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曆史上的文治第一人】
【最受推崇的一代明君。】
【他也是種花家曆史上第一個盛世的開創者,】
聽到這裏,眾人已經隱隱猜出這是哪位皇帝了,那可是眾多皇帝的楷模,三代以內,首推文帝,文是最高的諡號!
【有人說他是對百姓最好的皇帝,在位期間不僅節儉恤民,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把稅率十五稅一,降到三十稅一。而且還有13年全部免稅!】
【老百姓舉國同慶,皇室帶頭衣食樸素,重視德化教育,倡導節儉之風,讓百姓第一次認可自己是漢人】
文帝此時正行春耕之禮,親自帶著大臣們下地耕種,絲毫不敢馬虎,令皇後率宮女采桑、養蠶,朕作為治世之君,當為天下之表率!
······
景帝想起父親當年節儉至此,曾以履不藉以視朝,穿著草鞋上殿辦公,龍袍也是“綈衣”,粗糙暗淡,但就是這樣的龍袍,也一穿多年。破了就讓皇後給他補一補再繼續穿。
後宮也是樸素服飾,為了節約布料,即使自己最寵幸的夫人,也不準衣服長得下擺拖到地上。宮裏的帳幕、帷子都很素淨,沒刺繡、不帶花邊。
比起父親,我不及也!
·······
曆朝眾皇帝麵露敬仰之情,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禦無所增益。
文帝當皇帝的二十三年間,沒有蓋宮殿修園林就罷了,連車輛儀仗甚至連狗馬都沒有增添,完全就將自己當普通人來待。
而且由國家供養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發給他們米、肉和酒,對九十歲以上的老人,還要再發一些麻布、綢緞和絲棉給他們做衣服。
在位期間以德化民,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斷獄數百,幾致刑措!無愧於萬世帝表!德至盛焉!實至名歸!
·······
曆朝的百姓們聽到三十稅一、聽到免稅,渾身顫抖起來,隨後又淚流滿麵,天下還有這樣的皇帝嗎?
會有將百姓放在心上的皇帝嗎?會有將他們當人看的皇帝嗎?願有來世做大漢子民啊!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
四時之間,亡日休息。一年從頭忙到尾,一日也不得閑,哪怕是大風、酷暑、陰雨、寒冬都得去幹活,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一年所需外交足官府的賦稅啊!
更有苛捐雜稅繁重數不勝數,我等焉有活路啊?若是能少交些稅,也可吃飽飯、好好活下來啊!若是能活命,誰想去造反啊?
······
眾人對這位愛民如子的文帝充滿敬意,文帝免稅,造福百姓,又擅治國之道,反而使得稅收不減反增。
太倉裏的糧食陳陳相因,導致腐爛而不可食,國庫裏的銅錢堆積如山,穿錢用的繩子都腐爛了。
漢文帝一生勤懇節儉,攢下了偌大的家底,才能讓那位武帝四方征討、開疆萬裏啊!
······
【有人認為他是曆史上的文治第一人,有人用不問蒼生問鬼神嘲諷他。】
【但曆史上的他問了無數次蒼生,卻隻在臨終前問了一次鬼神,古人常用蓋棺定論來評價一個人的一生。
但即使是在漢文帝死後的200年後,赤眉軍也沒敢動這位真心熱愛百姓的帝王陵墓一下。】
【他的一係列舉措使西漢經濟逐步複蘇,最終開創一代盛世文景之治,】
【他便是劉邦的第四子,被稱為百世帝師,後世帝王學習的榜樣,】
【三代以下能從賢君者,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
······
看到天幕之言,有人滿是憤恨,誅呂,他寸功未立,憑什麼我們打下來的江山由他來做?若是我等來做,也是千古名君!萬世稱頌!
······
此時正站在田地旁的文帝,問道治粟內史,“倉儲如何?百姓糧食是否豐足?”
治粟內史恭敬迴稟,“各郡司農來報,糧倉已大多數滿的已經裝不下了。百姓可三年有餘糧!”
聽此劉恆滿臉欣慰,“隻要百姓家家有餘糧,我大漢天下就富足了!民富則國強啊!”
“倉稟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倉庫儲備充實了,百姓才懂得禮節;衣食豐足了,百姓才能分辨榮辱,這樣我大漢才能強盛啊!”
“朕從代國到長安已有多年了,每日都在驚恐中過日子,直到今日心裏才感到輕鬆了些。可要完全改變,這地廣人稀隻怕是還要很多年呢。”
·······
唐太宗李世民向來崇拜漢文帝,以成為漢文帝那樣的千古賢君為目標,德厚謀天下,利澤施四海,靡不獲福焉!
他的功德顯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廣施,遍及四海,天下百姓都受益啊!
······
嘉靖自比漢文帝,以效文景之舉,問道華夏三代以下可稱賢君者,當首推何人?
海瑞直言不諱,文帝有親民近民之美,慈恕恭儉之德,以百姓之心為心,與民休養生息,繼之景帝,光大文帝之德,始有文景之治。
陛下二十年不上朝,美名其曰無為而治,修道設礁行,其實是大興土木,視百官如家奴,視國庫為私產,以一人之心,奪萬民之心。
無一舉與民修養聲息,以至上奢下貪,耗盡民才,天下不治,民生困苦,當今皇上不若漢文帝遠甚!
·······
初登基的雍正迴顧自己在藩邸的幾十載, 對朝廷內外的各種弊端有著深刻的了解,對臣下的結黨營私、欺君罔上等惡劣行為都有著清晰的認識。
較之古來以藩王而入承大統,如漢文帝輩,朕之見聞更過之。
朕的見聞超過了曆史上其他類似的藩王繼承者,比如漢文帝等人,我的見識和經曆有過之而無不及,治理天下也將更為得心!
······
漢朝後眾人,舉起酒杯,以敬文帝。
文帝一生,文治武功都堪稱一代明主,雖然沒有開疆拓土之功,但北和匈奴,南撫南越,在短短二十年間,磨平政治波瀾,鞏固皇權,開啟文景之治。
給漢武帝滅匈奴之戰打下基礎,漢武帝打仗的資本都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的積累啊!
同飲此酒,亦願天下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