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岱眉頭緊鎖,在營帳中來迴踱步,臉上滿是焦慮與不安:
“諸位,溫侯呂布英勇無敵,麾下並州狼騎更是銳不可當。”
“我軍與之相比,實力懸殊,再繼續下去,怕是兇多吉少。”
“依我之見,還是退兵為妙。”
東郡太守橋瑁猛地站起身來,怒視著劉岱,大聲斥責道:
“劉使君,你怎可如此怯懦!”
“我等舉義兵,為的是匡扶漢室,討伐董卓。”
“如今不過聽聞呂布之名,便要退兵,不是懦夫是什麼?”
“難道劉使君忘了我們當初的誓言了嗎?”
劉岱臉色漲得通紅,向前一步,指著橋瑁的鼻子,反駁道:
“你說我是懦夫?你不過是逞口舌之快!你可知道呂布的厲害?”
“我這是為了保全我軍將士的性命,豈是貪生怕死?”
“你若有本事,你去與呂布一戰!”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爭吵聲越來越大。
曹操站起身來,不慌不忙地走到兩人中間,雙手抱拳,朗聲道:
“二位暫且息怒!如今正是我們齊心協力,共討董卓之時,怎能自亂陣腳?”
曹操的聲音沉穩有力,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緊張的氣氛中,讓眾人的情緒稍稍緩和。
曹操轉頭看向劉岱,語重心長地道:
“劉使君,我理解你擔憂將士安危的心情。”
“呂布之勇,天下皆知,我們確實不可小覷。”
“但就此退兵,實在不妥。”
“我們此番舉義,天下矚目,若此時退縮。”
“不僅會讓天下人失望,還會助長董卓的氣焰。”
接著,他又看向橋瑁,道:
“元偉兄,你的忠義之心,我等欽佩。”
“但也不必如此急躁,與劉使君好好商議便是。”
劉岱的臉色漸漸緩和,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衝動,微微歎了口氣,道:
“孟德所言極是,是老夫太莽撞了。隻是呂布的威脅,我們確實不能忽視。”
橋瑁也平複了情緒,拱手道:
“孟德說得對,是我言語過激,還望劉使君勿怪,我們還是一起商議如何應對呂布吧。”
曹操見兩人和解,心中欣慰,笑著道:
“如此甚好。隻要我們團結一心,何懼呂布?何懼董卓?”
陳留太守張邈眉頭深鎖,聲音沉重:
“呂布當真可怕,僅帶一萬人馬,便大破韓馥六萬精銳冀州兵。”
“王匡也戰死疆場,咱們聯盟此次損失慘重啊!”
曹操神色平靜,手中緩緩轉動著茶杯,聽到張邈的話,開口道:
“聯盟不過損失一路兵馬,不必過於憂慮。”
“呂布殺了河北義士沮授,沮授素有賢名,為天下士人敬仰。”
“呂布此舉,必為天下士人所忌恨,他的日子,怕是不會長久。”
橋瑁連忙點頭讚成:“孟德所言極是,呂布如此行徑,實在令人發指。”
劉岱滿臉憤慨,對呂布的行為嗤之以鼻:
“呂布這等武夫,隻知屠戮士人,實乃天下公敵。”
廣陵太守張超年輕氣盛,猛地站起身來,抽出腰間佩劍,寒光一閃,大聲道:
“待時機成熟,某必斬呂布於馬下!為天下除害,為義士報仇!”
眾人聽了張超的話,心中湧起一股熱血,士氣也漸漸高漲起來。
是啊,呂布雖強,但他們聯盟人多勢眾,又何懼於他?
隻要團結一心,定能戰勝呂布,討伐董卓,匡扶漢室。
眾人重拾信心,準備商討下一步計劃,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濟北相鮑信滿臉悲痛,匆匆走進營帳,聲音哽咽:
“諸位,大事不好!華雄奇襲我軍營地,我弟弟鮑忠戰死了!”
眾人都被突如其來的噩耗驚呆了,一時之間,竟說不出話來。
張超率先反應過來,他握緊佩劍,眼中怒火燃燒:
“什麼?華雄竟敢如此猖獗!”
橋瑁站起身來,滿臉悲憤:
“西涼兵太過分了,我們一定要為鮑忠報仇!”
曹操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後,道:
“華雄此舉,顯然是想趁我們內部不穩,給我們一個下馬威。”
“我們切不可慌亂,要冷靜應對。”
張邈皺著眉頭,問道:
“我們該如何是好?華雄勇猛,又有汜水關天險可守,想要打敗他,恐怕不容易。”
張超義憤填膺,請戰道:“我願率本部兵馬,前去挑戰華雄!”
曹操擺了擺手,道:
“不可貿然行動,華雄既然敢奇襲我們,必然有備而來。”
“不如暫且歇息,明日再議!”
劉岱滿臉愁容,重重地歎了口氣:
“本來一個呂布,就已經讓我們頭疼不已。”
“如今這華雄又如此強悍,聯盟還有盼頭嗎?”
張邈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道:
“若袁術能在梁縣施壓,吸引董卓軍的兵力,我軍便會輕鬆許多,突破也更容易。”
曹操微微點頭,接口道:
“此事我會修書一封,督促公路兄盡快行動。”
鮑信忍不住冷哼一聲,滿臉憤慨地道:
“袁術身為盟主,卻毫無擔當。”
“從起兵至今,他為聯盟做了多少實事?”
眾人紛紛點頭,對鮑信的話表示讚同。
袁術的種種表現讓他們大失所望,盟主的不作為,讓聯盟的行動處處受阻。
鮑信心中一動,大聲道:
“既然如此,我們幹脆重新推舉一個盟主出來!”
“這樣下去,聯盟遲早會毀在袁術手中。”
“好主意!”張邈第一個響應。
他早就對袁術的領導不滿,此時聽到鮑信的提議,自然是舉雙手讚成。
鮑信轉頭看向曹操,眼中滿是誠懇:
“我舉薦孟德為盟主,孟德足智多謀,又心懷天下。”
“由他來帶領我們,必定能打敗董卓,匡扶漢室。”
曹操連忙擺手,臉上露出謙遜的笑容:
“鮑兄過譽了,操不過是一介書生,名望遠遠不如公路兄。”
“盟主之位,還是非公路兄莫屬。”
曹操心中雖然有自己的抱負,但此時他並不想貿然接過盟主之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鮑信不依不饒,繼續道:
“孟德不必謙虛,如今聯盟需要的是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的領導者,而不是一個徒有虛名的盟主。”
“隻有你,才能帶領我們走向勝利。”
張邈聽了鮑信的話,臉色微微一變,露出不悅之色。
他心中也有自己的盤算,對於盟主之位,也並非沒有想法。
張超站起身來,大聲道:
“我舉薦我大哥張邈!我大哥素有賢名,在兗州威望極高。”
“由他擔任盟主,定能凝聚人心,帶領我們打敗董卓。”
張邈連忙推辭:“賢弟,你這是折煞為兄了。我才疏學淺,怎能擔此重任?還是另選賢能吧。”
張邈嘴上雖然謙虛,但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劉岱挺直腰桿,道:
“依我看,盟主之位,非我莫屬。我身為兗州刺史,又是漢室宗親。”
“為了匡扶漢室,自當挺身而出,擔當此任。”
眾人爭論不休之時,袁遺大步流星地走進營帳。
他聽到劉岱的話,不禁冷笑一聲。
劉岱聽到笑聲,心中不悅,轉過頭去,問道:
“足下為何發笑?”
袁遺走上前,神色傲然,道:
“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為了匡扶漢室,我袁家付出了多少?”
“如今你卻在這裏大言不慚,說什麼盟主之位非你莫屬。”
“你可曾想過,你有何德何能?”
鮑信目光如炬,直視著眾人,聲音堅定有力:
“盟主可以是袁術,可他必須拿出點真本事來。”
“到現在還毫無作為,我鮑信絕不可能認他這個盟主!”
袁遺微微皺眉,向前跨出一步,拱手道:
“諸位莫要著急,盟主已然派大將俞涉,率領兩萬精兵前來支援。”
鮑信微微點頭,眼中卻仍帶著一絲懷疑:
“好,那我便拭目以待。”
“若是這俞涉真能助我們一臂之力,我自當對盟主刮目相看。”
關於盟主的激烈討論,最終以不歡而散收場。
眾人陸續走出營帳,腳步沉重,各懷心事。
曹操望著眾人離去的背影,喟然長歎,心中滿是憂慮。
聯盟剛剛組建,便已出現如此多的分歧與矛盾。
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鮑信走到曹操身邊,輕聲道:
“孟德,可惜啊,你才是最適合當盟主的人。”
“若你為盟主,討董何愁不能成功?”
曹操轉過頭,看著鮑信,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鮑兄,能得你如此信任,我曹操深感榮幸。”
“隻是如今局勢複雜,不可貿然行事。”
“聯盟初立,人心不穩,我們還是要以大局為重。”
鮑信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中仍有不甘:
“我明白,隻是實在不甘心。”
曹操微微仰頭,望向天空,目光堅定:
“鮑兄放心,無論盟主是誰,我曹操討伐董卓、匡扶漢室的決心,絕不會改變。”
“隻要我們齊心協力,終有一天,定能打敗董卓,還天下一個太平。”
鮑信看著曹操,心中湧起一股豪情:
“好!有孟德這句話,我鮑信定當全力以赴,與你並肩作戰!”
夜色漸深,營帳外的篝火熊熊燃燒,映照著兩人堅毅的臉龐。
亂世之中,他們的信念如同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