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勳貴的問題以朱重十的強勢介入下,順利瓦解。
一切又重新迴到了他的軌道之上。
今日正值秋收,城外試驗田收割後要進行整理。
朱重十一身便裝,帶來三五名護衛,傅讓在車駕外駕車。
車廂內是常森與李景隆二人陪著。
這幾個二代,跟隨他一年來,確實成熟了不少。
在這個時代,他們這個歲數都是應該娶妻生子的年紀。
李文忠也一直在給李景隆張羅著媳婦的事。
因為藍玉已經伏誅,西南的監視已經沒有了用處。
今日也是把三賤客聚過來重新布置一下任務。
“舅爺,這城外破地有什麼可看的,聽說啊,秦淮河來了一批西域來的胡姬。
都是金發碧眼,很是好看。
今晚舅爺要是有空,九江給您安排一下?”
朱重十睜開眼睛,笑道:“你小子不去伺候你大表叔真是屈才了!
改日本王和你大舅爺說說,你就任宮中大總管的活。”
噗嗤,常森沒忍住,笑了起來。
李景隆瞪了一眼常森。
“舅爺,九江就在您身邊,伺候您就行了,那個……
那個……宮裏麵住不慣。”
朱重十懶得搭看他,重新閉上了眼睛。
“聽說你那個日本小妾給你生了姑娘?”
“哎呀,舅爺,您就別提了,生了個賠錢貨。
不過還好,我爹知道了沒說孩兒。
人也被接到府裏去住了。”
這隔輩親一點錯沒有,不管是姑娘還是兒子,李文忠都是當爺的人了。
李文忠對李景隆傾盡了所有,朱重十對待他們父子也是一樣。
如果沒有當年姐夫李貞的活命之恩,他早已經是一堆白骨了。
“給你們常森的後麵的活換換,北上遼東和南下琉球,你們二人選,選好了告訴本王……”
朱重十沒說完,馬車忽然停下。
李景隆探出頭對著傅讓笑道:“三弟,咋停車了?”
傅讓笑道:“大弟,沒瞧見前麵正在裝卸嗎?”
朱重十在裏麵聽著他們倆的稱唿心裏暗笑。
撥開李景隆,走出馬車。
遠處,農民們正在搶收田地裏的麥子。
強壯的農民們捋胳膊,挽袖子,幹的熱火朝天。
一些穿著官服的官吏,站在田埂上記錄著一些信息。
後麵也有一隊隊的農民,牽著牛車、驢車等運輸的車輛等候。
朱重十見走不動,跳下了馬車。
李景隆、常森、傅讓都跟著下來。
後麵還有幾名護衛跟隨。
幾人向著裏麵邊走邊看。
今日視察的地方被農部選中,改為了試驗田。
官員們正在記錄今年每畝田地的產量。
還有一些官員指揮著農民正在按照他們的意思進行改正。
從外形來看都是規規矩矩。
遠處,兩名農部的官員正在爭吵,幾人身邊圍著十多名精壯的農漢。
一名三十多歲的官員指著一名二十多歲的官員怒道:“張大人,這農部有手冊,按照每畝來記錄產量。
每畝的糧食打上標簽,單獨存放,以後挑選合格的種子。
這些都在手冊上有的。”
二十多歲的官員笑著道:“你懂個屁,不就是挑種子嗎?
選大的挑不就行了嗎?
再說了,這個大的還有錯了?”
朱重十從遠處就聽到了他們的爭吵,他在成立農部後簡單弄了一個育種,施肥,選地的手冊。
前世是中醫,對選地施肥也有一些心得。
幾人來到他們近前,一名看著四十多歲農民已經攥緊了雙手。
“老漢種了那麼多年的地了,這選種子都是留好的。
王大人說的沒錯,就得選個大,飽滿的。
這些明年肯定會提高產量。”
朱重十點了點頭,這老漢還算有些心得,可是太過迂腐,選種未必個大的也是好的。
優良的品種都是經過改良和試驗,並不是什麼糧食都適合種在某種土地上。
幾名莊稼漢將那位三十多歲的官員圍著,十幾人各說各的理由。
年輕官員一臉的得意,看著吃癟的同僚。
朱重十走過去道:“這選種應該首先從高產地裏麵選。
地產地裏麵的好種是另種,並不能混合在一起。
這也是試驗階段的第一步……”
朱重十沒說完,十幾道目光看向了他。
年輕官員見他衣著華麗,跟隨著下人。
“這位先生還懂的一些農耕之術?”
“略懂一些。”
農漢們看他的穿著就知道他不是農民,這些侍候地的渾身黝黑。
眼前這些人明顯就是富家公子哥。
三十多歲官員看了一眼朱重十,對著這些人道:“按照農部的手冊進行分裝,不得混在一起!”
官員說完,在場的農漢瞬間就不願意。
“張大人,這些都是剛裝好車,還有幾袋已經裝在了一起,你怎麼分?”
張姓大人歎了氣道:“那幾袋裝在一起的單獨放,其他的分開車裝。”
“要裝你自己裝,俺們不幹了!”
農漢們坐在了地上。
這位張大人看向了年輕的王大人笑道:“王大人,您看,這?
這都是要上交的,您跟他們說說?”
“要說你自己說,本官管不了。”
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這提高糧食產量會救活很多地方的百姓。
錢可以掙,糧食呢?
朱重十看這位王大人瞬間來了脾氣,怒道:“你管不了,那就不要管了。
來人,脫去他的官衣,交給大理寺審一下!”
李景隆三人聽到命令,化身正義使者,一腳將這位年輕的王大人踹倒。
常森和傅讓二人三下五除二將其官衣官帽拔去。
小王大人站起來指著朱重十怒道:“你是什麼人?
敢拔本官的官衣?”
李景隆上去就給他兩巴掌。
“你眼前站著的是大明洪武爺親兄弟,遼王殿下!”
小王大人聽到後馬上腿腳發軟。
這特麼得是農部的直屬親王。
張大人趕緊躬身行禮:“下官張之坤參見王爺。”
“你很好,本王記住你了!”
地上坐著的農漢們站了起來。
不知所措的看著他。
朱重十笑著對十幾名農漢道:“不知道本王使得動你們嗎?”
“使得動,使得動。”
朱重十一句話,農漢們馬上開始行動。
小王大人跪在地上:“王爺,下官知錯!
下官改!”
朱重十瞥了他一眼怒道:“來人,將這位小王大人送到大理寺!”
護衛們上前,拉著小王就走。
朱重十走到張之坤身前:“堅持底線,恪守本心,很好。
農業是大明的重中之重,不光要看手冊,還要不斷的聽取好的意見。
不斷在現實中去試驗,本王期待你們讓大明的糧食產量提高。”
“下官,領命。”
朱重十失了查看的興趣,乘車返迴去找農部的尚書和侍郎們麻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