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孫權墓碑前放張遼手辦】
此時還不是吳大帝,還沒有進行合肥之戰的孫權,想起之前天幕提到自己十萬敗八百,不禁掩麵,奇恥大辱啊!
威震三江的江東孫伯符看到弟弟的樣子,安慰道,你能舉賢任能,各盡其心,處事穩定有方,可守好江東的基業,亦是別人不及啊!
三國後,有人了解過這位東吳君主的事跡,那名號不僅有“孫十萬”,還有“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孫策少年取六郡,孫權英姿鋒芒,他識人用人手腕之驚人,總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乃是一神武雄才。
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裏,兵精足用,英雄樂業,亦是一代英主啊!
【西成高鐵票價263元,我大漢丞相諸葛武侯,朝發夕至,隨時北伐!】
諸葛丞相手中搖著的白羽扇微停,口中喃喃興複漢室,還於舊都,隻是後人之言其中意思,終究是未果嗎······
三國後的朝代,無數人歎息,為那位諸葛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而歎息,為後人的溫柔將票價定為263元而歎息。
他們自然知曉就在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的啊!
隻是,等等,你說什麼朝發夕至???!!!
這是人力能辦到的嗎?那啥,想要!
【鐵骨錚錚教人忠,世修降表衍聖公。】
酸儒們看到此言,渾身顫抖,麵紅耳赤,那是妖邪之言!此乃妖物!
指著天幕怒罵不已!說盡無數低俗惡毒之言。
一旁的蒙童嚇得哇哇大哭,路過的百姓紛紛投來嘲諷的目光,那些酸儒們氣的四仰八叉,砰的一聲栽倒在地,生生氣暈了過去!
有知道南孔北孔之爭的,投來諷刺的目光,聖人後裔世修降表,失節忘義,無論哪個朝代建立,孔家都會選擇歸順和支持新政權。
若說分明,鐵骨錚錚的是南孔,世修降表的是北孔!
【有個將軍,他叫去病,後來又有個將軍,他叫棄疾】
還是少年的霍去病,一臉驚奇的望著那個後世人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異曲同工!他是像舅舅那般的將軍嗎?
辛棄疾想起往事苦笑一聲,祖父向來崇拜西漢的名將霍去病,給他取名叫“棄疾”,希望自己成為大將之才。
自己從小習武練劍,飽讀詩書,也一直把霍去病當成了自己的偶像,此生以恢複中原為誌,以功業自許,卻終究是壯誌難酬啊!
有人想起霍去病封冠軍侯時年僅18歲,二十四歲就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創造了豐功偉業。
而辛棄疾起義反金,單槍匹馬深入敵營,活捉叛徒並全身而退,名重一時,時年二十五歲。
一個鮮衣怒馬喊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一個血氣方剛吼出“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兩人都是彪炳青史的英才啊!
有人想起那位冠軍侯,微微歎息,何等遺憾,天妒英才啊!
霍去病少年英雄,18歲就征戰匈奴,驍勇善戰,屢建奇功,曾創造了“封狼居胥,飲馬瀚海”的不世之功。
若是上天再給二十年,漠北定滿漢家衣的盛世奇觀定不是夢啊!
那位辛棄疾則是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生不逢時沒有遇到像漢武帝那樣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
縱然他文武雙全卻不能施展抱負挽救國家於危亡,一生奮發激昂,抗戰愛國,壯誌未酬,念念不忘收複中原大業,惟有以詞明誌,發出“可憐白發生”的慨歎啊!
【秦始皇繼承曆代秦王遺誌】
無數君主皇帝,想到秦朝連出六代明君,不免肅然起敬,秦始皇能夠一統六國,正是奮六世之餘烈啊!
秦孝公頒布《求賢令》,重用商鞅實行變法改革,秦國自此由弱變強,奠定秦國統一六國的基礎。
秦惠文王繼承孝公遺誌,東出攻魏,開疆拓土,秦國君主自此開始稱為秦王。先後任用張儀連橫六國,任用良將公孫衍、樗裏子和司馬錯,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穀,南下商於,使得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更進一步。
秦武王前往周王畿意欲舉象征周王朝至高無上權利的九鼎,表露出問鼎中原的大誌。開創並設立丞相一職,在相邦之下設立左、右丞相副手,輔佐相邦治理朝政。平定蜀亂,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加強秦國的積累。
秦昭襄王繼續貫徹商鞅變法的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製,認同平民出身的人才,任用名將白起。采用“遠交近攻”的策略,蠶食各國領土,發動著名的長平之戰,使得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勢不可擋。攻陷東周王都洛邑,收取周王朝九鼎,覆滅統治八百餘年的周王朝。
秦孝文王大赦天下罪人、表彰先王功臣、優待宗室親戚、開放苑囿遊樂,保持秦國的鼎盛國力。
秦莊襄王質趙多年,為秦國立下重大功勞,後大赦天下,施德布惠於人民,攻伐蠶食韓國、趙國、魏國,掃除周王朝最後的殘餘勢力東周公國。
嬴政身著玄衣纁裳,目光如炬,似乎看見了旄節旌旗上一個大大的秦字!
那是大秦曆代先王的遺誌!正是曆代先王勵精圖治,子民堅定信念,最終東出,方能滅六國,實現一統!
【千年以來,政治時有腐敗,財富時有困竭,武力時有崩潰,家國時有災難,但隻要維持大道的人在,種花家的曆史命脈就不會斷!
【自古以來,種花家都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一代人未完成的使命,將由另一代人繼續!】
【幾千年過去,不過麥子熟了幾千次,種花家依舊是種花家!】
眾人深有感觸,這片土地的名字一直未曾變過,那就是華夏!
無論發生了什麼,精神永續,華夏永存!這片土地孕育過無數英雄豪傑,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厚重的文化底蘊支撐著我們一步步走向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