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站起身,走到院中的葡萄架下,摘了幾顆紫得發亮的葡萄,轉身遞給李奕,笑道:“來,嚐嚐今年的葡萄,甜得很。就像你的未來,一定是甜的!
李奕接過葡萄,一顆接一顆地往嘴裏送,每吃一顆,都忍不住瞇起眼睛,享受那份由內而外的甜蜜。
他看向父親,眼中滿是感激:“爸,謝謝你。有你在,我就覺得心裏踏實多了。這個暑假,我也想在家多陪陪你和老媽,或者我們一起出去玩!
李文心裏暖洋洋的,又拍了拍李奕的肩膀,嗬嗬一笑:“這才對嘛!
咱們父子倆,好久沒一起釣魚、烤肉了,你老媽也一直念叨著,想出去走走。這個暑假,咱們就來個家庭總動員,怎麼樣?”
李奕聞言,眼睛一亮,興奮得差點跳了起來:“太好了!我早就想和你一起釣魚了!還有老媽做的烤肉,可是天下一絕!”
“這個主意不錯,我也很久沒嚐過你老媽做的烤肉啦!她說吃烤肉,容易上火,所以很少做了。”李文感歎著,“想當年,我也是很有衝勁的。”
“對哦!爸,您年輕的時候,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旅行經曆?講給我聽聽唄,說不定能給我點靈感呢!”李奕來了興致,眼裏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李文一聽,哈哈一笑,那笑聲爽朗而富有感染力:“那可有的是故事啊,想當年,我在縣城郊外的一個工地時……”
小院裏,父子的對話繼續著。
伴隨著夜色的降臨,星光點點,溫馨而美好,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這份親情和夢想而加油鼓勁。
………………
深夜,李奕用意念進入冥界商城的自由交易區,將自己對烹飪美食的一些心得賣掉,換取500積分,然後去古籍區買了一本《神農本草經》。
在冥界商城中,有各種版本的《神農本草經》,都是由不同屬性的天地元氣編織而成。李奕用500積分兌換的這本,是蘊含天地元氣最少的。
這本古籍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約成書於東漢時期,集古代眾多醫家采集草藥之經驗,係統地總結了藥物知識,標誌著中藥學理論的初步形成。
《神農本草經》分三卷,載藥365種,以應一歲365日之數,分上、中、下三品。
上品藥一百二十種,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能輕身益氣,不老延年。
中品藥一百二十種,無毒或有毒,斟酌其宜,可疾愈病,或需慎服,以防偏性。
下品藥一百二十五種,多毒,不可久服,能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
例如,上品之首的“人參”,《神農本草經》述其:“味甘,微寒。主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此言精煉地概括了人參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效,為後世醫家廣泛應用於虛勞內傷、氣血虧虛之證,提供了理論依據。
又如中品之“黃連”,《神農本草經》記載:“味苦,寒。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利,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
黃連之苦寒,善清中焦濕熱,尤長於清心胃之火,是治療濕熱瀉痢、心煩不寐的要藥。
其“久服,令人不忘”之說,雖含誇張成分,但也側麵反映了古人對於黃連在調節人體機能、改善精神狀態方麵的認可。
至於下品之“巴豆”,《神農本草經》言其:“味辛,溫。主大腹水腫,蕩滌腸胃,去五髒六腑寒熱,結積,癥瘕。殺蟲,魚。生山穀!
巴豆峻下冷積,逐水退腫,外用蝕瘡,其藥性猛烈,非危急重癥不輕用,體現了下品藥多具峻烈之性,用以攻邪救急的特點。
此書不僅詳細記載了每種藥物的性味、功效、主治,還隱含了藥物歸經、配伍禁忌、服藥方法等中醫理論精髓,為後世中醫藥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南湖鎮,水口村。
山頂上風清氣爽,雲霧繚繞,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修行者開辟的一片淨土。
李奕找了個視野開闊的巖石坐下,先小心翼翼地翻開那本泛著古香的《神農本草經》,書頁間似乎還殘留著千年前神農氏的智慧與溫度。
他深吸一口氣,輕輕閉上眼睛,感受著周圍天地間湧動的元氣。它們如同活潑的小精靈,在他的周圍跳躍、嬉戲。
緩緩張開雙臂,他要將這些元氣全部擁入懷中,引導它們緩緩流入體內,與自己的氣息相融。
隨著元氣的滋養,李奕覺得自己的精神異常清明,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變得清晰無比。
他睜開眼,目光變得銳利而專注,開始逐字逐句研讀起《神農本草經》。
每翻到一頁,他都會先用筆細細勾勒出藥材的圖形,再一筆一劃記錄下其性味歸經、功效主治。
偶爾還會加上幾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字裏行間洋溢著探索未知的樂趣。
“看這石斛,書上說它:味甘,平,無毒,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髒虛勞羸瘦……”
李奕一邊輕聲念叨,一邊用手指在空中比劃著,仿佛在與那些古老的藥材,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每當理解了一種藥材的妙用,他的臉上就會綻放出孩子般的笑容,那份成就感比中彩票還要讓人陶醉。
起初,從古籍中散發出來的元氣,如同細流,涓涓不息。
漸漸的,隨著他的專注與引導,這股力量變得洶湧澎湃,讓他渾身暖洋洋的,仿佛每一個細胞都在歡快地舞蹈。
“書上說,萬物皆有靈,藥材亦然。要想真正掌握《神農本草經》,就必須用心去感受每一種藥材的靈性。”
李奕睜開眼,目光變得異常清澈,開始在山頂四周尋找起書中記載的藥材來。
他發現了一株嫩綠的薄荷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便伸出手,輕輕觸碰,心中默念著古籍中的描述:“薄荷,性涼,味辛,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隨著他意念的集中,那株薄荷草竟然迴應了他的召喚,釋放出一絲絲清涼之氣,順著他的指尖流入心田,讓他瞬間感到神清氣爽。
接著,他又找到了一朵盛開的金銀花,金黃色的花瓣在陽光下閃耀。
深吸一口氣,仿佛能聞到,那股淡淡的芬芳中蘊含的清熱解毒之力。
他閉上眼,再次引導元氣,與金銀花進行了一場無聲的對話,感受著它體內那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接下來的日子,他親自采摘、嗅聞,甚至嚐試著用元氣催化其藥性,親眼見證那些平凡草木,在元氣的滋養下展現出的神奇變化。
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讓李奕對《神農本草經》的理解日益深刻,也逐漸開啟了他體內潛藏的醫道天賦。
夕陽西下,天邊染上了絢爛的橙紅色,他卻渾然不覺時間的流逝。
直到夜幕降臨,星辰點綴蒼穹,他才依依不舍地合上書本,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充實與喜悅。
他知道,自己不僅是在學習古籍,更是在與古人智慧對話,與自然和諧共生。
五天後,當這本古籍徹底化作元氣,融入李奕的體內時,他終於完整地掌握了《神農本草經》中的內容。
“再吸收一些元氣,就可以嚐試著衝擊煉氣境了!崩钷染従徴酒饋恚L籲一口氣,微微一笑,“是時候聯係一下銀狐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