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的事情,無論如何,我昭武侯府……洛家都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洛源沉聲開口,洛輔一向沉默寡言,在這件事情上也是嚴肅出聲,道:“不錯,多少權貴之家隻因站錯了隊,便是落了個敗落的下場,以我洛家如今的能耐,恪守中立即可。”
兩人的心思也漸漸變了,特別是二皇子來拉攏這件事情,讓他們更是堅定了某些想法,多少年來,哪怕百年世家,隻要是在這京師之中,隻要是在這大周境內,隻要膽敢插手天家之事的,一旦站錯了隊,最後就得落個慘烈下場,滿門抄斬亦非不可能。
但是……那是在大周之內!他們現在想輔佐洛軒治理好寧國之事,在寧國,洛家便是王族,洛家便是天家,無需這般顧忌。
而且,隻要有寧國在,他們就立於不敗之地,無論是誰登基都不會動他們。
“自當如此。”
若是洛家當真是全力支持寧國,洛軒也是樂見其成,雖說昭武侯府之前是沒落了,該耗費的人脈用的都差不多了,但是,那是之前!
隨著如今洛家重新崛起,不少人攀附過來,自然是會把以前的聯係重新化作隱形的資本。
別的不說,昭武侯府已經是為寧國運送了一批工匠、奴隸,雖說數量不大,但是也不錯了。最關鍵的是,以昭武侯府為渠道,不少權貴將自家子弟送到了寧國為官,若是寧國遭到了建奴入寇,朝廷不想出兵,這些權貴第一個不答應。
這就會讓那些權貴與昭武侯府、洛家綁定更為深刻,更是擴大洛家在大周朝堂上的影響力。
又是商量了幾句,定下了洛家未來的些許步調,這才是各自離去,洛軒始一迴到寧王府,才是想起,明日便是慶功宴,隨即又是準備忙碌。
說起來這慶功宴也是好笑,遼東一戰,三方都宣稱自己是贏了,隻是大家都知道,沒有勝者,三方都是損失慘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卻是舉辦慶功宴……
或許是從前殺個百餘個真韃子便是算得上大捷,如今一戰殺死了七八萬建奴軍隊,讓建奴十年內成不了氣候,令朝廷大為慶賀吧。
雖說朝廷損失更大,但是誰叫大周地大物博呢?若真是比拚國力,十個建奴都比不上大周,大周不怕建奴與他們比恢複。
而且,建奴能不能穩住自己的政權還兩說呢……
不管如何,洛軒卻也是取出來天子賞賜的藩王常服,稍作準備……
——————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皇宮的琉璃瓦在月光的輕撫下閃爍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紫宸殿內,火光通明,殿門大開,兩旁站立著身著華麗朝服的侍衛,手持長戟,神情肅穆。
賓客們身著各式錦袍,頭戴珠翠,踏著紅毯,步入殿內,大多是喜樂非常,這般慶功宴下來,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受到賞賜?
唯有永慶王言其“身體不適,不便參與”沒來,隻是不知道多少人失望了,本來做好看永慶王的熱鬧,畢竟所謂的慶功宴……幾乎就是把永慶王架在爐子上烤。
永慶王一舉葬送國朝五萬大軍以及兩萬蒙古依附的事情到現在還是廣為流傳,特別是天子每次一想到蒙古沒了那兩萬人會掌控不穩便是想要了永慶王的命。
不過洛軒卻是不管這些,洛家三人聯袂而來無一例外吸引了所有的視線。
洛家一門四貴,如今興平侯雖然不在,但是卻還有寧王以及兩位侍郎,豈能不讓人覺得矚目?
而這三人聯袂而來,難免不讓一眾臣工心有所思……
眾人在侍者引領下一一落座,細細碎語,這般場麵卻也是交談的好時機。
而洛軒的位置非常的靠近上方的龍椅,與一眾王侯並列。
良久後,傳來大太監戴公公高唿:“陛下到!”
一時間文武百官皆是站起,恭敬等候,大殿瞬間肅穆無聲。
隆慶帝身著華服,前唿後擁中進入大殿,高坐龍椅之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拜道,隆慶帝似乎很喜歡這樣的氣氛,哈哈大笑,龍顏大悅。
“眾愛卿免禮平身,今日乃是慶功宴,慶我國朝大勝建奴,不講那宮規,諸位愛卿自便便是!”
“謝陛下。”
雖然天子這般說,但是如果真有人當真了隨意當成自己家一樣,那就真的完了。
不過,至少天子定下基調,當是輕鬆愉悅的才是,眾人也便是安下心來,享受此宴。
殿內燭光搖曳,金碧輝煌,猶如白晝,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龍涎香與珍饈之氣。
宴設中央,鋪以雲錦,其上羅列珍饈,既有精雕玉琢之食,亦有熱氣騰騰之肴,盡顯皇家之奢華。
宮女們身著繁複宮裝,色彩斑斕,步履輕盈,穿梭於宴席之間,手托玉盤,或盛佳肴,或奉瓊漿,舉止間盡顯溫婉端莊
樂聲漸起,古箏獨奏,如泉水叮咚,繞梁不絕。繼而,一群彩衣宮女,踏著輕盈步伐,步入宴中,長袖輕舞,宛若仙子淩波微步。隨樂而舞,身姿婀娜,令人心馳神往。觀者無不神色陶醉,或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待酒過三巡,宮女皆是撤走,眾臣工都是神色一振,仿佛剛才的醉態都是逢場作戲,洛軒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心中了然,卻也不得不誇讚這些大臣,果然都是在朝堂上摸魚打滾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狐貍。
不過也是,誰又真的會在天子眼皮底下醉了?
現在撤走這些宮女,該是慶功中封賞的環節,眾人便是立刻精神百倍了。
顯然隆慶帝很是興奮,這騙人啊,最重要的是把自己騙了過去,或許也不能完全說騙吧,不過隆慶帝至少堅定認為這是大勝。
隆慶帝龍顏大悅,一舉封出去三個伯爵,子爵、男爵各數,又賞賜所有北上士卒,立下功績的更是不吝賜官。
其中有負責帶隊掃蕩建奴小部族的將官都是升了好幾級。
隨後又是升了不少寧國的將官,不過都是以征東都司的名義晉升。其中名單也都是洛軒提供的,隆慶帝到底沒有直接插手征東都司或是寧國的官職任免。
洛軒可以容忍隆慶帝要了個征東都司的名頭,但是絕對不能夠容忍隆慶帝插手官員任免,最多是給隆慶帝明麵上任免,而他要任免的實質。
有功自然也有罰,不過那些不會在慶功宴裏提及……
至少一份慶功宴,來者甚歡,又是過上一會兒,天子離去,不過卻是令人將洛軒叫去。
自然也有人發現這邊的動作,不過縱是有心探究,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