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帶著赫尋儒跨進了內室,看著依靠在床榻上的國師和坐著的殿下,連忙拱手道:
“下官拜見殿下。”
扶蘇也起身對赫大人點了點頭,把位置讓給了父皇。
“感覺如何,傷口還疼的厲害嗎?”
望著政哥一臉關心的樣子,許詩詩笑容堆滿了臉頰。
“不疼,隻要不亂動都不會疼,看來夏大人的醫術還是挺厲害的,就是給安排的湯藥太苦了。”
“苦就對了,不苦你以後不會長記性,誰都敢亂相信。”
(我也不想的啊,誰能想到一個屁大點的孩子下手這麼狠,關鍵還是在牢獄中,居然還能藏了匕首。)
“以後不會了。”許詩詩對著嬴政保證,眼神看著赫尋儒手中的木盒有些好奇。
“赫大人這是??”
赫尋儒聽到這話,連忙打開了木盒,遞到了許詩詩麵前開口道:
“是這樣的,你後來給的很多種子,又成熟了幾樣東西,我拿來給你看看。”
許詩詩看著木盒中的幾樣東西,心裏驚喜。
辣椒,生菜,小蔥,聖女果,蘿卜,黃瓜,還有這個綠油油的是啥?油麥菜嗎?居然一下子成熟了這麼多,也不知道我心心念念的西瓜有沒有熟,按道理來說7月份初應該就能熟了,一想到有西瓜吃,許詩詩就開始咽口水。
大家看著沉默的許詩詩,還以為這些東西出了問題。
赫尋儒有點著急的開口,
“國師,不知這幾樣東西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我都是按照你給我的那個手冊種植的。”
聽到赫尋儒的聲音,許詩詩連忙迴過神來,開心道:
“沒有沒有,一點問題沒有,赫大人和所有種植的人辛苦了。”
許詩詩說完拿起其中的辣椒對著嬴政和扶蘇道:
“這東西就是辣椒,政哥還記不記得之前我們吃火鍋的時候,你問我那紅彤彤的是什麼,就是我手裏的這個玩意製作出來的。”
“這可是好東西,新鮮的辣椒搭配任何菜都能提升辣度,可是冬日不可或缺的一份重要食料。”
嬴政盯著她手中這個紅彤彤尖細的東西,原來這就是辣椒,看著長得好奇怪,不過不管長的如何對大秦來說都是好東西。
大秦之前也是有要芥菜作為辛辣的調味品,但是和這個辣椒比,完全比不了。
“赫大人這個辣椒你摘取一部分送到宮裏,其他的留種繼續種植,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辣椒,可是能留種很多的。”
赫尋儒連忙拿出筆記本開始記錄起來,許詩詩看著如此認真的赫尋儒一臉欣慰。
(果然是農家派的巨子,對於這些食物那是相當的上心。)
“至於這個兩個綠色葉狀的就是生菜,油麥菜,也是好東西,一樣弄一批送到宮裏,其他的全部留種。”
“這個長色形狀的是黃瓜,這東西即可當食物弄成菜,也可以當水果吃,黃瓜前期的時候生吃好吃,老了以後就不好吃了。”
“這個圓圓的小小的就是聖女果,這是一種類似於水果的東西,洗一洗生吃就行,味道可好吃了,我以前很愛吃。”
嬴政聽到這話,就順著許詩詩得話開口。
“既然國師愛吃,就多采摘一些送到宮裏。”
“這東西不易保存,送再多吃不完也是浪費,到時候除了留種的部分,其他的就分成同等的份位,分發給那些辛苦種植的農家子弟和朝中大臣吧,現在量少每個人嚐嚐鮮即可,政哥你覺的如何?”
“你帶來的種子,你說了算,反正後期也會慢慢越來越多。”
“就是可惜了,種子不是很多,如果多的話還能分一些給軍營的將士們,在等等吧下一批種植出來的就夠了,畢竟聖女果留種也很方便,量還大。”
“那老臣就代替所有農家弟子謝謝國師和陛下的慷慨。”
“應該的,畢竟種植這方麵都是你們和將士們看守,如果真論起來還是我沾了你們的光。”
“國師大人此話就折煞我們了,如果不是你給大秦帶來了這麼多高產量的種子,如今何來如此豐收的場景。”
“大家共勉,大家共勉,都有功勞。”
說完許詩詩拿起另外一個底部白,上麵綠的東西開口道:
“這個就是蔥,我記得大秦應該也是有的,就是不知道品種是不是一樣,這個也是製作食物的一種調料。”
嬴政盯著她手中的東西,原來這個東西也叫蔥,和大秦的還是有點區別的。
“最後一個就是蘿卜,這東西我想赫大人應該已經按照我給的手冊留種完了吧?這東西留種就是跟葉部分的事情。”
赫尋儒看著許詩詩手中的蘿卜開口道:
“確實,這個東西當初跟葉茂盛的時候,我們已經按照手冊上留種出來了,就是不知道這個果實該如何調配。”
聽完赫儒尋得話,許詩詩點了點頭,
“這好辦,到時候全部送到宮裏,我負責帶人醃製出來,研製出來的蘿卜幹,就可以當小菜吃,不僅好吃保存得時間也會很久。”
看許詩詩全部說完以後,嬴政盯著赫迅如繼續問道:
“如今既然有這麼多東西成熟留種,那郊區那片的土地還夠用嗎?”
赫尋儒盯著之前記錄的很多東西,心裏大概算了一下,”土地好像還真有一些不夠用,因為東西不能分開種植,這樣子不太好管理。”
“不夠用的話,就向周圍繼續擴張,大秦最不缺的就是土地,缺人就到軍營去調,一會朕給你份詔令。”
“至於玻璃大棚再繼續擴建一些,到時候到冬季的時候,也能繼續種植一些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種植的人手不夠,就召集鹹陽附近擅長種植的百姓們,畢竟種植這方麵他們比士兵更懂,凡是響應號召的百姓們都要按時給他們發放月錢。”
“此事就交給你和農家子弟去辦理,朕相信你們在這方麵的專業。”
聽到陛下如此激勵的話,赫尋儒既激動又感動,沒想到陛下誇他了,還如此的考慮著百姓的事情,深感欣慰。
更是覺得當初投入到大秦,是他的幸運。
“臣,一定謹遵陛下命令,好好辦理,絕不會出現任何過錯,負了陛下恩惠。”
扶蘇看著這樣子的父皇,才明白國師說的,結束百年戰爭的人,怎麼可能是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