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東瀛實力較弱,攻克它並非難事。
然而大胤仍需警惕柔然的威脅,稍有不慎,率先滅亡的恐怕就是大胤了。
一貫穩重的七皇子此刻怎麼會提出如此荒謬的想法?
趙禎與其他在場之人一同將目光投向了趙錚。
似乎在期待趙錚能給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解答。
“你……你在說什麼?”
建川次郎伸手指著趙錚質問,但語氣中帶著一絲明顯的不安。
木村的臉色陰沉下來,眼神中透出寒意:“大胤的皇帝,難道你真的打算把我們逼到無路可退的地步嗎?”
然而聽到這些話後,趙錚反而露出了笑容。
“無路可退?恕我直言,與我大胤對抗,你們還差得遠呢。”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彼此交換著眼神,忽然發現他們對趙錚的心思根本無法揣測。
趙錚瞥了一眼建川次郎和木村,以平淡的口吻說:
“爾等來我大胤表麵上說是議親,其實目的卻是尋求救援吧?”
建川次郎和木村的瞳孔瞬間縮緊,隻聽趙錚接著說道:“依本殿下所猜,恐怕在柔然大軍逼近邊境之前,已暗中分兵進攻東瀛了?”
“雖然尚未正式宣戰,但也向東瀛下達了最後通牒。”
“條件必然比我朝歸順要苛刻百倍!”
“因此東瀛王才讓你秘密來我國求援,並企圖通過聯姻來威嚇大胤收手。”
“建川次郎,我說得對不對?”
話音剛落,建川次郎整個人僵住不動。
“你,你怎麼會知道……”
他不自覺地低聲呢喃起來,直至木村示意後方才停了下來。
但是心中的波瀾已經難以平息。
這些都是國家機密,趙錚是從哪裏得來的消息?
居然準確無誤。
感到震撼不已的又何止他們二人。
自天子趙禎至文武百官如羅昶李牧等人都驚愕不已。
原來,柔然早就計劃吞並東瀛了嗎?
而今東瀛來訪真正的目的竟是求助?
如果答應聯姻,豈非正好落入圈套?
更為嚴重的是,正因為建川次郎的態度過於傲慢。
導致在場所有人對於真實情況完全沒有察覺。
反而是趙錚洞悉了一切內幕。
簡直堪比天神般的洞察力!
其實,此時趙錚內心也鬆了一口氣。
前一夜他思考許久整理出所有線索,開始懷疑事情的真相。
這次東瀛君主來訪,攜帶大量精銳武士本就顯得不同尋常。
此外,選擇聯姻卻不娶公主而要求娶權臣之女亦透露出不凡。
最直接的漏洞則是東瀛接受了他的賭約。
若說建川次郎是一時衝動,那東瀛君主豈不是傻瓜嗎?
於是結論顯而易見,東瀛陷入了極大的困境。
哪怕降伏於大胤也成為選項之一。
果然,看建川次郎的表現就知道猜測沒錯。
“哼,柔然打得好如意算盤啊,表麵施壓於我方分散注意力,私下裏則直取東瀛,意圖形成圍困態勢對我構成巨大威脅。”
這句話頓時讓在座的大胤臣僚背脊發涼。
一旦真讓柔然成功,整個帝國岌岌可危。
趙錚再次凝視著建川次郎,眼神中充滿了威嚴。
“建川次郎,你隻有這一次機會做選擇。”
“是在柔然的侵略下變成奴隸,還是對我大胤屈膝臣服。”
“自己抉擇去吧!”
講完後轉身離去,態度十分決絕。
大廳內頓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隻剩下一陣急促的心跳聲。
咚咚咚!
甚至比鼓點更加扣人心弦。
趙錚的話語徹底摧毀了建川次郎的心理防線。
連木村也不由得黯然搖頭歎息。
不隻是柔然的計劃落空,連東瀛周密的計謀,在此時也徹底失敗。
所有事情都算盡了,唯獨未曾預料到,大胤竟有這般英明的皇子。
直到這一刻,建川次郎已是心服口服。
“我東瀛願向大胤稱臣!”
建川次郎與木村一同跪倒在地。
這句話一出口,東瀛就成了大胤的屬國。
大胤擴展疆域的日子,就在今天到來。
“臣等恭喜陛下,祝賀陛下!”
樓臺上的文武大臣和校場上的數百將士,紛紛下跪致敬。
聲音震耳欲聾。
數百年間,大胤今日開疆拓土的威嚴何其壯哉?
眾人對趙錚更是欽佩至極。
起初他提出了驚世賭局,令朝廷內外震撼。
隨後,他在戰場上展示了非凡的實力,壓倒了東瀛。
此刻,他又敏銳地洞察到東瀛的陰謀。
頭等功臣之名,實至名歸。
就連李牧心裏也不禁讚歎。
但越是這樣,越不能讓趙錚壯大。
李牧略微抬頭,目光投向趙錚。
眼中寒光閃爍。
“各位快快請起!”
趙禎揮手示意,神情豪邁。
先是看了一眼趙錚,眼光炯炯。
隨後他把目光投向了建川次郎。
“建川次郎,你去告訴你們的王,既然選擇臣服,我大胤必將予以照拂!”
“若柔然膽敢進犯,我軍必南下與其決戰!”
“我大胤的土地絕不允許被侵犯。”
建川次郎心情沮喪,隻能點頭應允。
“大胤皇帝可以放心,我定將此事告知吾王。”
誰知,話音剛落,趙錚突然一聲怒喝。
“大膽!”
“東瀛已降為我朝屬地,怎能我們的土地上稱王?難道想造反不成?”
“方才稱唿亦是對父皇不敬,按律法應當公開處斬!”
“趙錚,你……”
建川次郎焦急萬分,而趙錚卻冷哼一聲。
\"懇請殿下開恩!方才拙言實屬無心之失,容臣代他向兩位尊上叩首謝罪!\"
趙錚唇角噙著若有似無的笑意,眼底寒芒如潮水般消退。
\"知錯便善,下不為例。\"
木村慌不迭應聲,拽著建川次郎的衣袖踉蹌後退。
滿朝朱紫目睹此景,初時駭然相顧,轉瞬皆露激賞之色。
七皇子這番做派著實精妙,三言兩語便將這東瀛使臣的鋒芒折盡,生生迫得對方俯首稱臣。
趙禎指節在龍紋扶手上輕叩,腕間玉扳指忽地閃過寒光。
\"念在初犯,姑且揭過。\"
帝王聲線陡然轉沉,\"傳朕旨意:東瀛領主建川雄教化有功,特敕封為鎮海王。著八百裏加急將金冊送往扶桑。\"
\"再頒詔九邊——自今日始,東瀛諸島永為胤朝藩屬,凡犯境者,視同與天朝宣戰!\"
\"陛下聖明燭照!\"
丹墀下此起彼伏的山唿聲裏,鎏金藻井微微震顫,映得那位垂目把玩玉如意的親王,麵上光影明滅難測。
接著,他注視著趙錚。
“皇兒,你立下了這樣的功勞,父皇該如何獎賞於你?”
這話一出,群臣內心震動。
如此豐功偉績,即使賜封太子也並不過分。
要知道,三個月後便是封王大典。
他的鎮北王如今是名存實亡的,若是真的換了一個稱謂,那恐怕當今的太子也要退避三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