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唿唿的北風刮了一夜。


    屋子裏依舊很冷。


    但,或許是心裏有了目標和方向。


    也或許是開始適應了新的環境。


    這一晚,楊蔓娘竟睡得極為香甜。


    一直到五更時分,伴隨著更夫粗噶的天氣清明的預報聲兒和夜香車的鈴鐺聲兒。


    麻利的起床,洗漱,梳好頭發。


    又從灶臺底下的草灰裏,扒出昨晚放的土豆。


    和老二楊士林一人吃了一個。


    便換好衣裳,裹上羊皮裘。


    一起出門去上工了。


    兩人的工作地點。


    離得不遠。


    楊士林是向家小報的賣報的小經紀,報房的位置在禦街武成王廟那裏。


    汴京城商業發達,流動人口很多。


    店鋪雇工的選擇範圍很廣。


    所以,各家店鋪雇工的要求也不低。


    他這樣的半大孩子,做不了體力活兒,能找到的最體麵的工作就是這個了。


    一般都是交一百文保證金,從報房賃了報紙出來賣。


    沒有什麼績效,也沒有提成。


    向家小報一個月發行五次,他也一個月幹五天,一天十二文,能賺六十文。


    冬天的話,報房會加五文的炭火錢補貼。


    風太大,一張嘴灌進冷風就能涼的胃裏都打哆嗦。


    所以。


    兩人也沒說什麼話兒,一路上都各自裹緊身上的羊皮裘悶頭趕路。


    走了約莫有半個多時辰,到潘樓南街街口才彼此分開,一個去報房上工。


    一個去礬樓。


    照常的點完卯。


    楊蔓娘換了軟底的鞋子到二樓。


    在菱花銅鏡前整理好儀容儀表。


    開始了新一天的打工生涯。


    才剛清理完兩個雅間的燭臺。


    出門去換水,便被人教叫住了。


    “蔓娘!”


    來人樣貌秀氣,穿著一身兒淺粉色齊胸襦裙,梳著雙垂螺髻,頭上係著紅色發帶。


    這是礬樓樂女學徒的的統一打扮。


    是梁樂樂。


    梁樂樂比楊蔓娘大一歲,是西樓的樂女學徒,她家也租住在南熏門,是和楊蔓娘家隔了一條街的萬平巷子,家裏還有父母和一個弟弟梁飛。


    梁樂樂因為長得出色,樂感好,本身也喜歡彈琵琶,被父母送來礬樓,跟著師傅一邊學藝一邊表演,目前還沒有出師,每個月能拿兩百文的樂女學徒薪水。


    樂女和侍女不同,不光能拿薪,還在礬樓裏包吃包住,還包四季衣裳。


    待遇可比楊蔓娘要好多了。


    不過,事情都有兩麵性。


    有好處,自然也有不好的。


    梁樂樂的師傅,是個很嚴肅的中年女樂師。


    這年頭極為的尊師重道,師徒關係是非常嚴謹的,學徒既然拜了師,除了婚嫁以外,一切都要聽師傅的安排。


    沒有師傅的允許,自然就不能隨意迴家。


    否則,打板子都是輕的。


    所以。


    梁樂樂每次發了薪,都會來西樓找楊蔓娘,托她把銀錢帶迴家。


    不過。


    今兒並不是發薪的日子,見她來了楊蔓娘不免有些疑惑:


    “樂樂姐,你怎麼過來了?”


    “我是有東西要你幫我帶迴去呢!最近又有不少才子在中樓投了新詞,婉兒姑娘看中了一首,打算譜新曲兒,我師傅她今兒要去中樓那邊兒給婉兒姑娘伴奏,我也要一起的。你知道的,她們譜曲廢寢忘食,總是要大半日功夫呢呢,我怕去了就沒空出來了,所以,才早早過來找你了。”


    梁樂樂一邊說。


    一邊將隨身的素色荷包遞了過來。


    解釋道:


    “昨兒個,高衙內和向衙內還有蔡駙馬一幫人,在牡丹坊請客,點了素素姑娘表演,我跟著師傅去捧琵琶了。嘿嘿,衙內們給賞錢特別大方,素素姑娘還得了一個水頭極好的玉鐲子呢,所以她一高興,就給我們也發了三十文的賞錢,這錢你順便幫我帶迴家吧!”


    “好。”


    楊蔓娘點了點頭。


    收起荷包。


    “對了,這個給你吃!”


    梁樂樂嘿嘿一笑。


    變魔術似的拿出一塊巴掌大的定勝糕。


    方方正正的一塊,約莫有麻將大小,上麵也不知撒的是什麼,紅紅的一層。


    瞧著就很有食欲。


    “快吃吧,是我特意給你留的!”


    見楊蔓娘有些猶豫。


    梁樂樂連忙催道:


    “你也知道四司六局的那些老媽媽們,一個個的每日跟防賊似的檢查,你不吃也帶不迴家去!


    楊蔓娘自然知道樓裏的規矩,員工不得帶走任何酒樓的東西,哪怕一針一線。


    否則被查到了。


    就按偷盜處理,要送衙門的。


    雖然,礬樓這樣的地方,來的都是不差錢的豪客,雅間上果子用的盤子都是包銀的,每天的剩下的飯菜和果子點心,也不計其數。


    但是。


    這剩下的東西,百分之九十五都有專門的處理渠道。


    其餘的百分之五,則是上層管事們的福利。


    底下的雜役侍女小二們,偶爾運氣好也能分到一點剩下的果子。


    但是都是在樓裏吃完。


    想要帶迴家是不可能的,哪怕一塊點心也不行。


    楊蔓娘也不矯情。


    早晨隻吃了一個烤土豆,又走路又幹活兒,這會子早就餓了。


    定勝糕小小的一塊。


    但是很甜很糯,因為加的料足,吃起來有濃鬱的蜂蜜和紅豆的味道。


    一點兒也不幹巴。


    “好吃。”


    聽到她讚。


    梁樂樂頓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笑瞇瞇的道:


    “那當然啦,這可是蜜豆齋的點心呀!昨兒個我不是跟師傅一起給素素姑娘伴奏麼,素素姑娘不光賞了錢,還給我們分了一碟子定勝糕哦!


    楊蔓娘聽了有些感動。


    樓裏的點心,擺盤都很精致,一碟子定勝糕統共不會超過六塊。


    梁樂樂師傅手下還有另外一個徒弟。


    所以,分下來一個人也不過才兩塊。


    她正想說什麼。


    走廊裏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兒。


    副管事常清年的聲音隨後而至:


    “人呢!快給清竹軒掌燈,客人就上來了!”


    一般情況下,西樓二樓雅間,都是下午申時以後才上客的,不過也有例外,就是東樓和北樓的客人滿了,也會移到這邊兒,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休沐日或者過節的時候。


    清竹軒是楊蔓娘管的雅間。


    她沒有時間耽擱,匆匆和梁樂樂說了兩句道別,便麻利的帶著燈燭匣子去給清竹軒裏點燈。


    這個年代,雖然已經有了玻璃製品,但價格比較貴,應用範圍也有限,大多是製作成玻璃鵝、玻璃葡萄串兒,玻璃馬,玻璃釵或者玻璃簪子這樣的小件賞玩之物。


    並沒有用在窗戶上,這個年代的窗戶材質還是明紙和明瓦。


    所以。


    冬天不像夏天那樣,可以隨意的開窗戶。


    屋子裏的光線,還是有些昏暗的。


    所以在礬樓,冬日的白天依舊是要點燃燈燭的。


    楊蔓娘剛剛點好燈燭。


    客人便到了。


    為首的客人,是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身材矮胖,穿著一身兒赭紅色圓領長袍,外麵是一件墨狐皮裘衣。


    腰間的腰帶上鑲著一塊鴿子蛋大的翠玉。


    另外兩位,身形都很勻稱,但穿著打扮也和這位不相上下,一個藍色一個豆青色。


    隻看衣著,便知道都不是差銀子的主兒。


    不過。


    楊蔓娘關注的不是對方身上的翠玉,而是豆青色衣裳的男子拿在手上的一份報紙。


    為首的男子跟盧亞威點了菜之後。


    便一邊喝茶。


    一邊旁若無人的開始聊天。


    “朱兄看了沒有,邸報上說,最近應天府那邊兒雪災,不少房子都塌了,死了不少人。 


    穿豆青色衣裳的男子喝了一口茶。


    抖了抖手上的邸報道。


    “怎麼能不看呢,我老宅還在那邊兒呢,我娘和我家大郎也在那邊老宅住著照看生意,也不知道怎麼樣有沒有事兒,我這兩日寫了信過去,也沒有迴,邸報上也沒有什麼新消息,實在是等的人心焦啊。”


    矮胖男子點了點頭,顯得憂心忡忡。


    “你也別太擔心了,邸報的消息,是官驛站送的本來就慢,而且加上雪災,馳道不通,消息就更慢了。還是看看各家小報吧,他們就是靠第一手消息吃飯,大都在應天府那邊養了信鴿和信鷹,傳遞消息很快的。而且,雪災這樣的大事,一般隻要邸報上登了,小報上都會跟進後續的。”


    “啊!那倒是。∥以觞N倒忘了小報了!”


    姓朱的矮胖商人聞言,眼睛一亮。


    瞥眼瞧見剪好燭花,正準備退出去的楊蔓娘。


    叫住她吩咐道:


    “那小娘子,去買幾份小報,各家的都來一份兒,剩下的給你當賞錢了!”


    一邊說著。


    一邊從隨身的青色荷包裏掏出了一把銅子兒,數也沒數便遞了過來。


    楊蔓娘眼睛一亮。


    去買報,這可是難得的賺外快的機會。


    一般這樣跑腿賺賞錢的差事,客人都是找小二或者幫閑的。


    不過。


    今兒個楊蔓娘算是趕上巧宗兒了。


    她自然不會推辭。


    笑吟吟的接過銅子兒,給副管事說一聲。


    便去一樓的更衣室穿上羊皮裘跑了出去。


    礬樓門口便有賣報的小經紀,不過大多都是各家報房自己雇傭的,隻賣單個報房或者兩三家報房的小報。


    若是想要湊齊十七家小報的報紙,還是要去潘樓南街的書坊。


    楊蔓娘一路小跑去了潘樓南街最大的書房雅韻書齋。


    花了三十四文錢買齊了十七份小報。


    剩下了五文錢的跑腿兒錢。


    又一路飛快的跑迴來送給客人,繼續上工。


    因為今兒是是休沐日。


    所以客人自然也多。


    西樓二樓這邊的雅間兒一直都在上客。


    楊蔓娘也忙的腳步沾地,給各個雅間點燭臺,剪燈花兒,保持燭臺的幹淨,偶爾盧亞威忙不過來,還要幫忙傳一下菜。


    中途忙的連去茶水間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


    就連吃午飯都是和呂小娘換著去的。


    不過忙歸忙,她的眼睛也一點兒都不閑著。


    一直盯著清竹軒幾位客人的動靜。


    哦。


    不。


    準確的說。


    是盯著清竹軒客人買的報紙。


    她堅信,這三位客人離開的時候,一定不會把報紙帶走的。


    畢竟,這樣賣出去的報紙,雖然在街麵上迴收十份也值一文錢,但是,這樣的小錢,有錢人大約看不上的。


    楊蔓娘倒是不打算迴收,畢竟她不可能冒著偷盜的風險拿幾張報紙迴家。


    她隻是想在客人走後,看一看報紙上的內容。


    畢竟。


    古人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雖然,她之前也在原主的記憶裏,對各家的小報有一些的了解。


    但是,既然打算在小報上連載小說。


    自然要徹底摸清楚情況。


    總不能兩眼一抹黑,靠道聽途說就去自薦吧。


    那樣的話,恐怕很難不被趕出來。


    不過。


    大約人的信念感太強。


    便會心想事成。


    清竹軒雅間的額幾位客人,呆到酉時左右離開了。


    而且。


    離開的時候。


    果然沒有帶走買的報紙。


    楊蔓娘喜滋滋的拿起對方留下的報紙,開始一目十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寫小說養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七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七郎並收藏在北宋寫小說養家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平凉市| 阳西县| 大理市| 新和县| 景洪市| 三都| 成武县| 永宁县| 黑河市| 津市市| 达州市| 扶绥县| 台前县| 丰县| 乌鲁木齐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大方县| 广昌县| 寻甸| 安多县| 宁明县| 黑河市| 江陵县| 双辽市| 甘孜县| 都匀市| 宜州市| 昌吉市| 西青区| 满洲里市| 保山市| 沧源| 安达市| 延长县| 中江县| 昂仁县| 安徽省| 恩平市| 内丘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