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迴到家中開始細細研讀起李風交給他的這些書。
其中一本《武道入門》書中講解了關於武道的基礎常識。
其中就有關於武道境界劃分的相關描述。
武道之境大體分為四個境界。
分為【煉體境】、【凝炁境】、【化罡境】以及【通神境】。
【煉體境】此為武道修煉的基礎境界。
煉體境武者以感悟自身元炁為伊始。
在此境界內須得不停地鍛煉體魄、強化筋骨,打熬氣血,以提升自身的力量、速度和耐力。
如果說煉體境界的武者主要注重身體的基礎修煉,打牢根基,為後續的修煉做好準備。
那麼後麵的幾個境界已然步入了超凡的領域。
【凝炁境】當煉體境達到大圓滿後,武者身體強度足夠凝聚更多的元炁,並且能夠凝聚體內能量,化為元炁。
在此境界中,元炁可以在武者體內自由運行,並且能夠進一步強化體魄,同時可以運用元炁施展出強大的武技。
武技能夠極大增強武者的實際戰鬥能力。
凝炁境的武者已經開始逐漸脫離凡人的範疇開始邁向超凡。
【化罡境】在凝炁境修煉至大圓滿後,武者進一步將凝煉元炁,提升元炁的質量,並能夠將之外放化為罡氣。
罡氣具有更強的攻擊力和防禦力,戰鬥手段有著本質的飛躍,能夠讓武者在戰鬥中發揮出更強大的實力。
在此境界的武者,能夠利用罡氣實現短暫的禦空飛行,這個境界的武者已經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非天賦者不可達。
【通神境】這是武道修煉的至高境界,武者能夠達到身心與天地合一的境界。
此境界的武者能夠感悟天地之間炁的存在,並能夠化為己用,可長時間禦空飛行。
通神境的武者又稱之為陸地神仙,其運用天地之炁的能力傳聞中擁有翻江倒海的偉力,可負山而行,是武道巔峰的存在。
好家夥,本來看到化罡境能禦空飛行的能力就覺得離譜了,沒想到武道通神居然可翻江倒海,負山而行。
這和修仙還有什麼區別?!
在感慨完後,秦宇繼續閱讀起剩下的書籍。
李風給的這些書中,其內的知識包羅萬象。
其中還有很多關於曆史方麵的內容。
不過秦宇暫時對於這些曆史內容並不感興趣,在粗略的翻看後就拿起了《先天一炁》修煉法門開始閱讀起來。
出乎秦宇意料。
《先天一炁》並不是尋常的修行功法。
相反他是一門極其強大的修行法門,是一門真正可直達通神的武學。
不過其要求太過於苛刻。
修行這個功法的先決條件就是體內必須具備先天之炁。
正常情況下,先天之炁,在胎兒剛出生後一年的時間就會完全散去。
隻有極少部分人因為體質的特殊性,才會保留一絲先天之炁。
在修煉《先天一炁》後更是不能觸碰女色,一旦元陽泄露先天一炁也會緩慢消散。
“這簡直就是童子功進階版啊!”
粗略看完這部功法後,秦宇也是大為感歎創造這部功法之人的智慧。
雖然修行這門功法的要求極為嚴苛,但是其好處也是十分巨大。
《先天一炁》練成後,能夠在體內不斷蘊養先天之炁,能夠改善人的修行資質。
並且有著先天之炁,煉體境和凝炁境之間是沒有境界壁障,隻要條件滿足可自動邁入凝炁境。
更關鍵的是,隻要先天之炁不破,可大幅度增加壽元。
若遇到生死之局,亦可以精血發動先天之炁,爆發出數倍當時自身實力的攻擊。
但代價就是,從此散功破壽,嚴重者活不過三日。
看到這裏秦宇頓時瞳孔一縮。
他白天可是清楚的看到自己老師李風是吐出一口精血才將趙煜城重傷的。
事後也確實是看到李風極度虛弱。
他沒想到李風為了救他竟然承受了如此之大的代價。
“希望老師沒事。”
秦宇麵露擔憂,李風雖然現在隻教了自己一年時間。
但是待自己如同親子,悉心之處不比親生父親差多少。
更何況他也是自己正式拜師過的老師。
在秦宇內心早已是自己最親近的人之一。
不過事到如今,也隻能祈禱李風並沒到最壞的情況。
第二天。
秦宇早早的起床。
在向父母請安,簡單的用膳後就準備去學堂看看李風的情況。
可沒等秦宇出門,就有一人來到秦府。
是學堂的習執教。
學堂裏並非隻有李風一人,而是還有很多執教。
不過真正教書的隻有李風,這些執教也隻不過是從旁輔助,監督學生學習。
如今見到習執教來到府中,秦宇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習執教見到秦宇迎麵走來,也是急忙上前。
“秦公子,李師他......”
習執教麵露痛苦,欲言又止。
“習執教但說無妨,可是老師他出了什麼事?”
雖然心中有些猜測,但是秦宇還是忍不住問道。
習執教歎了口氣,有些不忍的看著秦宇。
“秦少爺,請節哀,李師今早發現暴斃在臥室內!
“並且還留有一封書信,是給你的!
誰都知道,李風最看重的就是秦宇,待他如親子。
秦宇雖然心中有所猜測,但真正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依然是難以接受。
雖然在李風這裏學習也不過一年,但是李風待他是極好的,視如己出。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秦宇不自覺的眼眶紅潤,接過習教習遞過來的書信。
在信封外寫著:致吾之愛徒秦宇。
習執教見秦宇這副模樣也不知怎樣安慰,隻得重重一歎,默默離去。
秦宇打開信封,其上第一行字寫道:
吾之愛徒:
夫人生如朝露,去日苦多。此生得以授業解惑於爾,實乃此生之大幸也......但天命難違,命有此劫,隧提筆書此遺言,以寄吾心之所係......初識稚子至漸通文理......師生之情,勝似父子兄弟。此情此景,曆曆在目,恍如昨日......願爾繼吾之誌,傳吾之道,幾句立身之言贈與爾:“勤為舟,誌為帆,破浪前行無懼難;學為基,德為魂,立身行道耀人寰!......武者一道,無非勤學苦練,爾之聰慧無需再多言,勿忘師恩,則吾心足矣。
師李風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