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劉伯溫對視了一下,互相拱手,隨後麵向朱雄英!
“公子,此次瓦剌也先送迴一百萬百姓,公子出征,又帶迴五十萬左右的百姓,這些人陸陸續續的都會安排迴鄉。”
“我等二人,這些時日,啟動複員,將兩地的各個職位,都有安排,隻不多,短期沒事,長時間沒人坐鎮,人心會變。”
這話道理很膚淺,現在啟動的複員都是兩地曾經沒有任官的考生,或者因為在朝中做官,不懂人情世故被罷免的。
這次啟用,短時間固然積極向上,可人心會變,屠龍的少年終成了惡龍,朱雄英在大同,那些人,天高皇帝遠的,時間久了,脖子也跟著癢了。
所以兩地需要派人去掌管大局,這是必須要有的,不能及時掌管這些做官的,百姓跟著遭殃了。
諸葛亮繼續說,“我等兩人專程等公子迴來,再出發,是想問公子有沒有什麼其他吩咐。”
朱雄英淡然道:“百姓迴來的大半了,各地任官已經安排好了,這批迴來的百姓,繼續招兵,宣府那麵還需要有人鎮守。”
這是大方向的事,所有人都沒有意見。
“關於兩地的常備守軍,目前不需要安排,百姓初歸,短時間內用不上,後續是否建立,還需要再次考量。”
通常來講,常備守軍的作用,是為了防止隱患建立的,比如盜匪,可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吃空餉,橫行鄉裏,不僅不去針對那些盜匪,甚至比盜匪更可怕。
“你們上任後,我會派人輔助你們,讓你們擁有最大的自主權。”
諸葛亮和劉伯溫,對於軍事兵力上的安排,不發表任何看法,朱雄英派兵支持他們,這是再好不過了,手上有兵權,想做些什麼都會很順利。
一陣腳步聲傳來,門外出現了蕭何的身影,蕭何走進書房,微微躬身,“公子!”
朱雄英笑著說道:“咱們的後勤部長來了,別客氣,多日未見,你們都功不可沒。”
眾人都笑嗬嗬的開著玩笑,氣氛熱烈,這段日子,他們相互尊重,互相了解過,對於對方的能力,知道的頗多!
一邊喝茶一邊閑聊,隨後說起了諸葛亮和劉伯溫即將上任,朱雄英也開口問了蕭何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蕭何沉思了一會,“公子,今年過了農耕,今年的稅收全免,糧食充足,隻不過,糧食即便再充足,也需要百姓有事做,不能光靠我們養著。”
“如今時至這個月份,百姓已經耕種不了糧食,迴鄉的話,隻能種一些白菜,可白菜不能當糧食。”
“到了冬季,百姓所需的糧食,過冬的一切,都需要在這之前準備,需要動員所有百姓參與,借此機會,分發下去過冬所需。”
朱雄英開始沉思,這可不是幾千或者幾萬個百姓,這是幾百萬百姓,每一個關於百姓的決策,都需要慎重考慮。
百姓歸家,夏季、秋季到好說,冬季需要保暖的衣物,過冬的柴火,還有日常所需,需要的自然是天文數字。
朱雄英這些日子,一直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他想到的方法,則是修路,這個時代的路,一旦出現雨天,輜重或者貨車,基本上難行。
修路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正好可以彌補,所有參加修路的,每天可領取糧食。
至於修路,就不能簡單的修路,而是選擇水泥路,水泥路的優點,在於強度高,他有很高的抗壓強度,抗彎拉強度。
耐久度高,使用年限很長,溫度穩定性高,痕跡現象不明顯。
當然,最重要的優點,則是在於水泥路的所需材料,都不是很難取,這個時代這些物質,除了水泥,其他東西都好獲取。
至於缺點自然也有,周期長,影響交通,破損後,修複難度大,舒適性也比較差,可這些在這個時代,都不是大問題。
隻是一家人,不能隻管男的,不管女的,女的不能隻局限於織布,還可以幹一些其他的貼補家用。
受時代限製,需要對她們妥善安排,比如說,工作的場景裏,沒有男人出現,體力活,可以找那些身強體壯的嬤嬤!
這個時代女子基本都會的則是女紅,在地理位置上,可以將草原上的動物毛皮都貿易過來,直接進行壟斷,草原人不擅長做這些,可中原擅長,可以做的很精美。
還可以按照水平的高低,分發不同的月例,既能解決生計,又能改善生活。
朱雄英將心神放在係統身上,打開係統!
搜索水泥製造法,點開查看!
水泥製造法:土法水泥製造術,具有優良的抗腐蝕性,附贈高溫煆燒技術,贈送諸多使用方法,包括修路,築牆,建屋,諸多用處!
水泥製造法,售價一百萬兩!
水泥製造法的難度,在於高溫煆燒技術,至於原材料,在這個時代,不難獲取!
朱雄英決定下來,就不再猶豫,點擊購買,購買成功,一卷帛書出現在他的係統空間。
隨後朱雄英將自己的打算和想法,一一講給他們四個聽,又從桌子裏取出水泥相關方法,放在桌子上。
眾人開始沉思,測算這種方法的可行性,趁著他們在思索,朱雄英打開自己的係統消費明細。
出征之前,剩餘四千一百二十一萬四千兩,途中收取了阿喇知院的一千五百萬兩,兩萬五千蒙古鐵騎花費二百五十萬兩,花費一百萬購買水泥製造法。
現在所剩五千二百七十一萬四千兩,這還不包括也先賠償的三千萬兩,也不包括墨眉裏的財務。
蕭何將桌子上的水泥製作方拿起來觀看,片刻後,又放下,眾人依次拿起來觀看,看過後,將目光集中在蕭何身上。
蕭何的定位,在於在後方統領全局,水泥不僅關乎戰略地位,還關乎幾百萬百姓民生,需要蕭何點頭,資源傾斜,各地全力配合。
蕭何緩緩的點頭,當務之急,也沒有更好的方法,水泥的方式,在他看來是可行的。
安排一部分人製作水泥,創造就業,沿途規劃路線,各地的人都在參與,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