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在聽到孔穎達的話以後,腦海中浮現出了四個字。
“達者為師!”
兩人很快來到了一個安靜的小酒館之中,這裏清淨而優雅,倒是沒有那麼吵鬧。
地方是孔穎達找的,顯然他經常來這裏吃酒。
當他們在一間安靜的房間中落座以後,那裏的店家微微一愣,顯然沒想到孔穎達竟然領了一個這麼年輕的少年。
以前和孔穎達來此的,要麼是名師大儒,要麼是國子監的同僚,這還是第一個如此年輕的人能來到這裏。
很快,店家就送上了一些精美的菜品和一壺燙好的酒水。
這些東西店家根本就沒有問他們,就被送了上來,房俊見此就知道這家外表看著非常簡陋的小酒館,也是別有洞天啊。
看著房俊的表情,孔穎達大笑著說道。
“你這個小猴崽子,倒是聰明的很!”
房俊見狀,嘿嘿一笑。
“這間酒館不會是孔師的吧?”
孔穎達見狀,輕輕的點了點頭。
“老夫好酒,但又喜靜,所以就自己弄了一個小酒館,偶爾約上三五好友,小酌幾杯!”
聽到孔穎達的話,房俊笑著豎起了大拇指。
“欲飲瓊漿須待久,共君把酒話桑麻”
“孔師好雅興!”
看著房俊這隨口一句就能有如此境界,孔穎達越發對房玄齡這個次子感興趣了。
“好詩句,可有完整的?”
房俊微微搖頭,輕笑道。
“不過是偶然聽過,覺得比較適合孔師描述,就吟了出來,不成有完整的詩句。”
見到房俊不想說,孔穎達大方的笑了一聲,他可不信這詩句是他人的,因為孔穎達從未聽說這句詩。
這樣的名句,一旦出世豈能不傳遍大唐。
見著這個藏拙的小家夥,孔穎達撫須而笑,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今日有一事相問,二郎可不要藏拙,否則老夫就隻能去請你父親房玄齡了!”
見到這孔穎達竟然半詢問半威脅的話,讓房俊有些想笑,沒想到這古板的老頭也有這麼搞笑的一麵。
“孔師請問,小子自然是知無不答!”
聽到房俊這麼說,孔穎達不再客氣。
“老夫幾人對太子可以說一直在用心的教導,於誌寧甚至不惜當麵犯顏直諫,可太子殿下一直不為所動,為何你幾句話太子就有了那麼大的轉變那?”
說實話,房俊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孔穎達竟然會問出這樣的話,不過沉思了一會之後,他算是想明白了。
他們肯定在想,他房俊就算在厲害,也比不過他們的學問吧,可麵對這樣的太子,連自己等人都是束手無策。
房俊怎麼就能說通太子那,雖然那句欲戴王冠,必承其壓很是經典,可這樣的話幾人不止說過幾遍了,同樣沒有效果啊。
看著那滿臉疑惑的孔穎達,房俊忽然開口笑了起來。
“沒想到孔師竟然也有執著的一麵,您可是著相了哦!”
見到房俊竟然調笑自己,孔穎達先是一愣,隨即大笑了起來。
是啊,自己竟然嫉妒起了一個年輕人,說實話如果是其他文臣大儒說通了李承乾,那孔穎達幾人會好受一些。
可是這勸導的人變成了房俊的時候,幾人就有些心裏不平衡了。
“二郎批評的不錯,老夫幾人還真是著相了那,飽讀詩書多年,沒想到竟然再次有了這爭強好勝之心啊!”
聽到孔穎達的感慨,房俊微微一笑,然後才開口道。
“孔師,小子這學問要是和您幾位相比,簡直是差的天差地別,可有些時候學問並非是萬能的。”
聽到房俊的話,孔穎達點了點頭,這樣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否則這坐天下的就不是皇帝的,那就是誰學問高,誰去做了。
“其實,小子隻不過是站在了太子殿下的位置在和他聊天罷了,我能設身處地的站在他當今的處境上去思考他的想法,
隻要明白了太子殿下為何會變成這樣,那小子就理解了太子殿下的行為,
如果在以這樣的心態去和太子聊天,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責,等太子殿下能夠正視自己時,那一切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不是嗎?”
其實房俊的那些話,哪個不是孔穎達,於誌寧等人說了千百次了。
你還真以為一句欲戴王冠,必承其壓就真的能改變李承乾?
他房俊又不是神仙,要不是他先以一聲歎息引起李承乾的注意,在用一句肯定讚賞讓李承乾驚喜,之後再來一句可惜。
讓李承乾自己被帶入到了一種自我認知的場景後,在去引導李承乾,這才讓太子瞬間明白了孔穎達等人的好。
否則就算房俊把天下的大道理,把後世的那些經典語錄全都說一遍,李承乾也不會聽進去一句。
反而還會引起李承乾的反感,以為房俊在賣弄自己的學問嘲諷他李承乾罷了。
“其實孔師等人的教導像是一個寶藏一般,而小子我隻不過是一把打開了這個寶藏的鑰匙罷了,剩下的那些寶藏就屬於太子殿下了。”
孔穎達聽到房俊竟然如此謙虛,他撫須而笑。
“不必如此謙虛,就憑你今日這段話,有朝一日足以成為一代大儒,因為你已經懂得了何為教育啊!”
教育?聽到了這個詞以後,房俊內心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沉思了良久之後,他才緩緩的搖了搖頭,因為房俊知道,現在的他還不可能實現那樣的想法,不過這不代表著他不可以提前埋下伏筆。
“孔師,如果有朝一日,小子想要讓天下人都能識上字,您可願意助小子一臂之力?”
孔穎達聽到房俊的話以後,頓時愣了一下。
他看著這個“自不量力”的小子,卻忽然有了一種陪著房俊瘋一把的想法。
“好,如果有朝一日你真的能邁出這一步,那老夫親自給你當個教書匠!”
“就為了孔師今日之言,當浮一大白,哈哈哈!”
就這樣,一老一少在這個寧靜的小酒館中,定下了一個君子之約。
孔穎達怎麼都沒想到,這個隋煬帝一生都沒有做到的事情,竟然在不久的將來真的實現了。
因此還把科舉製度徹底的發揚光大了起來,當然是那種隋煬帝希望的寒門學子的科舉,而不是現在世家把控的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