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坐在大帳中央,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幾,目光掃過帳內的幾位謀士。
起義軍的勢頭大不如以往,軍心開始浮動。
甚至連新兵的招募都出現了停滯。
他看向身側的李巖,這位原本是書生的謀士。
此刻卻是營帳中唯一一個神色自若的人。
李巖身形瘦削,臉龐略顯清秀,唯獨那雙眼睛,帶著算無遺策的精明。
他拱手說道:“闖王,如今軍中糧餉告急,想要穩定軍心,必須得盡快籌集一筆巨款。”
李自成瞇了瞇眼,緩緩說道:“那依先生之見,該如何籌款?”
李巖嘴角微微一揚,抬頭說道:“闖王可還記得福王?”
李自成眉頭一皺:“福王?我知道,他不是在河南躲著呢。”
李巖目光炯炯,輕聲說道:“福王之富,天下皆知!”
“府邸占地數千畝,光是房屋便有數千間,金銀珠寶堆積如山。”
“藏金於地,積銀成山,且家財遍布天下。其糧倉更是可供十萬人食用數年!”
“闖王若能攻下福王府,所獲錢財足以擴充兵馬、穩固軍心!”
“更可讓河南百姓知道,福王奢靡無度,而闖王才是他們的救星!”
福王,乃大明宗室,因貪財好色聞名。
身家之豐厚,甚至連京城的天子都未必能及。
若能攻下福王府,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國庫!
李自成沉吟片刻,眼中閃過精光。
猛然抬手一拍案幾,大笑道:“好!先生果然智謀過人,此計可行!”
牛金星站在一旁,麵上勉強擠出一絲笑意,但心裏卻是嫉恨交加。
他麵皮微微抽動,眼中閃過一絲陰翳。
他自己早就想到可以攻打福王府,但他想等合適的時機再提。
讓闖王的目光多看向自己幾分。
沒想到,這個書生竟然搶先了一步,讓闖王當眾誇獎!
牛金星心裏很是不甘,他一向覺得,李巖不過是個讀書人,憑什麼能在闖王麵前風光?
暗暗捏緊拳頭,決定找機會削李巖的麵子。
“來人!”李自成大手一揮,眼中戰意騰騰。
“即刻傳令大軍,明日整軍待發,進攻福王府!”
----
皇極殿內,一張鋪滿整個亞洲的軍事地圖,穩穩地攤開在會議桌上。
顧辰端坐在主位,目光掃過在座的眾將。
盧象升、孫傳庭、曹變蛟、秦良玉。
個個精神抖擻,眼中透著興奮與躍躍欲試的戰意。
王承恩站在顧辰身側,拂塵微微一擺。
輕聲道:“陛下,諸位將軍已齊聚,軍議可正式開始。”
顧辰點點頭:“今日召集諸位,是要討論我大明未來的軍事戰略。”
“如今,遼東已平,倭寇勢弱,西域動蕩,南洋各國尚未歸附!”
“天下雖定,仍有隱憂。”
“朕要聽聽你們的意見——接下來,大明該如何出兵?”
話音剛落,曹變蛟率先起身。
拱手抱拳,大聲道:“陛下,末將有話要說!”
他的聲音洪亮,帶著幾分掩飾不住的激動:“這段時間,末將經過軍事學院的訓練,深刻認識到,大明軍隊之強盛,已超乎我等想象!”
“坦克、火銃、戰列艦、轟炸機……天下誰能匹敵?!”
他伸手指向地圖,語氣堅定:“臣以為,我們大明如今四麵無敵,正是千載難逢的擴張良機!”
“北方的遊牧未滅,東麵的倭寇雖敗但未除根,南洋諸國仍存僥幸之心,西域各部落亦有隱憂。”
“如今若不趁勢四麵擴張,徹底掃清威脅,待後代人提起這段曆史時,豈不會責問我們這一代,為何如此懦弱?”
“何況,百姓如今糧倉滿盈,家家有肉可吃,士氣正盛,戰力空前強大!此時不進兵,更待何時?”
話音落下,殿內眾人麵麵相覷,不少將領都露出讚同之色。
然而,孫傳庭卻緩緩站起,搖了搖頭:“曹大人此言差矣。”
“天下雖定,但大明國內仍未完全穩固,流寇雖衰,卻仍未絕!”
“河南、四川等地,張獻忠、李自成尚未平定。此時若四麵擴張,必然分散國力。”
他語氣沉穩,目光掃過地圖,繼續道:“何況,百姓雖安穩,但才剛剛適應新政,若再讓他們承受征戰之苦,是否會生不滿之心?”
“再者,國家興盛的根本不在於擴張疆域,而在於百姓能否安居樂業,國庫能否充盈,軍隊能否持久維持戰力。”
“漢武帝雖開疆拓土,但其後國力空虛,百姓困苦,甚至因沉重的徭役賦稅,使得朝政動蕩。如今,我大明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不宜貪功冒進。”
“陛下,臣以為,當前應當先肅清內亂,待天下真正太平,再談征伐四方!”
兩人觀點針鋒相對,殿內頓時陷入沉默。
曹變蛟冷笑一聲,反駁道:“孫大人過慮了!如今大明國力強盛,兵強馬壯,正是擴張的最佳時機。”
“等日後再議,恐怕良機已失!”
“且不說遠的,單論北邊瓦剌,若不趁此機會徹底平定,將來他們休養生息,再度南下,豈不又是邊患?”
“還有倭寇,如今他們雖已被打服,但若不給他們最後一擊,難保他們不會死灰複燃!”
“此時不進兵,未來百年之內,定會後悔!”
孫傳庭皺起眉頭,堅定自己的意見:“冒然擴張,等於自取其亂!”
兩人爭得麵紅耳赤,誰也不肯退讓。
王承恩站在旁邊,一開始聽得連連點頭。
一會兒覺得孫大人有道理,一會兒又覺得曹將軍說得不錯,最後整個人都懵了。
“這個……到底該支持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