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率鄉勇二十九,追隨鄄城縣尉許澤。
五日之後。
許澤趁著農閑,工坊無事。
正在衙署坐鎮,斷治安民情,已漸入佳境,連斷幾樁糾紛。
一名宿衛匆匆走來,到近前抱拳:“許縣尉,抓到一些造謠生事的流民,十餘人,現已抓到了牢獄之中。”
許澤起身奇怪的問道:“造什麼謠?”
宿衛遲疑片刻,說道:“說州牧閹宦遺醜,出身汙濁,麾下盡皆宵小之徒,多是不修行檢之輩,為士人所不恥。”
“說縣尉和祭酒乃是因品行敗壞,方才被冀州啟用,恐被人知曉醜事,方才轉投曹公。”
“說咱們濟陰、東郡是蛇鼠一窩,全都是奸佞陰險之輩。”
許澤的臉色一下緊繃。
瞎說什麼大實話?
這話都已經傳到流民口中,說明在那些遠離東郡、濟陰的士族、儒生、鄉勇之中隻會更廣,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當下交通不便,鄉裏名流之言,完全能做到蠱惑人心!
這就是他們走到何處,都能享有一席之地的底氣。
“帶我去。”
他當即放下手中的公務,和典韋一路去牢獄之中,冰冷陰濕的牢獄門口,十幾人正被打了一頓堆在第一間房。
許澤命人打開,直接進了牢房內。
沒想到其中一個流民直接撲了上來,手口並用想要和許澤拚命。
典韋都始料不及,正待上去抵擋,沒想到許澤一巴掌把人扇在了地上,昏死過去。
他抽出環首刀環顧四周,沉聲道:“誰人指使你們散布流言?”
這些流民盡皆不語。
許澤抬手便是一刀,砍死方才那要咬他的人。
【你首次斬殺囚犯,魅力+0.1】
魅力?
【獲得獎勵“刑罰二十種”】
許澤腦海中出現了許多記憶,包括刑具的製作,以及各類功效。
但他覺得自己根本用不上這些東西,權當學識談資收藏於記憶中。
“記為賊寇,下次拿去換軍功。”他目光威嚴的恐嚇道。
殺流民充數記為賊寇,很多人都會幹這種事,包括那些鎮守的將軍,隻要事情不會敗露。
從過往的曆史來看,從來沒有暴露過,亂世就是如此。
不過許澤隻是震懾他們,倒沒有打算真這麼幹。
其他流民見狀,都知道再守口如瓶,接下來也會被當做賊匪人頭去充數,於是都在猶豫不決。
不多時,身後傳來腳步聲。
一個身高八尺,麵容威儀,濃眉大眼的玄袍中年快速走來,對許澤拱手道:“許主簿,這些事還是交給在下吧。”
許澤迴頭看了一眼,是時任行鄄城令的滿寵。
按道理,滿寵是他的頂頭上司,但實際上兩人心中都清楚,地位並非在這漢籍官職上,而滿寵也隻是代為縣令。
許澤是軍中極有威望的軍師。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許澤明白這位未來的滿府君,將會執掌重典數十年,屬真正的狠辣人物。
於是退出了牢房門外,將問訊交托給他。
一炷香後,十餘人分別有口供送來,所有的供詞都指向一人——邊讓。
兩人在獄署坐下,獄卒倒來兩碗水,滿寵看完了這些口供,隨手扔在了案幾上。
“邊讓為兗州士林之首,自主公唯才是舉後,對兗州士族多有冷落,隻怕是擔憂日後存亡,便暗中散布流言。”
“以他的身份,可想而知多少百姓受蒙騙。”
“怪不得,山陽、任城等地民心一直很難收複。”
許澤摩挲著下巴,疑惑的問道:“為什麼會是這個時節呢?”
滿寵冷笑,言簡意賅的論斷道:“背後有人指使。可不知目的是什麼。”
許澤重新理清思緒,從當初二人來請曹操救援劉岱開始思考,又看到了一份口供上提及“刺史遭難,曹借機斂財”,才有了方向。
思緒打開,如泉噴湧。
“秋收。”
“兗州士族知道主公軍屯於陽穀,雖不能親臨得見,卻能看見良田數十萬,可得今年收成,一旦秋收之後,糧食豐收、人心凝聚,再無兗州士族立足之地。”
“功績幾乎都是我們的。”
毫不客氣的說,毛玠、棗祗和我將會聲名大振,得豪族、商賈、百姓愛戴,靠此功績便可成為名流。
這還不是靠士人吹捧得來,單純依靠功績讓百姓口口相傳。
更加可貴!
滿寵看了他一眼,由衷的道:“先生的確功不可沒,甚至可算頭功。”
隻是許澤淡泊名利,不去爭主理之職而已。
否則日後求一個典農中郎將,不是綽綽有餘?
“憑借這些,可否能捉拿邊讓?”
許澤問道。
“當然可以,”滿寵點了點頭,“散播流言,其心不詭。先生猜到了什麼?”
許澤伸手敲了敲案幾,沉思片刻。
篤定的道:“這是邊讓以身入局的陽謀。”
“何解?”
滿寵目光奇異,不遠處典韋更是興致盎然,矚目許澤。
“若是不抓,則以流言中傷主公得兗州不正;而後袁術趁機向漢廷討要一封任免詔書,將兗州牧轉為他人。”
“袁本初曾來信,說與公孫瓚交惡,自顧不暇,不予糧草,實際上說的便是管不了兗州之事,說明他不會插手。”
“那麼,外有漢廷之詔命,內有流言四起,又令百姓鳴不平,兗州士族便可打開豁口,迎袁術大軍入境!邊讓不除此惡名不去也。”
滿寵聽到這拍案慍怒道:“若是抓了他,則更加說明確有其事,而且兗州士族將會倒戈相向,這是在利用其盛名,有恃無恐的協助袁公路。”
“對,無論如何,都會在道義上為人口實。”
滿寵敬佩的看了許澤一眼,又苦笑道:“既然先生已經識破,還主張要抓邊讓嗎?”
“必須先抓了他,止住流言再說。兗州士族的敵視已經不能緩和了。”
“我即刻去見主公,滿君可稍後依公文行事。”
“好。”
典韋驚唿道:“就憑一個流言的口供,你們就能推斷出這些啊?!”
這,你們這些玩謀略的確是厲害。
……
衙署內。
曹操聽完,和戲誌才、郭嘉相互對視了一眼,都嘖嘖稱奇。
流言之事,自劉岱身死之後一直都有,但近日甚多,原來果真有人暗中推動。
“流言亂名聲,不惜興刀兵馬踏良田,欲奪陽穀軍屯之地,全然不顧百姓生死,歪曲事實,隻為利益,這士族果真是爛透了。”
戲誌才在一旁發表狂悖之言。
郭嘉若有所思,從袖中拿出一條布匹,其上記錄了一條秘聞軍情攥在手裏。
同時嘴裏說道:“袁術的確派了大量的哨騎前往漢廷。”
“而且長安的局勢,也已經穩定下來,據突破武關出逃的呂布等人親口傳言,似乎長安現由李傕、郭汜,以及西涼諸將掌控,百官隻能聽之任之。”
“但二賊為了手中的天子仍有價值,派出了幾位德高望重的重臣東出關口,安撫諸侯。”
說完這些,他將寫有秘聞的軍情遞了過去,道:“這是黎陽暗探的軍情,袁紹早早重兵鎮守黎陽、清河兩地,封閉青州路途。”
“青州賊寇作亂三十餘萬,不能北上,也不敢北上,於是兵敗後,全數南下沿泰山而入徐州,恐向兗州來……”
郭嘉掌暗探,現在已擴充千名,每日所得的消息巨量,足以令他率先判斷形勢。
曹操重重地拍在了案幾上,長舒一口氣沉聲道:“怪不得他說不予馳援!袁本初早知此局勢!當真反複小人也!”
“邊讓怎麼辦?”郭嘉冷眸發問。
曹操腮幫鼓起,雙目一瞇,鏗鏘有力的道:“殺!”
旋即看向郭嘉,柔聲道:“奉孝,細說青州賊。”
“子泓也別跑了,盤一盤當下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