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受傷而腿腳不便的光昌帝將你和寧王一同叫到身前,當著你們的麵誇獎起了洛塵的能力。】
“沒想到連父皇都這麼認可洛塵。”
“我大唐還有人比得上洛塵嗎? ”
李怡菲現在有一種驕傲得意的爽感。
父皇在她心中,那就是高高在上如同神一樣的偉大存在。
而如今連開創帝業的父皇都對洛塵表示認可,那就說明她看好洛塵的決定是無比的正確。
當初連父皇都沒能看出來的人才,結果被本王發現了。
這不更是說明她慧眼識珠嗎?
然而。
還不等她多高興兩分鍾。
剛才還對洛塵滿口稱讚的光昌帝,突然話鋒一轉,神色開始憂愁起來。
【不過洛塵如今功績頗豐,舉國上下沒有人的影響力比洛塵更大。】
【功勞能和洛塵相提並論的,不如洛塵年輕有前途。】
【此子將來定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朕今感時日不多,也不在乎什麼名聲了,這個壞人就由朕來做。】
【趙王你在營中設下伏兵,等到洛塵領兵迴來複命的時候,你帶人將其伏殺在大營裏。】
【請做出你的選擇。】
【1.聽從父皇的命令,將洛塵誅殺在大營之內。】
【2.拒絕父皇的命令。】
李怡菲驚呆了。
說實話,她萬萬沒想到,洛塵竟然已經強到讓父皇都忌憚的程度。
自從建國後,一直寬政仁厚的父皇,竟然要直接誅殺有功之臣。
不過,李怡菲的選擇比父皇要殺洛塵的心思還要堅決。
她沒有任何猶豫,就拒絕了父皇的命令。
【你向光昌帝表示,坑殺功臣這種事有違天良,我大唐人才濟濟,何須出此下策。】
【光昌帝看向一旁的寧王:“既然趙王不願意動手,那就由你來。”】
【寧王低頭道:“父皇,我也下不去手,而且這種事情必須要讓姐姐來決定。”】
【說罷,寧王李夢琳看向你。】
李怡菲見此一狠心,決定直接跟父皇攤牌。
父皇若是非要處死洛塵,那她就跟洛塵一起死。
【你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對光昌帝坦白道:】
【父皇,逆女其實早在兩年前就和洛塵孕有一子。】
【讓我去殺洛塵,兒臣實在做不到,還請父皇收迴成命。】
【父皇若是執意如此的話,還請連我一起殺了。】
【“你有兒子了?”光昌帝臉上流露出一絲驚喜。】
【但很快他臉上的喜悅就又被憂愁替代。】
【“這下更不行了,洛塵如此年輕,還手握皇子。”】
【“將來若是圖謀篡位還有誰能擋?”】
【“怡菲,夢琳,你們姐妹不是洛塵的對手,日後咱家江山必然落到那小子的手中。”】
【“他到時候再另娶幾位嬪妃,江山定不可能傳承到朕的太孫手中。”】
【“這樣吧,怡菲,你殺掉洛塵,朕讓你繼位。”】
【寧王沒有說話,而是麵不改色地看向你。】
繼位二字讓李怡菲恍惚了片刻。
但很快,她的眼神就重新堅定了起來。
誠如父皇所說,洛塵未來也許就會背叛自己。
但她願意去賭,願意去賭洛塵不會與她相負。
【你態度堅決地表示:“兒臣無法下手,若是讓兒臣弒夫,還不如您直接將我賜死。”】
【“至於皇孫,我早就派親信藏了起來,隻要我和洛塵死了,他以後就隻是一個普通百姓。”】
【光昌帝在你的威脅刺激下,直接撐著身子坐了起來。】
【他抬手指向你怒罵道:“你個不孝女,你以為朕不敢嗎?你個逆女,來……來……”】
【光昌帝怒火攻心,來人二字遲遲未說出口。】
【緊接著光昌帝突然口吐鮮血,駕崩而去。】
【光昌十九年秋,光昌帝在北伐歸途之中離世。】
啊?
父皇死了?
看到父皇被自己一番言論直接就給氣死了,李怡菲也感覺莫名其妙。
但是很快,她的心中就是一喜。
沒了父皇,這下不會有人來拆散自己和洛塵了。
【光昌帝駕崩的消息傳迴了京城,秦王聽後欲發動政變,但被人提前揭發。】
【魏王聯合其餘諸王共同挫敗了秦王的陰謀。】
【秦王政變失敗,飲毒酒身亡。】
【魏王李婉筠在京城宣布登基。】
【魏王登基後,第一時間就有大學士指責趙王和寧王對先帝照顧不足,導致先帝勞疾身亡。】
【還有大臣認為是趙王故意謀害了陛下,企圖篡位自立。】
【然而新帝李婉筠明辨是非,認為一切不過是謠言。】
【趙王和寧王有沒有謀反之心,將其和其下屬全部召到京城詢問一下便知。】
【你是否前往京城?】
李怡菲沒想到剛過一劫,又來一關。
這京城是自己能去的嗎?
可自己若是不去的話,那不就坐實想要謀反的名頭了嗎?
李怡菲第一時間找到洛塵和李夢琳商量對策。
【洛塵聽後感慨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如今北方的匈人威脅已解除,朝廷不論功行賞也就算了,居然還要將我們除之而後快。”】
【“我們隻要去了京城,那麼生死就全部交到人家的手裏。”】
【“魏王李婉筠比起先帝真是差得太多,居然同室操戈。”】
洛塵還不知道自己錯過了死掉就能送李怡菲上位的好機會。
但是本應該攪動天下的秦王李瑾瑜政變失敗了。
那麼自己就應該趁著魏王立足未穩的時候武裝上訪。
不然以後想要再成事的難度就大了。
【李怡菲滿麵愁容:“如今我們剛剛打完北伐之戰,軍隊之中人困馬疲,而且主動謀反就坐實了謀殺父皇的罪名。”】
【“不可能有人支持一個弒父的叛賊,我們成事的概率將會無限減小。”】
【“二姐,從今以後就是你欠我的了。”】
【在洛塵二人思考下一步行動的時候,寧王扔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轉身離去。】
【次日,寧王率先南下進京。】
【然而在進京的途中,寧王遭到刺殺,寧王死前派親信突圍傳出一句話:】
【“兇手是李婉筠。”】
【“北伐將士此戰勞苦功高,新君吝嗇獎賞,便想將功臣名將用計伏殺。”】
【“二姐,切莫前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