫無忌那隱晦的示意下,同樣答應了下來。
緊接著,這一連三道題目就被李世民當眾讀了出來,他們有一周的時間來解答這些題目。
一周之後,凡是不能答出的國家,全都視為失敗,而勝出的國家,將會進行到最後一輪。
說完之後,太極殿裏的李世民轉身離開了大殿,留下了各國絞盡腦汁在想辦法的使臣。
此三道題一出,就連吐蕃第一大相祿東讚都緊皺眉頭,這三道題看似簡單,實則卻相當的不容易啊。
即便以他的智慧,也隻知道那九曲珠的解法,另外兩種他暫時也沒有任何頭緒。
至於房俊,此時並不在太極殿中,他已經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了。
那進行試驗的地點,正是李世民賜給他的那座荒山。
周圍不僅有五百金吾衛把守,甚至還有房家的那些家丁,雖然算不上嚴防死守,但足以稱得上是戒備森嚴了。
而就在這幾天,山中不時的傳來爆竹爆炸的聲音,聲音不大,再加上這裏是荒山,倒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房俊的策略同樣非常簡單,小量測試,最後慢慢的添加火藥的藥量。
當量大到一定地步的時候,量變就會產生質變。
到時候房俊在好好計劃一番,給這個吐蕃大相來一個驚喜。
就在房俊這邊緊鑼密鼓的配置火藥的時候,一個酒館之中,兩個頭戴帽子,遮掩了原本的相貌。
時隔一個時辰,才一前一後的進入到了這個酒館之中。
“長孫公子,不知今日到來,能否給老朽一個滿意的答案?”
當那個年齡明顯偏大的人摘下自己帽子時,那原本的麵目便暴露在了空氣之中。
沒錯,這人正是吐蕃大相祿東讚。
至於他對麵的青年,並沒有摘下自己的帽子,他隻是聲音有些陰冷的開口道。
“這是你要的答案,但你需要記住,不得過快的答出來,否則會引起陛下的猜忌,到時候萬一連來我長孫家,你再想求娶到公主就絕對不可能了!”
說完這句話,那青年並沒有多留,而是轉身離開了這裏。
不一會的功夫這房間之中再次走進來一個人,他看著離去的青年,小聲地問道。
“大相,這長孫家的人可信嗎?”
祿東讚笑著飲下了麵前的酒,輕聲的說道。
“這中原的酒,確實比吐蕃的青稞酒口感要好一些,就是少了一絲烈性。”
他沒有迴答那吐蕃人的詢問,而是臉上露出了一絲輕蔑的笑容,手中把玩著一個小東西。
他是吐蕃大族,在吐蕃的地位和大唐的世家差不多,這些人在想什麼祿東讚再清楚不過。
隻不過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不顧國家的利益,這是讓祿東讚頗為不恥的。
也許現在的他們沒有把吐蕃放在眼裏吧,祿東讚想到這裏冷笑了一聲。
“希望你們不要因為今日的舉動而後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