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搖頭,道:“這種事情簡直就是白日做夢,說不一定傳國玉璽就在某個人手上,隻不過沒有爆出來。”
“這種事情誰知道。”
觀眾閑聊期間,不少古人震驚不已,這種輿論向?qū)У淖饔盟坪跤悬c厲害,看後世的說法娘化男人也是輿論導致。
有肉不吃,後世有些人真的生活過好了,居然還有人宣傳這種白癡事情。
不知道我們想要吃一頓肉往往要到節(jié)日。
不對,那些權(quán)威宣傳吃素有用,但她吃肉的時候你又看不到。
這就好比,皇帝吃肉太多了,醫(yī)生建議吃肉對身體不好,於是皇帝就要求天下百姓也少吃肉,這有助於健康。
葉詩琪繼續(xù)道:“老哥,秦始皇耗費百萬勞動力耗時耗力花如此大的功夫死傷無數(shù)修長城,你之前說長城有好有壞。”
“那長城到底起什麼作用。”
“曆史上那麼多匈奴南下,長城好像也沒有抵禦防禦匈奴。”
邊境百姓:“小姑娘,長城可是太有用了,要不是長城我們整天都要擔驚受怕。”
葉楓:“這就是幸存者偏差了,我們看的史書記載的匈奴南下基本上都是大事情,匈奴都是成群結(jié)隊而來。”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道工程可以抵擋住十幾萬大軍的攻擊。”
“長城發(fā)揮不了作用很正常。”
“那麼,如果匈奴是十幾個人,幾百個人突然南下掠奪邊境老百姓,搶完就跑這種小事情很難記錄在史書裏麵。”
“在如此漫長的邊境線上,這種小規(guī)模的掠奪可能每天都在上演。”
“對於邊境百姓來說,真正讓他們感到害怕的是十幾個人,幾百個人突然之間騎著馬衝進村子裏麵殺燒搶劫。”
“在極短的時間裏麵搶奪物資,搶奪女人,殺死男人之後揚長而去,隻留下地獄一般的場景。”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裏麵可以記載兩個人在街上吵架的場景,這是因為她們在所在的地方叫首都。”
“史書可以記載皇帝今天上了幾次廁所,心情好不好等等。”
“但,誰會去關(guān)心邊境線這種小小的衝突。”
“這種衝突很少記錄在史書上,但這才是邊境老百姓身上的痛苦。”
“好不容易活下來的百姓,為了複仇發(fā)瘋一樣跑去邊防軍,邊防軍得到情報之後快速趕往目的地,結(jié)果匈奴早就跑了。”
“隻留下了人間地獄。”
“邊防軍看著如此慘狀,心中怒不可赦快馬加鞭去追匈奴。”
“可是麵對漫長的邊境線,邊防軍完全不知道匈奴會從哪個方向離開邊境。”
“想要複仇都很難,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
“想要複仇都找不到敵人,隻能任由敵人在地盤上胡作非為。”
“長城改變了這一切,漢朝長城守備軍就記載了多次小規(guī)模的掠奪,長城軍又是如何將其弄死的場景。”
“小規(guī)模匈奴要進來,必定要鑿開城牆將馬帶進來。”
“匈奴可以翻牆進來,可是馬不行。”
匈奴可怕的地方在於機動性,沒有機動性中原軍隊可以把匈奴按在地上打。”
“邊防軍發(fā)現(xiàn)洞口,一部分人沿著蹤跡前追擊匈奴,點燃烽煙告訴遠方的邊防軍注意警備,同時也在告訴老百姓躲起來。”
“一部分人守在原地布置陷阱。”
“在長城以內(nèi)邊防軍的數(shù)量遠遠大於匈奴可以進行包圍,趕著匈奴前往指定地點。”
“匈奴想要快速離開長城必然選擇原先進來的地方。”
“因為,鑿開城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需要準備大型的工具才可以。”
“匈奴搶完想要離開,到了洞口邊防軍早就準備好一切了。”
“前後包抄,弄死匈奴。”
葉楓說完這一切之後,不少觀眾腦海之中幻想了這種場景,突然就感覺生動形象起來了。
守備軍的戰(zhàn)術(shù),長城的作用,如何減少傷亡弄死敵人,如何保證老百姓的安全。
觀眾:“曆史上真的發(fā)生過這種事情嗎?感覺有些理想化了。”
葉楓:“這可不是我瞎編,這是真實漢朝長城守備軍記載的事跡,對付這種小規(guī)模的匈奴。”
“漢軍的經(jīng)驗豐富多了。”
“甚至還會故意的釣魚執(zhí)法,讓匈奴以為防守薄弱攻關(guān),進入城中一波箭雨直接帶走。”
“在長城外地緣廣闊,射箭射不到,到了城裏看你怎麼跑?”
葉詩琪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道:“牛逼,這才是老祖宗的智慧。”
一邊的觀眾:“我還以為就在城牆守著,原來裏麵還有這麼多門道,厲害。”
長城漢軍部隊聽著這一切,心中難免自豪,這可是他們摸索出來的打法,大部隊匈奴幹不過。
小規(guī)模還打不過。
不僅有這些東西,還可以趁著夜色故意放跑匈奴,偷偷派人跟上匈奴找到對方的部落。
趁著夜色偷襲小部落,打完就跑讓匈奴也體驗一番掠奪。
讓他們也感受失去一切的痛苦。
葉楓:“長城真正防禦的對象是這些十幾人,幾百人的掠奪,在匈奴集結(jié)大規(guī)模部隊,長城又起到了預警作用和延緩匈奴進攻的作用。”
“可以提前疏散老百姓,提前投毒,燒毀各種物資等等。”
“朝廷準備對匈奴動武,長城又可以成為物資補給站,糧草存放點,休整的地方。”
“對於修長城的那些人來說是一場磨難,但是在漫長的時間裏麵長城不知道拯救了多少人。”
葉詩琪驚訝道:“原來長城有用啊!”
葉楓:“這些隻是一點點,長城真正的作用要來了。”
“匈奴集結(jié)大部隊想要南下也可以從多個方向攻擊中原王朝,那麼中原王朝必須要在匈奴可能進攻的地方布防軍隊。”
“守住最主要的道路。”
“這就需要極大的軍隊成本,比如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30萬人,三十萬人實際上是分布在不同地區(qū)。”
“把匈奴可能進攻的地方全部布防軍隊,這麼多軍隊就需要恐怖的運輸成本。”
“這極大地增加了帝國財政支出。”
“長城建立之後,匈奴要南下,南下的路線基本上都被長城擋住了。”
“十幾萬人的路線很容易猜出,這些關(guān)鍵路線上的長城就如同戰(zhàn)爭堡壘一樣。”
“這就意味著匈奴需要攻城,一旦攻城鎮(zhèn)守在邊境的守備軍就知道匈奴在那裏。”
“朝廷也能快速知道匈奴的具體情報,各種對應(yīng)手段也能及時動用。”
“這就不需要大量軍隊鎮(zhèn)守邊境了,我們就可以看到漢朝相比於秦朝來說,邊境軍隊的數(shù)量減少很多了。”
“邊防軍通過長城這條高速通道殺向匈奴,這也不需要繞路,翻山越嶺消耗大量時間趕往事發(fā)地點。”
“不知道為大一統(tǒng)帝國節(jié)約了多少人力物力,極大的減少了帝國財政的輸出,保證邊疆的安全。”
“而財政問題和外敵入侵往往就是帝國滅亡的關(guān)鍵。”
“這也是朱棣遷都北平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