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爺,求求你們了,開開門吧,我們都快要餓死啦……”
“發(fā)發(fā)慈悲吧,給孩子一口吃的吧……”
“娘,我餓……”
整個京師城牆之外,密密麻麻都是流民,皆是淒慘的望著京師城牆之上的兵卒,麵帶渴求。
他們這些人,從邊疆逃亡下來的,不是直接被戰(zhàn)爭踐踏,因此都有時間收拾自己的細(xì)軟,準(zhǔn)備幹糧,隻是那邊疆地方,常年遭到劫掠,本來就沒什麼糧,到了現(xiàn)在……早就是見底了。
城牆之上的守軍不為所動,到了現(xiàn)在,能在這京城當(dāng)差的,哪一個不是少爺兵?誰會和一幫流民共情。
就算其中有地方換防的兵馬,也是不在乎這些流民,這大周到了現(xiàn)在啊……流民也不知道鬧了多少迴了,殺也是殺了不少了。
就在此時,城牆之上登上來一年輕人,跟著不少官吏,身穿華服,周圍兵眾見到都是跪下。
李扶意氣風(fēng)發(fā),領(lǐng)了父皇的意思辦事,讓他覺得已經(jīng)是被父皇委以重任。
李扶向身邊人交代幾句,身邊人立即領(lǐng)命,到了城樓之上,一眾流民皆是看向了他。
“奉二皇子殿下命令,所有百姓速速歸返原籍,不得有誤!”
此話如同晴天霹靂,令所有聽到的流民百姓一陣暈眩。
他們千裏迢迢從邊疆跑到這京師,不就是為了求一條活路嗎?歸返原籍?那邊疆地方到處都是戰(zhàn)火紛飛,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死了,就算沒有死在刀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餓死了,那裏土地不算肥沃,卻是稅收極重。
或許朝廷的稅不重,但是那裏駐紮著邊軍,軍如匪,他們這些人……哪能夠不被壓榨?甚至不被邊軍殺良冒功都算是運氣不錯了。
“這裏是京師啊,是天子腳下啊!”
“皇子殿下,放我們進(jìn)去吧!”
難民皆是哀嚎一片,到處都是喧嘩,頗有動亂之感。
就在此時,又是有一小吏跑到城頭,高唿道:“太子殿下仁義,不願見百姓淒苦,已經(jīng)是下令寧藩接收百姓,往東,可有活路!”
“寧藩?寧王的地方?”
“太好了!我就說朝廷不會不管我們!”
“太子殿下千歲!寧王千歲!”
當(dāng)即便是有百姓高唿,便是要往東走去,寧王的名頭他們也是聽過的,那是能夠擋住建奴的人!
不過,他們也不知道去那寧藩有多遠(yuǎn),要走多久,他們一輩子連自己所在的方圓百裏皆是未曾走出過。
隻是聽到了有活路,便是興奮了起來。
李扶臉色微沉,此事本應(yīng)是他負(fù)責(zé)才對,又哪需要李匡的人多此一舉?
“不對,大家都別被騙了!京師都沒有活路,藩王的地方又能有什麼活路?!而且,就算寧王那裏真有活路,不也是在邊疆?那和之前有什麼區(qū)別?”
有人卻是高唿,這是其中明白寧藩所在的人,一時間又是不少人動搖了。
對啊,這裏可是大周京師啊,連京師都活不了,那其他地方……
眼看流民又要聚集,李扶臉色陰沉,他身上可是有著父皇的期盼的,若是連這樣的事情都是做不好,又憑什麼去競爭太子的位置?
當(dāng)即下令,城門緩緩打開,百姓都是大喜,以為朝廷總算是要鬆口了,願意放他們進(jìn)去。
隻是下一刻,卻是從城門中湧出上千騎兵,銀刃開鋒,寒芒乍現(xiàn),一字排開,殺氣騰騰的看著前方流民百姓。
“再不走的,殺無赦!”
李扶親自走到城樓之上,大喝道,一眾騎兵高舉武器,大有衝鋒的意圖。
流民們哪是見過這樣的陣仗,都是被嚇壞了,再不走怕是不行了,趕忙是帶著家人往東的方向走去。
他們雖然自認(rèn)命賤,卻也不願意死在刀下,更是不想死!
隻是……到底還有些人不願意走,他們賭朝廷不敢真的對他們下手,畢竟這裏是天子腳下!天子隻是被奸臣蒙蔽了,不會真的對百姓下手的,還有一部分人是實在走不動了,已經(jīng)是不願意這樣茍活了,走了一路,終於是到京師了,以為是好日子了,結(jié)果還是一個死……
“殺!”
李扶下令,他已經(jīng)是失去了耐心,就好像他說的,殺些人,那些泥腿子們自然就老實了!
騎兵衝鋒,揮起屠刀,隻是對向的不是金兵韃子,不是草原強(qiáng)敵,而是手無寸鐵的百姓……
“不要!饒命!”
“你們可是官兵。。。
“畜牲!”
“蒼天啊,開開眼吧,建奴要殺我們,邊軍要殺我們,京師的兵也要殺我們,這個世界,這到底是……怎麼吶……”
有老人看著身邊血色一片,眸中蘊(yùn)淚,怎麼到了哪裏……都不能活啊,他們隻是想活著!
騎兵數(shù)次衝鋒,帶走數(shù)不清的頭顱,百姓皆是哀嚎,鮮血染紅大地。
城牆上到底有些人於心不忍,有心下令阻止,隻是見到殺氣騰騰的二皇子殿下,卻也不敢說什麼,隻能是把視線移到一邊。
而有的則是憂心忡忡,如此這般,怕是真的會激起民變的。
那些本來就是要走的百姓更是加快了腳步,往東邊跑去,不敢停留,怕多待上一會兒便是會死在這裏。
不過,殺戮雖重,效果卻是極佳,隻是半日,再清理了城外的屍體之後,京師外已經(jīng)是再也沒有流民聚集了……
李扶很是滿意,自己解了京師之危,父皇交代的事情自己完美完成了,便是要迴去複命。
隻是他卻是不知道,二皇子李扶下令屠殺百姓的名頭,已經(jīng)是隨著難民潮傳開……
隆慶六年九月,有難民南下至京師外,太子李匡為百姓尋一出路,而二皇子李扶下令驅(qū)散流民,上千百姓死在京師城外……
翌日,天子稱病不上朝,太子代為上朝,於朝堂之上嗬斥李扶,言其無有仁義之心,不知愛恤百姓,李扶不服。
朝廷一時混亂,太子與二皇子首次在朝堂之上爭辯,引得一眾官員深思熟慮,不敢輕言。
隻是,無論是誰都沒有在意,那些被趕走的百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