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封賞裏給出的實物獎勵,對維克多更不算什麼,都是領地工廠和農莊的產品,成本對維克多來說很低。
不過土地的消耗才是讓維克多最驚訝的,本以為去掉預留的40多平方公裏的工業建設用地,和50多平方公裏的不適合開發用地,剩下的190平方公裏土地可以全部用於封賞軍隊和出租給自由民,沒想到這次就用掉了140平方公裏,隻剩下50多平方公裏。
目前領地還有五萬多的契約奴,哪怕以後領地的契約奴數量不再增加,這些五萬契約奴轉換為自由民以後,領地向他們出租土地,按照成年人5畝以及未成年人3畝的標準,兩河領也得準備將近200平方公裏的土地。
同時為了保證領地的人口和牲畜的糧食和精細飼料儲備,至少也得準備公頃也就是400平方公裏的莊園耕地用於輪耕,也就是說領地的農莊還得增加280平方公裏的耕地麵積。
屆時領地采用兩年一輪的耕種方式,保證每年至少公頃土地用於種植小麥和燕麥,每年的小麥產量不能低於噸,這樣才能保證領地人口的糧食安全。
畢竟領地飼養了大量馬匹,尤其是戰馬需要喂食精料才能保證它的健康發育和作戰時的充沛體力,按照維克多以後的規劃,領地的馬群還得擴充一倍,為了保證這些馬匹的精料供應,至少得準備兩三萬噸的小麥和燕麥。
為了要保證領地領民能吃飽吃好,人均500公斤的小麥是不可缺少的,領地絕大部分領民從事農牧業,基本都是體力勞動者,糧食安全是必須保障的。
領地的農莊必須要用契約奴參與勞動,考慮到第二批以後的契約奴是勞動五年後解除農奴身份,兩河領必須不斷引進奴隸才行。
好在隨著領地發展,自由民的糧食可以自行解決,維克多隻需要保證手裏的耕地麵積能按照500公斤每人的標準產出糧食就可以了。
也因為領地目前的耕地麵積不足,糧食產量不足,維克多一直想進行的糧食酒項目隻能小批量生產。
為了這些原因,兩河領的領地也必須得到擴張,至少要增加500平方公裏可以用作開發的土地。
好在維克多可以繼續擴張領地,從鐵樺樹領拿到兩河領開拓權時,維克多就有1000平方公裏土地的開拓權,而晉升子爵以後又再次獲得了1000平方公裏的開拓權,合計可以開拓2000平方公裏的領地。
而領地現在加起來不過1140多平方公裏的總麵積,完全可以繼續開拓860平方公裏的土地,足夠維克多使用。
不過領地的擴張方向得好好選,目前大魚河北岸新擴張的400多平方公裏的土地,基本上已經是目前領地往北擴張的極限了。
至於為何不在大魚河下遊的北岸開拓,最大原因就是下遊的水流速度相對快湍急,河麵兩岸高度落差大,非常不利於渡河。
木堡鎮段的大魚河因為存在多條支流,河水平緩,河麵相對狹窄很多,目前已經修築了兩座浮橋由於南北兩岸連通,才讓維克多的向北開拓有了實現的可能。
如果繼續擴張大魚河北岸的土地的話,隻能越過石灰河往西或者沿石灰河推進到二號兵站和三號兵站處,但是那樣不利於領地防禦,暫時維克多不作考慮。
維克多這次打算把擴張的方向定在大魚河南岸,兩河領目前在大魚河南岸的土地是呈一個葫蘆狀,西側領地大一些,東側領地小一些,中間有一塊狹長地帶,大部分被森林覆蓋。
領地的西南側邊界就是紅土荒原,紅土村就在那裏,邊界以西都是大片的紅土地,植被稀疏隻適合用來種鐵豆,不適合向那裏擴張。
南側則與詹姆斯的綠穀領交界,不過詹姆斯為了開發鐵礦山,將領地向西側擴張,不會與兩河領有衝突,所以維克多打算向南擴展,以河畔村到綠野村的狹長地帶為基礎,沿著森林兩側進行開拓。
海歌鎮離最近的綠野村也有30公裏距離,維克多已經將造船廠搬到了海歌鎮,以後還會將大量人口遷移到那裏,為海歌鎮的以後的發展,也必須要給這些人足夠的土地用於生產和生活。
河畔村和綠野村將作為開拓的起點,這兩個村子在正好分別位於大森林兩側,兩河領將會從這兩處開始向南修築道路,建立聚居點以聚居點為中心開拓周圍10到15公裏的土地,也就是一處聚居點的麵積大約80到180平方公裏左右。
這次維克多計劃向南擴張800平方公裏左右的土地,森林作為天然的分界線,東側沿海計劃開拓500平方公裏,需要建立4到5處聚居點,西側內陸開拓300平方公裏,需要建立3處聚居點。
以後的幾批契約奴恢複自由民身份以後,都將被遷移到這裏,租給他們的土地也從這裏出。
維克多計劃在冬天到來前,派出偵察部隊,對大森林東西兩側進行測繪,掌握地理信息後,再製定具體的道路修築和開拓方案。
維克多也提前讓一號利用計算模塊先行設計,等到時候拿到地理信息後再進行修改。
領地剩餘的閑置土地,將隻用於戰功封賞,好在短時間內領地不會再大規模動兵,剩下的50多平方公裏多土地足夠用一段時間。
維克多還將這次掃蕩行動中拿到的烈火部落和附庸部落的有重要象征意義的戰利品和酋長首級都送到了鐵樺樹領,看柯爾特伯能否幫他向公國換取一些戰功,如果能拿到一到兩份大功,就可以兌換開拓權。
一份大功可以換取300平方公裏的開拓權,一份男爵級戰功可以換取1000平方公裏的開拓權,維克多也不打算繼續積攢戰功,到時候可以將這些戰功直接兌換開拓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