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緩了緩氣看著眼前的人,有些無奈的開口說道。
“朕知道你一心都是為了陳訊,也想讓陳訊早日的迴歸我們朝廷,可是說到底這一次是他犯的錯誤。”
“我們不能因為他的選擇,他的固執而丟掉其他人的一些性命不是嗎?”
“就算是這件事情就由你來辦,你真的能夠這麼做嗎?”
“朕相信你也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但這這麼做就跟傳聞中的暴君並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今日你們的建議朕也是聽到了,至於陳訊的態度,朕也已經明白了。”
“其他的事情朕會酌情的考量的,不過你放心,朕不會傷害陳訊的。”
“朕自然會用自己的方式,讓他從這件事情脫離出去的。”
“也不會殺了他的。”
李雲錦聽到李湛這話之後,又端端正正的給李湛克了幾個頭。
“陛下,今日成鬥膽請陛下一件事情。”
李湛有些不解的看著李雲錦,而李雲錦苦笑了一聲,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
“其實這些年來,我一直是知道陳訊與那些世家走的機會相近的。”
“而我也是幾個兄弟姐妹當中,最為愚笨的一個人。”
“隻會一些詩詞歌賦,附庸風雅的東西罷了,實在是登不上任何的臺麵。”
“而我現在所在的封底,風景如畫,百姓富足安康。”
“這一塊封地本身來說應該是交給陳訊來掌管的,他的才能也比微臣的才能更為的突出。”
“可是因為一些其他的事情,我想陛下也是知道到底是為了什麼事情。”
“所以,才讓我撿了一個大便宜。其實是李家對不起的陳訊。”
“所以臣鬥膽請陛下,無論如何都要放成將軍一條性命,臣跟陳將軍兩個人之間是手足。”
“更何況我們兩人之間雖然並不是一個母親所出,可是也是不分彼此的。”
在場的所有人,在聽到了這話之後無一不動容,說實話,李雲錦的才能他們之前也都是聽說過的。
他們都知道,李雲錦自幼聰穎也是太上皇最為器重的一個皇子了。
隻不過他的心思一直不在政治之上 。
他也不想要手足相殘,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就自願前往的封地,這些年的一直沒有迴到汴京。
說實話就李雲錦的才能,可以說是他們那一輩的皇子當中的佼佼者的,並不是像他所說的那種碌碌無為之輩。
此時所說的這些話,恐怕也都是為了救陳訊的。
李湛連忙想要將李雲錦給扶起來。
“朕跟你保證一定不會傷害陳訊的,再也想辦法保住他一條性命。”
李雲錦跪在地上窺然不動,他抬起頭來,一臉認真的看著李湛,隨後一字一頓的開口說道。
“陛下,您跟我保證一定不會傷害陳訊,您發誓行不行?”
“若是實在不行的話,也可以讓臣來替陳訊頂罪。”
“反正陳訊不是想要一個人出來頂下所有的罪罰嗎?那麼就讓我來頂這一次的罪也是可以的。”
“更何況陛下,你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而陳將軍也是一個極具有才能的大將軍。”
“隻不過現在他隻是誤入了歧途,走錯了路,思想被禁錮了,所以才會變成今天的這副樣子。”
“隻要再給他一段時間,讓他好好的想明白他一定會為大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更何況,臣也相信陛下也不願意看到手足相殘,臣相信這也是陛下最為厭惡的東西了。”
“所以也臣這麼做,也是為了保全陛下,以及陳將軍的人。”
李湛聽到這話,臉色極為的難看,他當即就拒絕了。
“不行。”
他的聲音冷沉,一雙眼睛,帶著堅毅的光。
隨後他想到了陳訊所作所為,他的雙眸一下子就暗淡了下來。
他看著眼前的李雲錦忽然開口說道。
“放心吧,現在陳訊所做的一切,朕還能夠兜得住。”
“朕還能保住他的一條性命,隻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事。”
“陳訊一直想不開,一直化解不了心中的那一個結,那麼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他若是更進一步又該如何呢?”
李雲錦麵色一陣的鐵青,他知道李湛的懷疑是合理的論,他是天子的話,他也會如此懷疑的。
更何況現如今陳訊已經進入了怪圈當中,他知道陳訊的心思不壞,他也是為了大齊好,隻不過他這個人實在是太別扭了。
他急切的開口說道。
“不會的,不會的陛下。”
“陳將軍現在還沒有起兵,那就說明他心中還是有顧慮,還是有著大齊的。”
“還是有著與陛下之間的情誼在的。”
此時他如此的固執,也隻不過是跟陛下政見不同而已,隻不過想要爭一口氣。
他想要證明自己所作所為是沒有錯的,李湛深吸了一口氣,他也知道此事,陳訊很難被人勸服。
可是他也知道陳訊的心不壞,就好像吳雲洲所說的,陳訊隻是跟他政見不合。
但是陳訊是一個忠良之人,隻不過他效忠的是大齊這個土地,是大齊上的百姓。
“朕知道他的心思不壞,也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也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隻不過現如今朝堂當中,已經有十幾個將領都被陳訊給抓走了,現在都被他控製在晉陵當中,現如今他所做的一切都已經失控。”
“朕直能盡可能的保護他,至於其他的,朕不敢保證的太多。”
“你也知道,朕是天子,朕是要對對整個國家負責,要對整個國家的百姓負責。”
“朕不僅僅是他的侄子,不僅僅是他的親人,更是他的君王,你明白沒有?”
王雲水他的麵子複雜,他怎麼可能會不明白李湛所說的這些話。
隻不過他一直在逃避這些問題而已,像如今李湛他就是代表著大齊,更何況他也覺得李湛做的沒有錯。
按理來說世家盤踞在這片土地上已經這麼久了,更何況所作所為他也是聽聞過的。
這是對於朝堂來說的話,可以忍一忍,隻不過是苦了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