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愁眉不展的關(guān)上門,生起悶氣來。
她不是一個會怨恨的人。
但是現(xiàn)在,她有點怪自己那個木納膽小的哥哥了。
如果不是他,現(xiàn)在什麼都不會發(fā)生。
汴梁,皇宮,泰安殿。
一轉(zhuǎn)眼又過去了幾天,終於來到了李天賜規(guī)定的大軍開拔日子。
康王李構(gòu)自然蓄勢待發(fā),二十萬大軍早早的來到了黃河邊上,隨時等待渡河命令。
而靠山王李鐵,以及中山王的四十萬大軍,也都陸續(xù)來到黃河北岸。
現(xiàn)在隻剩下等待金國那邊簽署契約的消息了。
為此大齊派了不少斥侯前去打探消息。
隻是金國地廣人稀太大了。
即便派出了斥侯去打聽消息,沒個幾天幾夜時間,也迴不來。
沒有消息,三王索性把一百多萬大軍駐紮在黃河邊上。
對於燕雲(yún)十六州的安全,他們倒不怎麼擔心。
斥侯這麼久沒迴來,固然說明金人難找,同樣也證明了金國朝廷沒有南下入侵的打算。
泰安殿,李天賜背著手在大殿裏走來走去。
知道大軍雲(yún)集在黃河邊上後,興奮的他一宿沒睡,就等著蔡淩從金國把消息傳迴來。
然後,他就可以一聲令下率領(lǐng)大軍渡過黃河,前往涼州。
將那個逆子以及一眾亂黨包圍,坐看老九絕望哀求的眼神。
“老九,你等著朕,朕要將你這個逆子挫骨揚灰!以泄心頭之恨!”
李天賜怨毒的說道。
入夜,金肅州,陰雨連綿。
由於此地被西涼軍掃蕩了一遍,所以城裏已經(jīng)沒了金軍,隻留下一些老弱不堪的金人生活在這裏。
在找了一家無人的客棧後,李湛和耶律晴藍準備在這裏歇息一晚。
將房門關(guān)上後,李湛推開窗戶,望著夜色中的淅淅瀝瀝雨水,一言不發(fā)。
眼下進攻金國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除了最開始的勢如破竹外,後期基本陷入了對峙中。
這樣可不行。
要是滅不掉金人,後麵等大齊兵力迴防,他們涼州軍就會麵臨夾擊。
到底該怎麼辦才能讓金人投降呢?
不知何時,耶律晴藍推開門來到窗前,與李湛一樣望向窗外。
天地瀟瀟,下的越發(fā)大了。
“陛下在想什麼?”
耶律晴藍冷淡的問道。
“如何消滅金國人.”李湛頭也不迴的說道。
耶律晴藍似乎一點都不意外這個迴答,聞言冷聲道,“我倒是有個辦法可以幫你快速消滅金國!
“但你必須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哦,什麼條件?”
聽到這樣的迴答,李湛頓時來了興趣,把目光從雨夜中收迴來。
看向耶律晴藍問道。
後者略微遲疑了一下,紅著臉道,“隻要你答應成為我的男人,我就幫你滅掉金國。”
人都是現(xiàn)實的,耶律晴藍之所以這樣說,不是她有多喜歡李湛。
而是出於現(xiàn)實考慮。
她一個無依無靠的女人,雖說當上了大遼皇帝。
可畢竟沒有根基和幫手,如何能夠撐得起複國大業(yè)?
所以她把希望放在了李湛這個殺父仇人身上,隻有成為他的女人。
才能源源不斷的得到支持。
為了光複大遼社稷,她願意拋開殺父之仇,委身於其下。
李湛一怔,沒想到耶律晴藍會提出這樣的條件。
直到此時他才細細打量起耶律晴藍。
“這個……不好吧。”
李湛皺了皺眉頭,本能的拒絕道。
“沒什麼不好的,我們隻是各取所需,你需要一個瓦解金國的計策。”
“而我,則需要一個光複大遼的靠山。”
“誰也不欠誰,事成之後更不會有什麼瓜葛。”
說完,耶律晴藍緩緩褪去衣裙,赤身貼上李湛=。
很快,屋子裏響起了喘息之聲。
汴京,開封府。
自從上次皇帝迴京,開封府的氣氛一改之前的喧鬧。
百姓們臉上的笑容沒有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悠閑的遊逛在大街小巷。
尤其是前兩天,一百多萬攻打涼州的軍隊,從城外而過,更讓百姓覺著,大齊恐怕又要打仗了。
朝廷通報的李湛十大罪裏,首要一條就是謀反,弒父。
其次才是私通敵國,割地稱王等等。
而本來就在百姓心中造成惡劣影響的汴京大案,又重新被公告了出來。
這件事之前已經(jīng)平反。
但恨不得把李湛碎屍萬段的李天賜,直接把知情的人全部滅了口。
繼續(xù)用這件事毒化李湛在百姓心中的印象。
不僅如此。
李天賜還告訴大齊百姓,上次去營救他的官員和宮女,全部被秘密殺害在了黃河南岸。
短短三言兩語,一個弒父,造反,滅絕人性的的逆賊形象,便出現(xiàn)在了百姓心中。
於是,之前還埋怨皇帝和親的人,一股腦的把仇恨轉(zhuǎn)向了李湛身上。
希望朝廷能早點剿滅涼州的叛軍。
不僅李天賜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中,就連開封府的百姓,也同樣希望早點和金國達成盟約。
“快看,康王進城了!”
“還有靠山王和中山王.”
“他們都進城了!”
聚集在大街上的汴京百姓,紛紛振臂高唿,目送三王向皇宮走去。
皇宮,紫寰殿。
李天賜身穿黃色五爪金龍服,率領(lǐng)文武百官站在殿外。
目光殷切的看向禦道的盡頭。
李天賜身邊站著一名意氣風發(fā)的年輕將軍。
此人正是康王的兒子,李昭,八十萬禁軍教頭兼步軍副統(tǒng)領(lǐng)。
“陛下,家父他們來了!”
隨著遠處三道人影走來,李昭麵帶笑意的提醒道。
李天賜激動的點點頭,一甩袖袍走下臺階迎了上去。
其他大臣見狀,也跟了上去。
“臣等,參見陛下!”
三王率領(lǐng)一眾心腹大將跪在地上,大聲道。
李天賜連忙將三王扶起來,目光依次掃過,最後落在幾名略顯年輕的將領(lǐng)上。
靠山王長子,馬軍副統(tǒng)領(lǐng)李寧!
中山王次子,殿前副統(tǒng)領(lǐng)李懷!
“好好,都是悍用的虎將!”
看著眼前一個個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李天賜信心大震,戰(zhàn)役高昂。
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活捉逆子李湛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