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河?xùn)|郡一處農(nóng)村,村口站了一群樸實的老百姓,他們的臉龐被歲月刻下了深深的痕跡,那是辛勤勞作的印記。
那些老百姓們身穿粗布麻衣,衣服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補丁,幹淨(jìng)整潔。
他們的雙手長滿了老繭,那是他們勤勞勞作的見證。
他們眼神中透露出著急的神色,向外堪堪張望著,像是翹首以待什麼一樣。
其中一個年輕人著急的問了問旁邊的村長。
“村長,到底是不是真的,今日有朝廷官員護送什麼名為石磨的東西。”
老者點了點頭,“可能耽誤了,大家都別著急。”
旁邊一位老婦人也是著急的問道:
“俺聽說朝廷弄得這個什麼石磨,可厲害了,可以把粟,輕鬆脫殼碾壓成白白的麵粉。”
“俺也聽說了,聽說那磨出來的麵粉,大米,弄飯吃可香了,一點也不喇嗓子。”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遠處跑來一小夥。
大聲的喊道:
“來了,朝廷的車隊過來了。”
村長連忙尋問
“李二牛,你可看清了。真的是朝廷的車隊嗎?”
“看清了,看清了。”
“就在前麵拐彎不遠處。”
大家連忙整了整衣服,他們已經(jīng)把平時都舍不得穿的,都穿了出來。
有一些老婦人更是緊張的整理著頭發(fā),雙手緊張到不知該放何處。
一刻鍾後,眾位終於看到了一隊人馬,往這邊行駛。
不多時,馬隊行駛至近。
村長和眾人連忙跪拜在地,高喊道:
“草民拜見各位大人。”
小使和士兵連忙下馬,扶起老者。
“大家都起來吧。”
“吾等奉陛下之命,為各位護送石磨到此,希望可以改善大家的生活。”
眾人顫顫巍巍的起身,其中好幾個孩童,一臉稀奇的張望著馬車上的東西。
小使忙問道:
“老伯,請問這個東西我們應(yīng)該安放在何處。”
老者想了想,“咱們想把這個放在村中一處老槐樹下。”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把石磨安置了下來。
使者說道:
“這個石磨大家估計都不會用,你們拿一些粟過來,我教大家如何使用。”
一群人連忙迴家,把家裏僅有的粟,麥,都找了出來,各自捧了兩小袋,跑了過來。
就這樣使者一邊教一邊告訴大家具體的使用方法。
不一會,石磨上出現(xiàn)了細細的粉末夾雜著粟殼。
磨完一袋以後,使者拿了一個篩布,把麵粉用道具掃入其中,地下鋪著一塊布,開始左右搖晃。不一會布上麵麵就出現(xiàn)了白白的麵粉。
“大家都看懂了嗎?其實操作起來很簡單。”
大家驚奇的看完使者的操作以後都連忙點了點頭。
“那行,關(guān)於麵粉的使用方法也很簡單,隻要麵粉加入水,揉成麵團。就可以做出各種可口的麵食。”
“這些大家可以以後慢慢研究。”
老者連忙把準備好的茶水端給使者和各位士兵。
“辛苦各位大人了,村中貧寒實在是照顧不周。”
“隻能略備一些熱水。”
使者喝完水以後,說道:
“這些都是我們應(yīng)該的,陛下體恤百姓,每日和太子殫精竭慮就是希望以後大秦的子民都能生活的更加好。”
“我們作為朝廷官員,肯定是要更加的努力,才能不負聖恩。”
聽完這些話,各位百姓內(nèi)心都感動的無以言表,一個個眼含淚花,對以後的生活更是充滿了希望。
就在這時,一群孩子好奇的摸著這個名為石磨的東西,村長看到以後,連忙阻止。
“這東西可不能被弄壞了,一個村隻有一個。”
使者笑了笑道:“沒關(guān)係的,這個不會那麼容易被摸壞,大家在使用過程中多注意一點就行。”
一個男孩子緊張的拉了拉士兵的衣服小心的問道:“大人,俺長大了也要當(dāng)兵,俺聽說現(xiàn)在當(dāng)兵每日都能吃到白花花的麵粉。”
士兵彎腰抱起了男孩開心道:
“那你可要努力了,當(dāng)兵可是很辛苦的。”
男孩兩眼放光的說:
“俺不怕吃苦,俺力氣可大了,村中的孩子都打不過俺。”
聽完此話,大家都哈哈哈笑了起來。
“那既然大家都知道用處了,那我們也要早早迴去複命。”
“各位就不用送了。”
說完以後,紛紛上馬,揚長而去。
“村長,這個石磨需不需要找人看守著?以防不小心被人弄壞了。”
村長點了點頭,
“那就每日輪一青年在此看守。”
“李二牛,你負責(zé)幫大家把糧食都磨成麵粉。”
“天色也不早了,各位排隊,把手中的糧食磨完就散了吧!”
早磨完的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想迴家試試麵粉的口感。
而此時大秦附近的各個村中都分別收到了石磨,而偏遠地區(qū)還在路上。
次日一早,許詩詩一臉無奈的起床。
不是她不想起來,實在是昨日她又熬夜了!!
收拾完以後,著急的往嬴政的宮殿跑去。
而麒麟殿大臣們都已經(jīng)全部到齊,各個互相問候著。
嬴政等到許詩詩以後,帶著她往麒麟殿走去。
不多時,內(nèi)侍高唿:
“陛下到”
眾人跪拜
“臣等拜見陛下,太子殿下。”
“眾卿不必多禮,坐”
“謝陛下!”
大家整齊劃一的坐在座椅上。
“眾卿可有奏。”
這個時候李斯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本要奏。”
嬴政點了點頭
“陛下,臣認為如今雖然大秦滅了六國,但是大家的語言,文字,貨幣,都有不同。”
“臣提議,統(tǒng)一貨幣,統(tǒng)一文字。”
各位大臣聽完以後,各自都點了點頭,確實現(xiàn)在的大秦隻是表麵統(tǒng)一,並沒有真正做到的一統(tǒng)。
“那依卿所言,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臣認為,可以安排人前往各個郡縣售賣細鹽,隻要當(dāng)?shù)匕傩疹娨鈸Q大秦的貨幣和照身牌,就可以購買低價的細鹽。”
這時其中一個大臣問道:
“不知李大人,鹽價打算賣幾錢。”
“三錢。”李斯迴答。
此話一出群臣嘩然,三錢?之前粗鹽都賣到十錢,現(xiàn)在取消了鹽稅以後才賣到三錢。
李榮川連忙站了出來道:
“陛下萬萬不可,國庫之前就是大部分依靠鹽稅增加國庫,如今既然取消了鹽稅,臣認為鹽不可賣如此低價,要不然國不複出,岌岌可危也。”
另外一個大臣也站了出來。
“臣也認為此法不可,之前粗鹽的價格都在10錢,現(xiàn)在的細鹽不苦不澀居然賣的比粗鹽還低下,不合理啊”
“噗呲~”一聲笑聲忽然響徹大堂。
大家一同望去。
許詩詩忽然搖手道:
“不好意思,實在是沒忍住。”
“我想問大家,為何如此反對鹽價?”
“是不是擔(dān)心鹽賣的如此低下,久而久之國庫不堪重任,朝廷不能按時給大家發(fā)當(dāng)月錢?各位可真是大秦的好官員!”
大家聽完以後臉色難看道:“臣等也是為了大秦考慮,如果國庫不堪重負,大秦如何運轉(zhuǎn)。”
“哦?各位是覺得隻要把大秦的鹽價提高就能使大秦運轉(zhuǎn)起來了?”
“真是可笑!!鹽是什麼?人最重要的需求,如果鹽價過高,那麼負擔(dān)的不起的那些人?是你還是你還是你們?”
“都不是!!是那些窮苦的百姓們!”
“國庫不堪重任,各位大人為何不去解決?不去想辦法?反而要從百姓身上剝削?”
“難道大秦養(yǎng)你們就是為了讓你們站在大殿之上,大言不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