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葉詩琪:“老哥,我忽然發現了一個盲點,你之前說黑夫寫信給家裏人,一個普通的士兵怎麼可能會寫字和認字。”
“獲得的那些戰利品怎麼送迴去。”
“一場戰爭下來士兵繳獲的戰利品應該不少,如果帶在身上勢必會影響到後續的戰爭。”
“特別是攻城戰役,比如劉邦不是西進鹹陽,一路上士兵繳獲的戰利品不可能帶著去鹹陽。”
葉楓:“有沒有種可能軍隊裏麵是有人可以幫他寫字,並且安排人寄迴家中拿物資。”
“至於那些戰利品怎麼送家,要不你猜一猜。”
葉詩琪搖頭,道:“你知道我的,我這個人不太懂曆史常識,我不猜。”
“詩雅,你知道嗎?”
李詩雅一邊道:“這還真不是曆史常識,一般不太了解的人還真不知道。”
“不少人想要通過黑夫寫信來證明秦國識字很普及,這其實是忘記了當時軍隊的組成人員。”
“士兵的各種物資需要從家裏麵寄來,出門在外幾個月不可能不可能像現在一樣有軍隊專門提供各種物資。”
“古代專門的人去幹這些事保證軍隊可以穩定。”
“商人充當了這個角色。”
葉楓點頭,道:“答對了,他們可以稱之為隨軍商人了。”
“軍隊開拔十幾萬人會聚在一起,簡直就是商人眼裏行走的客人,而且一個人能從家裏麵帶多少物資。”
“軍隊需要大量商人來支持各種物資的配送,商人會帶著各種各樣的商品跟著軍隊。”
“軍隊管飯可不管其他生活必需品,其他的東西都要士兵自己去準備。”
“那麼這時候就可以前往商人臨時的市場進行交易。”
“買衣服,買鹽,或者讓商人寄書信迴家。”
“我們經常能看到秀才幫別人寫寫書信,教教學生,而大規模軍隊出動的時候也是讀書人賺錢的機會。”
“幫別人寫家信賺錢,這些都有固定的部門去管理,郵局自古就有了。”
葉詩琪:“這樣說軍隊並不像電視劇裏麵演的那樣,幾個帳篷堆在一起,然後安營紮寨。”
葉楓:“當然不是了,一場戰爭下來士兵繳獲了很多的戰利品。”
“自己帶著又麻煩,這時候就會前往就近的商人市場出售自己的戰利品,變成銅錢和其他必需品。”
“也可以去娛樂一下,按按腳,喝喝酒,畢竟在古代軍隊是存在妓院,來緩解軍隊的躁動。”
葉詩琪:“哦,這個我就知道了。”
“不過,士兵得到戰利品都是自己的嗎?”
李詩雅:“當然不是了,根據初唐士兵戰利品劃分,1\/3歸國家,1\/3歸軍隊,1\/3歸個人。”
葉詩琪好奇,道:“俘虜的人怎麼分,人又不是貨品。”
李詩雅:“誰說人不是貨品了。”
“要是三個人,那就國家一個,我一個,軍隊一個。”
“我現在把你們兩兄妹俘虜了,你們就是我的戰利品,但我依然要上繳一部分給國家和軍隊。”
“詩琪你長得這麼漂亮,賣給奴隸商人一定能賣到一個好價錢。”
“奴隸商人再把你賣給大戶人家當丫鬟,當老光棍的老婆等等。”
“你們兩兄妹一定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我可以賣給隨軍的奴隸商人,不過價錢比較低。”
“要是我有時間,我就專門到奴隸拍賣市場把你們兩個賣掉。”
“然後賺到的錢上交國家一份,上交軍隊一份,然後就是自己的了。”
葉詩琪聽著汗毛豎立,把人當成商品隨意的買賣,簡直恐怖至極:“真是殘暴啊!”
葉楓倒無所謂,道:“這可是士兵離家之後最有希望賺到錢的機會。”
“曆史上有不少的屠城就是士兵想要賺錢。”
“士兵每攻破一座城池,這所城池的所有東西全部都是士兵的戰利品。”
“要麼主將獎賞士兵,要麼允許士兵自己豐衣足食。”
“像李世民攻打白巖城想要白巖城投降來減少損失,也可以增加自己仁義之師的名望。”
“對於投降方和李世民都是友好的一麵,但攻城的士兵就非常的不爽。”
“於是他們很快的包圍了李世民的大營,要求李世民給他們一個說法。”
“隻要把城攻下,那麼城裏麵的所有人和東西都是他們的戰利品,她們也可以趁此機會賺錢。”
“強如李世民也害怕士兵嘩變,花錢從士兵的手中買下了白巖城。”
“花錢買人心,士兵滿足了,投降的一方滿足了,這也是打天下的一種辦法。”
“在這件事情怎麼說,無論你站在哪一方都沒有錯。”
“李世民希望增加自己的名望,白巖城百姓希望能活下來,士兵希望自己能賺錢。”
“世界上並不存在十全十美,想要和平解決一件事情必須需要有人付出代價。”
“元朝時期,蒙古人喜歡射箭圈地,隻要攻破城之後士兵會衝進城通過射箭圈地來分戰利品。”
“時間有限,這也是給予士兵獎勵的機會。”
“一旦時間過去了,蒙古將領就會下達屠城的要求,將那些還沒有歸屬的老百姓殺光,將金銀財寶充公。”
“戰爭不會有仁慈,從廣大士兵角度出發戰爭是贏者通吃的原創,一旦勝利了,那麼賺錢的機會就來了。”
聽到這裏,葉詩琪:“那春秋時期的戰爭不是挺好的嗎?”
葉楓:“這種事情很反常識,文明隨著不斷的積累越來越深厚。”
“人們學習了知識,提升了自我的素質,道德才會越來越好。”
“如今的華夏是有史以來道德素質最好的時代。”
“春秋,人們都還在為填飽肚子而發愁 ,除了貴族可以讀書,可以吃飽飯能遵守一些道德。”
“其他人隻能苦哈哈的努力填飽肚子。”
“結果,這些人打仗比現在還要文明。”
“春秋100多個國家到了戰國就剩下十幾個國家,難不成那些國家自願消失。”
葉詩琪:“史書裏麵寫的那些事情確實有道德啊!”
“比如退避三舍,宋襄公的半渡不攻之,大將見到了敵方的諸侯需要敬禮。”
“還會幫敵軍修車等等。”
葉楓:“你說的這些例子在史書上是特例哦,反例有一大堆,而且退避三舍和宋襄公的半渡不攻之並不是有道德。”
“前者晉國國君聰明,後者宋國國君是典型的反麵教材。”
“你這就犯了特例代替大眾,以一個例子代表春秋的所有戰爭。”
“這就好比你平時數學不及格,忽然有一天你考到了120分。”
“你很興奮在日記裏麵記下了你考了120分,說了一句我也有點數學天賦。”
“幾百年之後,人們想要了解你的數學成績,翻開你的日記本發現了這句話,來推測你的數學成績。”
“甚至考古挖掘挖出了你的120分的卷子,史書加考古證明大致能推測出你平時的數學成績應該在90分以上。”
“事實就是你平時都不及格,這一次數學特別簡單你才考到120。”
“史學上的特例並不能算是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