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年啊!
不是一年兩年,十年八年,而是接近一千年!
這般久遠的歲月,周朝都亡了。
原本忽然來到這個地方,路鳴就已經很震驚。
但此時聞聽青年男子的話,更加震撼,甚至忘記迴答青年男子的問題。
而一旁的趙旭東,也同樣好不到哪裏去。
被這突如其來的話語震懾,不知如何迴答。
“小兄弟?小兄弟!……”
青年男子見路鳴、趙旭東呆愣住,也不見怪。
遙想之前,他剛至此地之時,表現也好不到哪裏去。
至今也還有一種荒謬感、做夢感。
家國不存、親友不在,所有熟悉的人、物,皆已消失。
任誰也會情感複雜,難以自持。
“我沒事,多謝大哥相救,若非大哥,我等流落野外,恐怕早已淪為山林野獸之口食了。”
得青年男子唿喊,路鳴迴過神來,他終究隻是個現代社會十八歲的少年,短時間內接觸這些大事。
就算再早熟,也有限度。
“小弟乃是公元2029年遇光而入此地,亦是九州人士,平日裏好讀雜書,曆史偶爾涉及。”
“大哥所在大宋寶元年,若皇帝乃是趙禎,曾有年號天聖、明道,那麼與小弟就是來自同一九州。”
“與小弟所處時代,想來相差990年。”
“方才一時心緒激蕩之下,不能自已,大哥勿怪。”
路鳴搜腸刮肚,盡量以靠近古代的話來與青年男子交流。
“990年!”青年男子聽聞此言,亦是震驚。
同時有些皺眉,這位小兄弟對天家如此不敬,竟直唿天家名諱。
但一想到如今境地,還不知是在何處,也沒有人會來怪罪,也就釋然了。
最重要的是。
麵前的小兄弟,竟然是距他所處朝代990年後之人!
這!……
縱然前麵接觸了一位前麵朝代的九州人士,此時的青年男子仍然心潮澎湃!
片刻後,青年男子平靜下來,看向趙旭東處,道:“那這位小兄弟呢,不知來自何處?”
“我二人來自一處大學,皆是公元2029年之人。”趙旭東揉揉腦袋,先迴答其問題,又道:
“我叫趙旭東,不知大哥如何稱唿。”
“大學?是太學嗎?”
“豈不是說,兩位小兄弟皆是真正的讀書人!”
“為兄讀過兩年私塾,識得一些字,姓曹名巖。”
“說來慚愧,早年家道中落,今年雖二十有三,卻未有長輩賜下表字。”
曹巖看向路鳴、趙旭東,眼中隱隱出現敬重之意。
尤其是趙旭東,曹巖眼中隱隱浮現敬畏之意。
大宋崇文,對於文士向來寬厚,曹巖讀過兩年書,更知其重,不因路鳴年低而看輕。
至於趙旭東,光是姓趙,就讓曹巖輕視不起來。
“曹大哥哪裏話,此番淪落此地,前塵往事俱為雲煙散去。”
“小弟路姓,單字為鳴,亦無表字,家中雙親早逝,月前,一手將我養大的祖父也逝去了。”
“能在此地遇到大哥,同屬九州人士,實屬幸運。”
“倒是曹大哥所說太學生,我等可不敢當了。”
學古人咬文嚼字,路鳴頗有些不適應,不過幸好,這位曹巖大哥也不是什麼鴻經大儒。
在此時之地,能聽懂對方說什麼話,就是天大的幸運了。
說起家中之事,路鳴看得很開,因為看不開也沒辦法。
他的父母早年外出打工,在他小學時因高速車禍離世。
家中沒有什麼兄弟姐妹,唯剩自家親爺爺,將路鳴撫養長大。
待到路鳴高考完,看到他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後,鬆了一口氣,隨後快速逝去了。
暑假期間,在鄰居幫助下處理完爺爺喪事的路鳴,方才踏上大學之路。
因此今朝來到此地,路鳴接受得很快。
一個無牽無掛的人,在哪裏不是一樣呢。
反觀趙旭東,家中雙親尚在,並非如同路鳴這般孤身一人。
但至此時境地,雖然惆悵卻也沒什麼辦法。
“兩位兄弟謙虛了,縱然不是太學生,也必然是飽讀詩書之人。”
曹巖隻當路鳴二人謙虛,不再糾結此事,開始說起關於此地的事。
路鳴和趙旭東也不好解釋,幹脆由曹巖去想。
先看看情況再說。
隨後繼續在曹巖這裏了解此地之事。
三人慢慢交談過程中,路鳴漸漸發現,每當自己專注之時,思維比以往活躍許多。
甚至連曹巖所說的古代官話,也逐漸適應,與曹巖的交流也開始順暢起來。
他似乎覺醒了什麼天賦、異能之類的東西。
而就在他們緩慢交談時,原本處於昏迷狀態的人,也陸陸續續清醒過來。
有驚恐的、憤怒的、茫然的、不住地朝四方磕頭的......
也有驚喜的、高興的、平靜的……
神態不一而足。
不過當有人想要尖叫、驚叫時,都會被曹巖等十餘人阻止。
代價是,那些人的臉上、身上,多出一些印痕。
一共七八十人,多數人彼此之間言語並不相通。
無法解釋與勸說,就隻有強製噤聲。
“路兄弟、趙公子,不如我們先去收攬一些能聽得懂我們說話之人,如何?”
“這處境地,有些危險,多一些九州之人,也好有個照應。”
曹巖對著二人說話,但麵對趙旭東時,語氣明顯不一樣。
或許,是常年生活在趙家天下,長期以來形成的尊卑。
路鳴將這些看在眼中,尋常趙姓,或許在現代看來不算什麼,但在宋朝時的人看來,可就未必了。
此時聽聞曹巖之語,順聲點頭應下,而後三人分開,朝場上六十餘人走去。
路鳴看向場地內靠近自己的三位現代裝束之人,準備先與這三人接觸。
詢問過後,前兩者雖然是現代人,也一樣黑發黑瞳,卻聽不懂他說話。
直到路鳴走到第三個現代裝束的人身旁,道:“奇變偶不變?”
“符號…符號看象限?”
第三個人是個小姑娘,穿著校服,看其年紀,應該是個高中生。
初至此地,茫茫然然,怯怯懦懦,直到路鳴過來問話,才小聲結舌道。
“跟在我身後。”路鳴眼神微亮,讓其跟上。
與曹巖交談,他已經知道。
目前在此地居住的人,都以語言相通而居。
周遭一些古樹上的大洞,就是其中一些人的居所。
語言相通之人,在相鄰不遠的古樹上,開辟樹洞。
食物的來源,也需要語言相通者共同獵殺、收集。
來到這裏的,可不止是人類,山林野獸、蛇蟲鼠蟻等,也來到了這裏。
因此,能夠交流的同一語言之人,越多越好。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曹巖說過,遇光而入此地的人,有的人會產生奇異變化,擁有種種不可思議之能。
而有這些奇異之能的人,往往不甘平凡。
並不是同為人類,就會彼此靠近,抱團取暖。
人類,最擅長內鬥,彼此廝殺!
隻是這一日比較特殊,加上外界危險難測,才有路鳴此時看到這般平和一幕。
招攬同一語言之人,好在能溝通。
雖然彼此之間不會完全信任,但比語言不通、不能溝通好得多。
隨著時間推移,路鳴也逐漸明悟自己身體內的一些變化。
專注之下,他能增幅自己的力量,或者強大自己的學習能力等。
這個限度,路鳴有感應,以力量為實驗,加持在自身力量的兩倍之內。
如果路鳴原本單手能輕鬆舉起二十斤重的石頭,那麼那在專注之下,他就能輕鬆舉起四十斤以內的石頭。
以力量為參照物,對於學習力上的增幅,應該也在兩倍之內。
直到摸索出自己天賦的一些作用,路鳴心裏方才有了一絲底氣。
……
當三人挨個詢問完六十多人後,路鳴身邊,除去先前那個高中生小姑娘外,又多出一位壯碩中年人。
這位中年男子身材健壯魁梧,手背上有著厚厚的手繭。
路鳴心中猜測,這位應該是個練家子。
在與之接觸,告知曹巖所說的一切後,答應加入他們。
而與曹巖、趙旭東匯合後,就見趙旭東身後空無一人,顯然沒遇到言語共通之人。
倒是曹巖身側,多出一位頭發灰白的老道士。
身著洗得發白的道袍,挽著發簪,發絲略微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