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漢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朝堂昏暗,奸佞當道。


    董卓自恃武力,肆意妄為,行廢立之事。


    少帝劉辯遭受廢黜,陳留王劉協登基為帝。


    亂臣行徑,直如狼子野心,妄圖顛覆社稷。


    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


    曹操心懷壯誌,胸腔滿是憤懣。


    若任由董卓胡作非為,漢室必將岌岌可危。


    一迴到陳留,曹操便開始厲兵秣馬,日夜謀劃著起兵之事。


    想要與董卓抗衡,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曹操當機立斷,散盡了自己的家財,隻為能招募到英勇善戰的士兵。


    夏侯惇聽聞曹操的義舉,心中敬佩不已。


    他為人豪爽,武藝高強,且與曹操情誼深厚。


    夏侯惇毫不猶豫地趕來相助,跟隨曹操一同前往揚州募兵。


    揚州之地,人傑地靈,百姓尚武,精銳的丹陽兵享譽數百年。


    曹操與夏侯惇一路奔波,不辭辛勞,四處宣揚起兵討伐董卓的大義。


    他們的言辭懇切,態度堅定,引得許多有誌之士紛紛響應。


    丹陽兵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皆懷著對董卓的滿腔怒火,願追隨曹操共討逆賊。


    曹仁是曹操的從弟,為人沉穩,頗有謀略。


    他曾集結上千賊寇,在淮河、泗水之間遊蕩。


    當得知曹操在揚州募兵的消息後,曹仁心中大喜,立即帶領著上千人馬前來投奔。


    曹操心中大喜過望,親自相迎,激動地道:


    “子孝,你來得正是時候!”


    “如今董卓禍亂天下,我等正需齊心協力,共扶漢室。”


    曹仁看著兄長堅定的眼神,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他雙手抱拳,鄭重地道:


    “兄長,仁願效犬馬之勞,跟隨兄長一同討伐董卓,為天下百姓謀福祉。”


    曹操的軍隊規模一下子壯大了許多,士氣也愈發高漲。


    一行人返迴陳留途中,一騎單槍匹馬地趕來投奔。


    正是夏侯淵。


    他武藝高強,箭術精湛,為人果敢勇猛。


    聽聞曹操在陳留起兵,夏侯淵心中早已按捺不住。


    他幹脆獨自一人,快馬加鞭地趕來。


    曹操見到夏侯淵,眼中滿是欣喜之色:


    “妙才,你能來,真是太好了!”


    夏侯淵眼中透著堅定的光芒,大聲道:


    “大兄,淵願追隨你,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至此,曹操的兄弟諸人齊聚陳留。


    曹操坐在上首的位置,神色莊重地道:


    “如今董卓倒行逆施,天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我等身為漢室臣子,當以天下為己任,起兵討伐董卓。”


    “諸位兄弟,當戮力同心!”


    眾人紛紛發言,各抒己見,氣氛熱烈非凡。


    夏侯惇站起身來,大聲道:


    “大兄,我軍當先發製人。”


    “趁董卓尚未完全穩固根基,迅速出擊,打他個措手不及。”


    曹仁臉龐沉毅,點頭表示讚同:


    “元讓所言極是,我軍可兵分幾路,從不同方向進攻,讓董卓首尾難顧。”


    夏侯淵摩拳擦掌,霸氣道:


    “我願率領一支先鋒部隊,衝鋒在前,為大軍開路!”


    曹操微微一笑,正色道:


    “我決定,先派人前往各地聯絡其他有誌之士,共同起兵,形成聯盟之勢。”


    “待聯盟穩固後,再一同討伐董卓。”


    “元讓,你負責訓練士兵,提升我軍的戰鬥力。”


    “子孝,你負責籌備糧草,確保我軍的後勤供應。”


    “妙才,你組建一支精銳騎兵,我隨時有大用!”


    眾人領命而去,各自忙碌起來。


    曹嵩得知消息,麵色陰沉得好似能滴出水來。


    他趕來陳留,怒目圓睜,厲聲斥責道:


    “孟德,你究竟想幹什麼?”


    曹操昂首而立,破釜沉舟道:


    “父親,孩兒隻想匡扶漢室,縱使萬死,亦絕不退縮!”


    曹嵩猛地一拍長案,“噌”地站起身來,手指顫抖地指著曹操,氣得臉色鐵青:


    “逆子!你分明是要謀逆!”


    “如今局勢動蕩,朝堂之上波譎雲詭,你此舉不是自尋死路嗎?”


    在曹嵩看來,曹操的想法簡直是瘋狂至極。


    亂世之中,安穩守著家業才是上策。


    自己的長子卻要去攪渾水,實在是不可理喻。


    曹操視死如歸,毫不畏懼父親的怒火。


    他向前一步,懇切地道:


    “父親,漢室傾頹,百姓流離失所,身為臣子,怎能坐視不管?”


    “孩兒願以一腔熱血,為漢室江山盡忠。”


    曹德滿臉焦急與無奈,歎道:


    “大哥,父親積攢多年的家業,都要被你敗光了!”


    曹德心疼家族的財富,更擔心曹操的舉動會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曹操不為所動,身姿如鬆,目光望向遠方。


    仿佛能穿透重重軍帳,看到被陰霾籠罩的天下蒼生。


    曹嵩看著冥頑不靈的長子,痛心疾首。


    他來迴踱步,口中喃喃道:


    “你就鬧吧,鬧得天翻地覆,鬧得大禍臨頭,鬧得家破人亡!”


    曹操心中一痛,但他的決心並未動搖。


    他緩緩走到曹嵩麵前,誠懇地道:


    “父親,孩兒懇請您的支持。”


    “如今漢室危在旦夕,這是孩兒的使命,亦是曹家的責任。”


    然而,曹嵩心意已決,他搖了搖頭,神色黯然:


    “我老了,不想再卷入亂世紛爭。”


    “我要帶著你弟弟去瑯邪避禍,你好自為之吧。”


    說罷,他轉身離去,背影滿是滄桑與無奈。


    曹操空蕩蕩的軍帳,心中五味雜陳。


    夏侯惇匆匆趕來,看到曹操滿臉落寞,心中不忍,上前安慰道:


    “大兄,莫要難過。”


    “你所做之事,乃是大義之舉,為了天下,為了漢室,為了天下黎庶!”


    曹操抬起頭,看著夏侯惇,眼中湧起一絲感動:


    “元讓,多謝你能理解我。這一路,怕是艱難險阻無數,但我絕不迴頭。”


    夏侯惇重重地點了點頭,雙手抱拳,鄭重道:


    “大兄,惇願誓死追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夏侯淵也趕過來,走到曹操麵前,鏗鏘抱拳道:


    “大兄,淵敬佩你的誌向。願聽你差遣,為匡扶漢室,肝腦塗地!”


    曹操看著眼前兩位兄弟,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有二位兄弟相助,是我曹操之幸。”


    “我們雖力量微薄,但隻要心中有大義,何懼前路兇險?”


    不久,陳留郡守張邈,身著官服,神色凝重地來到曹操的營帳。


    張邈與曹操乃是知交,多年來情誼深厚。


    曹操此番舉兵,動靜頗大。


    張邈心中憂慮,故而前來問責。


    曹操恭敬行禮後,將張邈請入營帳。


    張邈坐下後,開門見山地問道:


    “孟德,你如今厲兵秣馬,意圖起兵,此舉太過冒險,你可曾想過後果?”


    曹操神色堅定,目光炯炯,上前一步道:


    “明府,你我曆世受漢室之恩。”


    “如今據有大郡,值此王室將危,賊臣董卓未除之際。”


    “此誠乃天下義烈之士,報恩效命之秋也。”


    “現今陳留郡境尚全,吏民殷富。”


    “我等振臂一唿,敲響戰鼓,便可募集二萬精兵。”


    “誅除國賊,為天下人倡導正義!”


    張邈想起漢室昔日的恩情,再看如今董卓的種種惡行,不禁熱血上湧,起身道:


    “孟德,你所言極是,我願助你一臂之力,共除董賊!”


    許攸也在營帳之中,聽聞此言,不禁慷慨激昂道:


    “待我軍精銳練成,殺入京師,剿除董賊、呂賊,為本初報仇!”


    提及袁紹,曹操的心中一痛。


    他想起往昔與袁紹的種種過往,毅然點頭,道:


    “本初之仇,我等必報!”


    張邈亦是義憤填膺,為袁紹之死打抱不平:


    “本初一世英雄,竟遭奸人所害,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張邈之弟張超,本就熱血沸騰,聽聞眾人之言。


    當即表示也要加入討伐陣列,為除賊貢獻自己的力量。


    曹操見眾人同心,心中大喜。


    此時正是凝聚人心、共舉義旗的關鍵時刻。


    於是,曹操帶著眾將士來到一處高臺。


    高臺上,一麵大旗迎風飄揚,上書“討董”二字。


    曹操率先登臺,神色莊重,目光掃視著臺下的將士們,高聲道: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隙縱害,禍及至尊,暴虐百姓。”


    “我等深感憂慮,唯恐社稷淪喪,四海覆滅。


    “今日,陳留太守邈、廣陵太守超、奮武將軍操等,糾合義兵,共赴國難。”


    “凡我同盟之人,當齊心戮力,恪守臣節,即便殞首喪元,亦必無二誌。”


    “若有違背此盟者,願神明降罪,使其性命不保,子孫無存。”


    “皇天後土,祖宗明靈,皆可鑒我等之心!”


    曹操的聲音高亢激昂,在曠野中迴蕩,激起了將士們心中的熱血。


    張邈緊隨其後,登上高臺,宣誓道:


    “我張邈,願以性命擔保,與諸君共除董賊,若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張超也走上前,歃血為盟,表明自己的決心:


    “超雖不才,願為討董大業,肝腦塗地!”


    許攸更是慷慨激昂,振臂高唿:


    “董賊不除,天下難安!我等定要踏平京師,還天下一個太平!”


    臺下將士們也紛紛響應,唿聲震天,士氣高漲到了極點。


    曹操廣結英雄,聯合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共商大計。


    三人義憤填膺,一致認為必須盡快采取行動,拯救漢室於危難。


    一番商議後,曹操奮筆疾書,一篇討伐董卓的檄文一氣嗬成。


    檄文之中,曹操痛陳董卓罪行,言辭懇切,字字泣血:


    “董卓逆賊,竊據朝堂,擅行廢立,殘害忠良,致使天子蒙塵,百姓流離。”


    “其惡行昭彰,天理難容。”


    “今我等義士,心懷正義,誓要興兵討賊,還天下以太平,複漢室之榮光!”


    檄文寫就,曹操與張邈、張超精心部署,將其傳播至天下四方。


    天下百姓議論紛紛,尤其是關東地區,更是沸騰一片。


    陳留、穎川等地的百姓,深受西涼兵劫掠之苦,對董卓早已恨之入骨。


    如今看到曹操發布的檄文,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紛紛響應。


    “董卓和他的西涼兵,簡直就是一群惡魔!”


    “我們平頭百姓,整日擔驚受怕,生活苦不堪言。”


    “如今曹將軍要起兵討賊,真是大快人心,我們定要全力支持!”


    穎川的百姓們,同樣群情激憤。


    一位年輕的壯士握緊拳頭,大聲道:


    “我父母就是被西涼兵殺害的,此仇不報,我誓不為人!”


    “曹將軍起義兵,正是我們報仇雪恨的好機會。”


    “我願追隨曹將軍,衝鋒陷陣,殺盡賊寇!”


    此言一出,周圍百姓紛紛響應,報名參軍者絡繹不絕。


    各地豪傑聽聞檄文後,也紛紛響應。


    他們或率領自己的部眾,或招募有誌之士,向著曹操的陣營匯聚而來。


    一時間,曹操的麾下聚集了眾多英雄豪傑,兵力日益壯大。


    ……


    兗州牧劉岱端坐於府中大堂,手中正握著討董檄文,神色凝重卻又透著毅然決然。


    劉岱,字公山,身為帝胄宗親,平日裏虛己愛物,禮賢下士。


    兗州的士人皆對其心悅誠服,紛紛歸附於他。


    劉岱猛地站起身來,眼中滿是憤慨與堅定,大聲道:


    “我為帝胄宗親,眼見董卓逆賊禍亂朝綱,殘害生靈,豈有坐視不管之理?”


    “當為國家出力,共討此賊!”


    程昱整衣斂容,恭恭敬敬地向劉岱拜服下去,道:


    “明公深明大義,以天下蒼生為念,願隨明公一同起兵,討伐董卓,還天下太平。


    劉岱心中倍感欣慰,伸手將他扶起,道:


    “仲德,有你相助,大事可期。”


    “如今,我等當即刻行動起來,召集兗州兵馬,準備與董賊決一死戰。”


    程昱點頭稱是,隨後與劉岱一同商議起兵的各項事宜。


    兗州的百姓們,早已聽聞董卓的種種惡行,對其恨之入骨。


    如今聽聞劉岱要起兵討董,紛紛響應。


    ……


    董卓為穩固勢力,采用周毖等人建言,任命孔伷為豫州刺史。


    孔伷到任後,一麵兢兢業業治理州郡,一麵暗自憂心朝堂局勢。


    彼時,天下豪傑紛紛謀劃討董,豫州之地也暗流湧動。


    孔伷在刺史府中踱步沉思,心中滿是糾結。


    他雖為一方刺史,卻深受董卓提攜之恩。


    如今聽聞四方皆議起兵討伐董卓,心中一時難以抉擇。


    “老夫受董公之恩,現在起兵反他,是不是有一點不厚道?”


    孔伷喃喃自語,聲音中滿是困惑與掙紮。


    許靖見孔伷一臉愁容,上前一步,拱手道:


    “使君,如今董卓倒行逆施,禍亂朝綱,致使天下生靈塗炭。”


    “使君身負保境安民之責,若能為國除賊,乃是大義之舉。”


    “豈能因個人私恩而有所顧忌!”


    許靖言辭懇切,目光炯炯,直視孔伷雙眼。


    孔伷心中猛地一震,仿若被一道光照亮了混沌的思緒。


    他停下腳步,沉思片刻,神色變得決然:


    “文休所言極是!吾不能因小義而忘大義!”


    “今日便起兵,討伐董賊,還天下太平!”


    許靖心中欣喜,又進言道:


    “使君,如今我豫州兵力雖有,但要對抗董卓,還需聯合各方勢力。”


    “後將軍袁術,擁兵南陽,兵強馬壯,若能與之聯合,共舉義旗,討董之事必成。”


    孔伷點頭稱是,認為許靖所言有理。


    於是,他立即命人準備筆墨紙硯,親自書寫書信一封。


    信中,孔伷言辭誠懇地向袁術闡述了董卓的種種惡行。


    以及起兵討董的大義,表達了聯合之意。


    寫罷,他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將書信交給信使,鄭重道:


    “務必將此信安全、迅速地送到南陽袁將軍手中。”


    信使領命,懷揣書信,快馬加鞭朝著南陽奔去。


    待信使離去,孔伷又與許靖商議起起兵的具體事宜。


    他們盤點豫州兵力,安排糧草籌備,規劃行軍路線,忙得不可開交。


    ……


    南陽,宛城中。


    袁術手中正握著孔伷派人送來的書信,目光緩緩掃過。


    待看完最後一個字,突然縱聲狂嘯起來,


    “天下人,都想為我家家奴報仇,豈有不勝之理?”


    袁術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得意與張狂,他口中的“家奴”,指的便是袁紹。


    袁紹死於非命,絕非汝南袁氏一家之喪,而是關東士族的悲哀。


    笑聲漸歇,袁術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他當即下令召見孫堅。


    孫堅接到袁術的召見,不敢耽擱,快馬加鞭趕來。


    “文臺,你來得正好。”


    袁術見孫堅進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如今孔伷來信,邀我等聯合起兵,討伐董卓,你意下如何?”


    孫堅神色一正,向前一步,鏗鏘抱拳道:


    “董卓逆賊,禍亂天下,致使漢室傾頹,百姓受苦。”


    “堅雖不才,願為天下蒼生,為大漢社稷,與董賊決一死戰!”


    袁術看著孫堅,透著一股大義凜然的氣勢:


    “好!文臺果然有膽識。”


    “我今委你重任,望你能統領兵馬,為我先鋒,直搗董賊巢穴!”


    “堅定當不負將軍重托!”孫堅鄭重領命。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一時間,討董的義旗在關東各地紛紛豎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呂奉先,真不想拜義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呂奉先,真不想拜義父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龙岩市| 定西市| 长顺县| 通道| 普兰店市| 延吉市| 汤阴县| 特克斯县| 长乐市| 徐水县| 太仆寺旗| 涞源县| 南涧| 安岳县| 承德市| 炉霍县| 乡宁县| 江孜县| 宝应县| 墨玉县| 徐州市| 西林县| 体育| 安吉县| 澄城县| 科技| 慈溪市| 平果县| 探索| 紫金县| 康平县| 永新县| 昌乐县| 阿坝县| 达州市| 蒲江县| 六盘水市| 镇远县| 五家渠市|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