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鹹陽宮贏政對扶蘇道:
“以後你跟朕學著打理奏章,另外每日待在國師身邊,多學多看。”
扶蘇一愣,父皇居然讓他接觸朝政。
隨即說道:“兒臣知道了。”
贏政和扶蘇批閱奏章。
而許詩詩坐著吃糕點墊肚子,餓的不行!
她邊吃邊思考著
現在三月份,手裏的種子都沒辦法種植,最早也的四月初才行。
而秦朝的農作物也是在四月中旬。
得盡快把農作物的製作圖紙畫出來。
爭取到時候種植的時候,各個郡縣都能把物品製作出來,分到百姓手裏。
是個大工程。
現在人手都在大量製作鹽,紙,還有玻璃。
接下來還的派人手前往每個郡縣,
缺人才,太缺了。
慢慢來吧!心急也吃不了熱豆腐。
不多時,宮人們把飯菜端了進來。
——
鹹陽城外,公告欄發布了新的消息,很多百姓擠在一起,好奇的問道:
“上次是立太子,陛下免稅一年。這才過了一天,又頒發的什麼內容啊!”
“是啊,這次陛下又發的什麼內容?”
大家七嘴八舌的問著。
小使大聲說道:“大家安靜,陛下與國師大人研究出,可以提高農作物收成的辦法,現在已經派人前往各個郡縣進行實地操作,聽說隻要按照上麵的辦法,就可以讓農作物的收成提升三倍。”
真的假的?很多百姓激動的說道:
“三倍呀?哈哈哈!那豈不是今年大家都可以安穩的熬過冬季。”
“是呀!陛下今年不收賦稅,現在又搞出提高產量的辦法。”
“陛下才是真正的一心為民。”
“是真的,大家安心,陛下每天殫精竭慮的想辦法,就是希望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朝有食,野有糧。”
“現在你們隻需要安心的按照陛下安排的來做,陛下說了明年家家戶戶都能吃飽飯。”
一群人激動的喊道:
“我們都聽陛下的。”
此刻他們的眼睛裏都爆發著對未來的期待。
很多人說完就往各處跑,奔走相告,陛下發布的東西。
有些百姓聽到後,
更是跪謝陛下。
你看百姓就是這麼簡單,能吃飽穿暖,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此時傳令官也是各個手拿詔書,腳跨駿馬,快速的前往各個郡守。
——
農家巨子赫尋儒,在領到白紙以後,一到府邸就連忙傳信給各個地方的農家子弟們,信中把如何提升產量的辦法詳細介紹,更是把陛下的良苦用心告知,讓他們務必在各個郡縣的百姓當中進行傳播。
李斯更是督促紙張的質量和研究。
蒙恬也是繼續奮鬥在細鹽的路上。
王賁,領著墨家子弟,還在研究更透徹白皙的玻璃,還有器皿的實驗。
在得到陛下的賞賜以後,個個工匠幹的更加賣力。
——
此時的,馮去疾坐在書房,思考著陛下安排的事務,關於科舉的安排,人員的調動,考試的場地,考試的時間,還有文考的內容文章。
馮去疾揪著頭發,長歎一口氣。
然後開始奮筆疾書。
此時的陰陽家,縱橫家,小說家等諸家巨子和子弟也在前往鹹陽的路上。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
鹹陽宮內,吃完晚飯。
許詩詩迴到宮殿,拿著筆記本,開始畫各種農具。
並且記錄和打理各種植農作物的日期,以及留種的過程。
這一忙就是忙到了半夜。
第二天,吃過早餐的許詩詩拿著圖紙跑去找政哥。
“政哥,政哥。”
贏政看著著急忙慌的許詩詩。
一臉疑惑的問道:
“出什麼事了?咋咋唬唬的。”
扶蘇也起身拱手:“師父。”
許詩詩點點頭。
“我想出宮。”
“有些事情需要到鐵官局一趟。”
許詩詩笑嘻嘻的說著。
贏政皺眉。
“不行,現在天下剛定,你一個姑娘家家亂跑容易有事。”
扶蘇也是一臉讚同。
“如果師傅想弄什麼東西,可以交代宮人,如果是比較重要的東西,也可找相應的官員來宮中。萬不可出宮,萬一你出了事情,讓我和父親怎麼辦。”
(啥情況?誰能來告訴我,扶蘇變了!不再是哪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美男子了,他變成了食的人間煙火,居然和政哥統一戰線,可惡。)
許詩詩無奈道:“真的不行嗎!我還想在鹹陽城到處看看來著。”
“不行,如果你想玩,等朕忙完了帶你出去玩。”贏政 一口迴絕。
“好吧好吧!”
“那政哥把鐵官局的人喊來宮裏。”
“我有些事情需要交代。”
“去,傳司馬昌進宮。”
內侍點了點頭,退了出去。
許詩詩看著一大一小兩個人埋頭苦幹的樣子,有點想笑。
她想,到底誰會穿越成皇帝呀?沒事給自己找事情幹,累死累活的還不討好。
天天一大堆事情等著處理,這身體在健康,長年下來也吃不消。
要不然你這再好的身體,也有累垮的一天。
“政哥,我覺得你可以把幾位成年了的公子拉過來幫忙批閱奏章。”
“當然我說的是一些不重要的文件,亂七八糟的問候。”
“要不然他們天天無所事事的,都浪費了大好的青春。“”
贏政點點頭道:
“扶蘇,從明日開始把幾位公子帶過來,由你教導他們如何批閱奏章。”
“好的父親。”
扶蘇一邊批閱一邊迴答道。
“父親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休息,剩下的也不多了,兒臣可以處理。”
(不是,傻眼了!這才一天時間,扶蘇這家夥這是徹底放開了?嘿嘿~不枉費她苦口婆心得教導,真好,政哥身後也是有人依靠。)
內侍來報:“司馬大人求見。”
“臣,司馬昌拜見陛下,拜見太子。”
贏政抬了抬手。
許詩詩直接把圖紙攤開指了指上麵的圖案對司馬昌說道:
“這個長長的,頭部是三角形的,就是普通的鋤頭,這個可以更好的切入土壤。減輕百姓的體力。”
“這個頭形狀像三角叉的這個,可以用來翻土。”
“還有這個,目前大秦用的耕犁都是直轅和長轅,而我這個是曲轅犁。”
“在轅頭上安裝了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子更方便自由的轉動犁盤,更方便掉頭和轉向,最主要是操作靈活,節省力氣和牲畜。”
司馬昌看著圖紙,兩眼發光。
問道:“這個曲轅犁好用嗎?”
“還行,一頭牛,一個人就可以操作,更能深翻土地,可以更好的精耕細作。”
什麼?一人一頭就可以操作!
司馬昌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圖紙上的曲轅犁。
這個時候連贏政都走了過來,略微驚訝的看著圖紙上的東西。
要知道牛在大秦可不多,很是珍貴。
大秦目前是兩牛三耕。
如果這個東西製作出得節省出多少人力物力,特別是耕牛。
許詩詩稍微講解了一下曲轅犁的使用技巧。
兩個人聽的直接著了迷。
一人一牛日耕就可以達到10來畝,要知道他們之前的兩牛三人,每日才能達到5畝左右。
這個曲轅犁直接顛覆了大秦的耕作,再加上之前能增加糧食收成的化肥。
那豈不是節省大秦一半的人力,還能得到比以前三倍的農作物。
光是想一想,兩人已經激動的不得了。
這時候贏政略微激動的指了指圖紙上最後一個圖案問道:
“這個呢?是用來做什麼的。”
“哦,這個呀!這個是耬車,就是用來播種種植用的東西。”
“播種的時候,隻需要一頭牛拉著就可以。”
“耬車在耕好的土地上,開溝播種,同時還能讓泥土覆蓋。”
“使用這個東西可以省時,省力,一天大概可以達到日種一頃!”
此話一出,司馬昌激動的,撲通一聲,摔倒在地上。贏政也是倒吸一口氣,太子扶蘇更是搖搖欲墜。
這是什麼概念,等於一天可以種植幾十畝地,這效率高的也太離譜了!!!
這玩意在大秦簡直是神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