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軒看著群情激奮,終於繼續道:“父皇大行之時,的確是有人蓄意謀反,不過……我已經替父皇解決逆賊,想必諸位也已經看見了我的做法。”
嬴軒一邊說著,一邊扭頭看著做成人彘的趙高。
他的話很明顯,就差把逆賊二字貼在趙高的頭上展示給大家看了。
趙成大步向前,欲衝向裝著兄長的鹽罐,怒道:“兄長乃是陛下最信任的人,怎麼會和你說的一樣蓄意造反!我看蓄意造反的人是你才對,而你的齷齪行徑被兄長發現就想著殺人滅口!嬴軒,你好大的膽子!”
看著兄長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趙成幾乎喪失了理智。
大秦法律,就算是嬴軒再小透明,也不得直唿嬴軒名諱,這便和直唿嬴政大名一般,是殺頭之罪!
“鏘!”
一道刀鳴聲隨著寒光閃爍在大殿之中,伴隨著昨夜的殺戮之氣,指在趙成的咽喉。
“再進一步,殺無赦!”
李信抬著劍,警惕地盯著趙成。
昨天趙高突然發難,今天他絕不允許再有同樣的事情發生!
趙成被喉前利劍逼停,此刻隻能寄希望於手下的狗腿子了:
“來人!快來人啊!武將李信、逆賊嬴軒妄圖趁陛下龍骨未寒,公然造反!拿下二人,必有重賞!”
然,任憑他喊破了喉嚨,那些狗腿子都沒有和平時一樣一擁而上,反倒是陷入了極其詭異的沉默!
似乎是終於看清了此刻都情況,他趕忙轉頭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斯,急道:
“李丞相,您位列三公,如今李信嬴軒謀圖造反,還請丞相您說句公道話!”
李斯對上他的目光,終於起身向前,無疑給了趙成幾分希望:“李丞相英明,隻要您一聲令下,我們……”
他話還沒說完,李斯大步來到龍椅階下,道:“昨夜陛下駕崩於秦王殿,逆賊趙高與十八公子意圖謀反、假傳詔書,幸得九公子雄才大略,識破趙高陰謀!乃是我大秦一大功臣!”
頓了頓,又繼續道:“昨日之事,乃本丞相親眼所見!”
群臣更加懵逼。
而趙成急了。
不是,幾個意思?
兄長前幾日不是說,李斯是自己人嗎?
怎麼剛才的那一番話,都在說:
“嬴軒我罩著了!”
要知道,李斯在嬴政橫掃六國,就立下汗馬功勞,可謂是位高權重,他的話,足以帶動滿朝文武。
而在場的各位都不是傻子,怎麼可能聽不出李斯的意思呢?
不出嬴軒所料,李斯一開口,一半官員看向趙高的眼神中立刻充滿了厭惡!
尤其是和李斯一直沉默、觀察著事情走向以及李斯動向的馮劫,看向趙高的目光比任何人都要狠辣!
叛國之人,就應該是這個下場!隻會有人覺得不夠,絕不會有人同情!
看見風向頓時大變,閻樂歪腦筋一轉,立刻道:“大秦上下誰不知你嬴軒是一個廢物,就算郎中令大人做了什麼,難道憑你也能識破?你是真的以為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說你隻是一個半路截胡的小人而已!”
這一番話無疑在次帶動了眾人風向,趙高叛國固然可惡,但大家同樣不能容忍有人半路截功!
畢竟……嬴軒的名聲,已經是一片狼藉了!
正如他所說,按照剛才李斯所說的謀反屬實,那麼必然是趙高謀劃多年,怎麼會被這個廢物公子輕易識破?
莫非其中另有隱情?
為了保守起見,馮劫開口:“事情究竟如何,臣以為,還是找來十八公子與我們說清楚吧!”
確實是一個極其中肯的發言。
一時之間,嬴軒、馮劫以及趙成分成了三撥人,都在等待著下文。
群臣質疑的目光落在了嬴軒身上,嬴軒隻當作沒看見,揮手讓衛穎將胡亥押了上來。
看在嬴政的麵子上,嬴軒沒有給他套上枷鎖,但是他強迫胡亥看著趙高是怎麼變成這副模樣,再加上昨天的腥風血雨,他早就嚇破了膽子,艱難來到了龍椅之前。
看見嬴軒,更是雙腿發抖險些無法戰立。
“十八弟,和大夥說說你和趙高做的那些齷齪事吧!”
嬴軒大笑道。
胡亥身子顫抖,再也不敢和這個曾經被自己踩在腳下的人對視,顫聲道:
“這一切都是老師……不,是逆賊趙高一手謀劃,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啊!”
“他說……他蠱惑我,說隻要我假傳詔書,就可以讓大哥和蒙恬將軍自盡,我就能順理成章……”
越說到後麵,他越是添油加醋,妄圖擺脫和趙高的關係,但是年齡尚小,就連邏輯都理不明白。
但是現在,他越是想掩飾,就越像欲蓋彌彰,且在嬴軒的眼下,他也不敢不說。
哪怕知道這樣必定會被萬人唾棄,可是為了活命,他別無選擇。
隻有活下去,才是大事!
如果現在閉嘴,那李信的刀可不會管他是什麼十八公子什麼先帝最寵愛的兒子。
隨著他的話,朝堂之上一陣唏噓。
要不是顧忌著他是嬴政的親兒子,估計馮劫迴第一個帶頭給他一巴掌,餘下的人不把他打成一個豬頭都覺得對不起嬴政!
誰都沒有想到,大秦之時,文官殫精竭慮,武官拋頭顱灑熱血。
最後換來的,卻是你胡亥要賜死扶蘇以及蒙恬?
那文官夜夜不眠、武官死去都將士,算什麼?
算他們有眼不識珠?
嬴軒看著差不多了,擺擺手讓衛穎把人押下去。
這種人的價值已經被榨幹了,留在這裏等一下又怕違逆了嬴政,還是押下去最好!
還有,嬴軒要告訴所有人,著大秦再也沒有他胡亥的位置,永遠都沒有!
看著火候差不多了,嬴軒的目光落在了蔡澤三人身上。
蔡澤心領神會,率先開口:“逆賊趙高蓄謀造反,九公子英勇神威,危急時力挽狂瀾,有大功於我大秦江山!”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本官提議,暫由九公子主持我大秦之局!”
茅焦接著道:
“陛下駕崩前未曾立太子之位,今時間緊迫,總歸要有一人掌管大局!”
“九公子識破趙高、十八公子奸計,現已派人快馬加鞭前往長城,能否保住大公子尚未得知!”
“九公子深謀遠略,因此我讚成姚大人所言,先讓九公子掌管大局!”
而史祿看著嬴軒,大聲道:“昨夜今日之事,末官會如實記錄,將來必定載入史冊!”
“是與非,成與敗,皆由後世點評!史筆如刀,自會親辨忠奸!”
三人的話一出來,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三位大人的弦外之意,就是要擁護嬴軒!
那其他大臣還能說什麼呢?
就算能說什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李斯都沒說,他們有什麼資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