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臣每年的俸祿是多少,應(yīng)該不是我一個個提醒吧?”
“有些大臣的家產(chǎn)都能抵上大秦整個國庫,那你們?yōu)楹尾活娨鉃榱私鉀Q大秦的困難,慷慨一點呢?”
“我覺得不用太多,每個人付出三分之一的家底。”
“我估計都夠大秦運轉(zhuǎn)幾十年了。”
“你們願意嗎?”
聽完國師的話以後,很多人直接沉默。
他們又不是傻子,那些家底都是他們各代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為何要交付出去。
“你看,當(dāng)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
“為何剝削百姓你們一個個慷慨的很!”
“不痛自己身上,永遠(yuǎn)不知道疼。”
“當(dāng)臣者應(yīng)該要做到為民請命,才是作為一個臣子應(yīng)盡的義務(wù)。”
說完以後,許詩詩氣憤的坐迴了座位上。
嬴政開口道:
“各位可有解決大秦國庫的問題?”
這!大家你望著我,我望著你,繼續(xù)沉默。
此時馮去疾起身開口道:
“老臣認(rèn)為國師應(yīng)該有解決之法,望國師不吝賜教。”
許詩詩雖然生氣,也知道每個人都是利己主義者。怪不得他們。
點了點頭道:
“確實有一辦法,那就是重用商人,運轉(zhuǎn)大秦。”
什麼!重用商人?大秦一直執(zhí)行的都是重農(nóng)抑商政策。
這時候有人問道:
“如果大秦提高商人的地位,以後老百姓們都去做商,誰還種地。”
“問的好,那我請問各位,做商人很容易嗎?他們需要文化,需要膽識,還要闖南走北,還需要資產(chǎn)的投入。”
“如果一不小心,那可能整個家底都賠光。”
“1000個人也許能出一位商人就很不錯了。”
“這種情況你覺得老百姓願意冒險嗎?吃的問題都還沒完全解決,誰敢拿著全部的家底去參商。”
“而且提高商人的好處多到你們無法想象。”
“大秦現(xiàn)在弄出了那麼多的東西,朝廷隻需要讓商人投入股份,就可以讓他們替朝廷售賣,而朝廷隻需要拿抽成就可以。直接坐享其成,錢財源源不斷的進(jìn)入國庫。”
“這樣吧,我打個比喻。”
“朝廷建立一個商行,商行隻給10個位置,隻要加入商行的就能得到朝廷這麼大的一個靠山。”
“你們覺得那些商人是不是擠破了頭也想進(jìn)來?”
“而加入商會以後,隻要想拿朝廷新研究出來的東西出去售賣。”
“那麼朝廷就抽8成,商人得2成,而所有的人手,運輸,商鋪,都將是商人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商人肯定想賺錢,那麼賺錢就需要大力販賣。”
“你們說朝廷每年可以收入多少抽成?”
“就拿玻璃來說,大家也都見識到玻璃的好處了吧?”
“我想如果玻璃真的能售賣的時候,我不信各位大臣不想買一些迴家。”
“那麼玻璃這個東西有沒有足夠的吸引點?”
“商人們是不是的擠破頭腦的想拿到玻璃得行業(yè)。”
“你們以為商行是免費給他們拿到代理得嗎?”
“錯!大錯特錯,需要進(jìn)行拍賣,價高者可以得玻璃得售賣權(quán)。”
“一圈下來,還沒開始,朝廷就可以先收入一大筆得金錢。”
“更別說朝廷以後還會製作出更多得好東西。”
“那你們還覺得商人提高那麼一點地位有壞處嗎?”
聽完她得一番話,此時得大臣們都汗流浹背了,這明晃晃得陷阱,但是他們也心甘情願得為朝廷賺錢。
這明晃晃得願者上鉤。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而那些老秦權(quán)貴們也有點蠢蠢欲動,雖然聽著朝廷抽8成很多,隻要你會做生意,都能看懂其中得利益有多大。
其中就有一位問道:“不知國師弄得這個商行如何才能進(jìn)入。”
許詩詩迴答
“明日的拍賣會大家就能知曉,我就不在這裏訴說了。”
嬴政望著地下的眾臣說道:
“既然國庫的問題能解決,關(guān)於食鹽賣3錢的事情就這麼定了。”
“下朝以後,李斯這事和統(tǒng)一貨幣,身份的事情就由你去頒發(fā)下去。”
“眾卿可還有奏。”
這時候許詩詩又默默的舉起了手道:
“臣,有本要奏。”
實在不是她想的耽誤大家,主要是現(xiàn)在紙都大量製造出來了,這活字印刷再不拿出來,指望那些人用手去抄錄書籍,那不得等到天荒地老。
嬴政點了點頭,
“不知陛下可否借印章給臣一用。”
嬴政疑惑道:“要印章做什麼。”
許詩詩一臉神秘得說,
“陛下一會就知道了。”
嬴政好笑得點了點頭,讓內(nèi)侍把私章遞給了她。
拿到印章以後,她從懷中掏出了一張白紙。
把印章往白紙上一按,舉起了白紙。
“大家看一看白紙上有什麼?”
扶蘇迴道:“有字”
其他大臣都一臉得不明所以,國師這是什麼意思,印章印在白紙上,肯定會有字。
許詩詩淡然一笑,
“一個印章上麵刻了幾個字,按一下以後就能出現(xiàn)幾個字。”
“那如果我們換位想一下,如果我們用幾十上百個字得印章,同時按下去,那是不是就能獲得幾十上百個字。”
馮去疾眼睛一亮,驚唿道:“我明白了,若是我們將所有得字,刻在印章,在加以靈活得配合,我們就能快快速得譽抄書籍了。”
許詩詩點了點頭,
“馮大人聰慧,一下子就能理解印刷術(shù)得原理。”
“我們可以把一些常規(guī)得字多刻一些,記住一定要反著刻,等需要得時候就把刻好的字體,麵朝上方,放入模板之中,刷上墨汁,用紙輕輕得覆蓋,然後用幹淨(jìng)得毛刷,輕輕掃動,一頁文字就被印製完成。這可是能大大得提升編冊書籍。”
“此物名為,活字印刷。”
嬴政大讚道;
“好!好!好!”
好一個活字印刷。
如此大秦得書籍豈不是抄錄起來,事半功倍。
扶蘇也是驚歎無比,心想師父到底還有什麼是她不懂得。
大臣們也是豁然開朗,活字印刷得好處不用多說他們也都能體會到。
“馮去疾,此事就交給你。”
“諾”
嬴政隨後道:
“各位愛卿還有事嗎?”
許詩詩帶頭搖了搖頭。
“既然沒事,那就散了吧!”
說完帶著扶蘇和許詩詩走了出去。
大臣也都各自兩三結(jié)伴而出。
這邊內(nèi)史李容川還沒走多遠(yuǎn),就被一群人圍了起來。
其中一個問道:
“李大人,此次拍賣會,不知道我們這些大臣能不能進(jìn)去開開眼界。”
也有人問:“此次拍賣會他們能不能也參與其中。”
李容川大笑道:
“國師交代了,隻要各位大臣想去,她夾道歡迎各位。”
這時候李斯也問:
“不知李兄知不知道,這商行得事情,可否透露一二。”
馮去疾和王賁都點了點頭。
不怪他們想知道,是個有頭腦得想一想都能想到其中的利益有多大。
沒有幾個人能嫌棄自己錢越來越多。
李容川一臉得為難道:
“不是下官不想告訴各位,而是關(guān)於商行得事情,我也是一無所知。”
“國師隻是交代了關(guān)於拍賣會得事情,根本沒跟他提什麼商行。”
“各位大人也不都聽到國師說的嗎?”
“隻要去拍賣行就能知道商行得事情了。”
眾人點了點頭
各自都迴去打算好好準(zhǔn)備準(zhǔn)備,關(guān)於明日拍賣會得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