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一行緊趕慢趕,一個多時辰後,終於抵達了那片樹林。
在這個時代,樹林可不像後世的人工樹林那般整齊有序、綠草如茵、景色優美,可供人拍照打卡。
這裏完全是原生態的自然生長狀態,樹木高低錯落,枝繁葉茂,猶如一把把巨傘交織在一起,遮蔽了大片天空。
地上荊棘叢生,藤蔓肆意蔓延,讓人寸步難行。
毒蟲在其間橫行霸道,稍有不慎便會遭到它們的襲擊。
正因如此,古時兵法有雲:逢林莫入。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周雲當機立斷,命令幾個部總將眾人悄然隱入樹林之中,並精心布置多處陷阱,增設各種障礙。
大隊人馬剛剛隱入樹林沒多久,就有負責出去打探消息的哨探被布置在外麵專門負責聯絡的兵士攔截迴來。
帶到樹林中一片清理出來的空地處,見到周雲後,那哨探急忙稟報:“旅帥,我們前出大約二十裏,發現有一支約一萬人的軍隊正朝我們這邊趕來。這支軍隊由劉宗敏麾下的右威武將軍李友統領,另外對方還擁有六百左右的騎軍。”
這個李友,乃陝西米脂人氏。
早年在明末那個動蕩不安的局勢下,他毅然選擇加入了李自成的起義隊伍。
彼時,明朝統治腐朽不堪,百姓生活困苦至極,農民起義如同燎原之火,風起雲湧。
李友跟隨李自成參與了一係列反對明朝統治的激烈戰鬥,逐漸在起義軍中嶄露頭角。
隨著李自成起義軍的不斷發展壯大,李友參與了諸多至關重要的戰役。
他作戰勇猛無比,行事謹慎,為起義軍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在軍中的地位也隨之不斷提升。
今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對軍隊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編和分封。
李友被封為武陽伯,榮耀加身。
然而,命運多舛,李自成的大順軍在與清軍的戰鬥中接連失利。
在明年,李友與田見秀、義侯張鼐、太平伯吳汝義等人在彝陵口帶領部眾五千餘人向清軍投降。
可誰能想到,多爾袞接到勒克德渾的捷報後,竟然下令將李友及部下將領統統在當地正法,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周雲讓人帶哨探下去好生歇息,接著吩咐趙六趕緊通知相關人員前來商議。
而他自己則背著手,在空地上來迴踱步,一邊踱步一邊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此時,大順皇帝李自成正準備繼續倉皇逃命。
他命令劉宗敏安排兵馬向紅娘子逃跑的方向追擊,務必將其追上並剿滅。
又安排權將軍陳永福率一萬人馬留守太原,自己則親率主力向南逃往平陽。
在清軍方麵,隨著多爾袞率領的十萬兵馬入關,意外占據了京師以及京畿地區大片土地。
為了鞏固戰果,需要分兵駐守,所以主力暫時停下了對李自成的追擊。
不過,當時多爾袞命令吳三桂率部隨清軍精銳銜枚西進,追擊李自成軍。
這使得李自成得到了一個短暫的喘息之機,在太原停留了幾日。
如今,聽說吳三桂所領精兵正快速追來,已經被接連敗戰嚇破了膽的老李趕緊再次倉皇逃竄。
劉宗敏接到旨意後,找來右威武將軍李友,讓他親率麾下一萬人馬前去剿滅李巖部,務必遵旨將其趕盡殺絕,絕不可心慈手軟。
其實,從劉宗敏的內心來說,他並不讚同皇上殺軍師李巖。
這對於大順軍內部的民心軍心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隨著李巖夫妻倆的相繼逃脫,導致大順上下現在是騎虎難下,剿也不是,不剿也不行。
但聖命難違,自己有意見也隻能保留,堅決執行就行了。
李友大聲迴道:“請將軍放心,末將絕不負聖望,不辜負將軍囑托,誓必剿滅這股反賊。”
“行了,你去吧!”劉宗敏說完,便自顧自地轉身向後院走去。
就在此時,他停頓了一下,迴頭對還沒走出門的李友說道:“如能活捉就將其帶迴,如不能就……”
李友聽到後愣了愣,忙轉頭去看時,已經不見了將軍的身影。
李友迴營後,點齊了一萬人馬,又調出六百騎軍隨同。
騎軍對於大順軍來說可是寶貝疙瘩,都是各位將軍手底下的老營人馬組成,個個精銳異常。
想當年,一片石李自成大戰吳三桂時,一開始可是把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都打得腿軟。
若不是後來清軍的加入,勝負猶未可知。由此可以想象到大順軍的騎軍有多麼厲害。
李友堅信,有了自己這六百鐵騎的加入,剿滅李巖他們這沒有騎兵的純步軍簡直易如反掌。
其實,在李巖麾下原本也有幾百精銳騎兵。
但那晚牛金星帶人包圍襲擊,讓騎軍損失慘重,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十騎突出重圍,還個個負傷。
牛金星當時就有專門針對他們騎兵進行打擊的方案。
李友這邊整頓好隊伍出發時,李自成他們主力也開始緩緩撤出太原城去往平陽。
一時間,太原城周邊到處塵土飛揚,到處都是刀槍林立,甲胄碰撞,場麵極為壯觀。
這邊李友意氣風發地領軍出發時,周雲這邊卻處於緊鑼密鼓的忙碌之中。
周雲在同幾個部總通報追兵情況後,就開始具體安排作戰策略。
周雲他們所處的地方,地形平坦,非常適合騎兵突擊,這對己方極為不利。
好在路麵不寬,隻有三四米。這裏路兩邊都是樹林,林木密集,枝繁葉茂,非常適合隱蔽埋伏。
周雲安排刀盾兵負責打造簡易的拒馬樁。
每個拒馬樁長度要與路寬等長,樁要削尖,雖簡易但要結實,要求數量越多越好。
安排長槍兵就地取材,用小樹幹或粗樹枝製作短木矛,能做多少做多少。
安排弓箭兵分布於兩側樹林中,製作周雲教給他們用藤蔓製作的草環和簡易吉利服,重點是隱藏攻擊。
周雲將已經製作好的器械,讓部總哨總過來親自演練,自己在旁指點。
教會他們後,讓他們下去帶領自己麾下也演練一到兩遍。
李友的主力步兵行軍速度並不快,騎軍沒有單獨前出,而是護在主力兩側,隻是派了快騎上前打探消息。
這時,一騎快馬從遠處飛速奔來,來到近前。
那騎兵還不等馬匹完全停下,就一個翻身下了馬背,動作之流暢,姿勢之瀟灑,真可謂賞心悅目。
“稟將軍,快馬探得反賊於前方二十裏處樹林中,具體人數不詳,正在路上放拒馬樁,另抓獲反賊探子一人,已於後麵押送過來。”
“很好,再探……”
李友讓親衛去把那抓獲的探子押送過來,自己要親自審問。
不一會兒,一名五花大綁的年輕漢子被親衛推推搡搡地押送了過來。
這名探子叫侯貴,隸屬於李巖的親衛之一。
他看到身穿銀鎧、威風凜凜、一臉威嚴站在那裏的李友,就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李將軍,饒命啊!我是侯貴,前段時間我家將軍去權將軍營裏赴宴時,小的還幫您斟過酒呢!”
“哦……你是李巖的親衛?這麼說你知道李巖在哪裏了?”李友聽說是熟人,緊繃的臉色稍稍放緩了些。
“知道,知道……”
“你很懂事嘛!知道還不快點說。”
“好的,好的,這就說,唉喲……”他被不耐煩的李友給踢了一腳。
“我家將軍自從太原城逃出來後,就一直在尋找夫人和所屬軍隊,我家夫人也一直在前麵的樹林裏等著將軍,派了好多人手尋找將軍。這不,今天早上才剛見上麵,於是派我等出來打探下動追兵的虛實。沒想到是李將軍您帶領的軍隊,早知道是您來,我等還跑什麼呀?我就直接過來找您了,您說是吧……”
李友聽這名李巖親衛把事情講得有條有理,同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大致也不差。
“來人,將這小子先看押起來,等抓到李巖夫妻倆,再讓他們主從在牢獄中團聚……”
“李將軍,李將軍,我是自己人啊!自……”
身邊各親衛兵丁一起哄堂大笑,將其押入後營看管起來。
李友得知李巖夫妻倆在前麵樹林內的確切消息後,遂催促隊伍加快行軍,務必要盡快殺向對方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