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生望向窗外,陽光透過玻璃,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改進設計,擴大生產規模,盡快將這項技術應用到國防和民生領域。同時,我們需要開始下一代數控機床的研發,實現更高精度,更多功能。\"
他轉向趙剛,眼神中透著堅定:\"不僅如此,我還計劃將''曙光一號''和數控機床的技術結合,開發一種全新的生產方式——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製造係統,從產品設計到生產製造,全部由計算機控製。\"
趙剛驚訝地看著他:\"你的目標……還真是宏大啊。\"
李長生再次檢查了機床的運行參數,確認一切正常後,開始向專家們詳細講解數控機床的各個子係統和工作原理。
\"這臺機床的核心是一套精密的伺服控製係統,\"他指著機床後部的一組裝置說道,\"它能將計算機發出的電子信號轉換為精確的機械運動,精度可達0.01毫米,未來還能進一步提高。\"
他又指向機床側麵的一排傳感器:\"這些是實時監測係統,包括溫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和力矩傳感器等,它們能夠監測機床運行時的各種參數,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反饋給控製係統進行調整。\"
\"最關鍵的部分是這個,\"他打開控製櫃的門,露出裏麵複雜的電路板,\"這是我們自主設計的數控單元,它是機床的''大腦'',負責解釋計算機發送的指令,協調各個部件的運行。\"
專家們圍著機床,認真聽著李長生的講解,不時提出問題,從最初的震驚到現在的專業探討,他們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李所長,\"一位來自北京機械學院的教授問道,\"這套係統能否適應不同類型的機床?比如說,從車床到銑床,再到磨床?\"
李長生點點頭:\"完全可以。事實上,我們的設計初衷就是創造一個通用的數控係統,能夠適應各種機床類型。隻需要根據具體機床的特點稍作調整,就能實現全麵覆蓋。\"
\"那麼生產成本呢?\"另一位專家關心地問,\"這種高精度的控製係統,一定非常昂貴吧?\"
李長生承認道:\"目前,第一代原型機的成本確實很高,大約是傳統機床的五倍左右。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規;a,成本會大幅下降。我們預計,三年內可以將成本降低到傳統機床的兩倍以內,而考慮到它的效率提升和精度提高,這個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討論越來越深入,車間的氣氛也越來越熱烈。這些頂尖專家們開始意識到,他們正在參與一場真正的技術革命。
林師傅站在一旁,默默聽著這些高深的技術討論,雖然有些內容他聽不太懂,但那臺正在自動加工複雜零件的機床,是他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證據。
他輕輕拍了拍李長生的肩膀,眼中帶著欣慰:\"小李啊,老頭子我算是服了。以前我總覺得,機械加工是靠手藝的,是得一點一點傳下來的。現在我才明白,新時代需要新思路啊!\"
李長生握住老人粗糙的手:\"林師傅,您的經驗是最寶貴的財富。這臺機床能成功,有您的功勞。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結合,才能創造出真正的奇跡。\"
老人笑了,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好啊,好!我這把老骨頭,還能為國家的工業化出一份力,值了!\"
正當眾人討論正歡時,李長生突然示意大家安靜:\"請看,機床正在進入最關鍵的精加工環節。\"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正在運行的機床上。此時,它正在用一把極細的刀具,對那個複雜零件的某個關鍵部位進行精加工。刀具的進給極其緩慢,幾乎看不出移動,但就是這種近乎靜止的精確控製,才能達到最高的加工精度。
\"這個部位的加工精度要求達到0.005毫米,\"李長生解釋道,\"傳統工藝下幾乎不可能實現如此高的精度,尤其是在這種複雜形狀上。\"
質檢員湊近機床,通過放大鏡觀察加工過程,臉上的表情從專注變為驚歎:\"天哪,看這表麵質量,簡直像鏡麵一樣光滑!\"
李長生微笑著點點頭:\"這正是數控加工的優勢之一——穩定的切削參數保證了最佳的表麵質量。\"
他轉向在場的軍工代表:\"這種精度的提升,對於武器裝備的性能將帶來質的飛躍。比如導彈發動機的渦輪葉片,精度提高0.01毫米,可能意味著效率提升5%,推力增加10%?此莆⑿〉倪M步,在實際應用中卻是巨大的優勢。\"
軍方代表們交換了一下眼神,神情變得異常嚴肅。他們深知李長生所言非虛,在現代武器係統中,精密製造能力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我國的底子薄,起點低,\"李長生繼續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種堅定的力量,\"但有了數控技術,我們可以實現彎道超車,直接跨越幾個技術代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他環視全場,目光炯炯:\"各位同誌,我們麵前的道路還很長,困難還很多,但隻要我們堅定信念,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
……
京城上空繁星點點。
國家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實驗車間燈火通明,數控機床依然在運轉,發出低沉而有節奏的嗡鳴聲。與清晨相比,車間內的人數不減反增,消息不知怎的傳開了,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官員趕來一睹這臺神奇機床的風采。
下午四點,一輛黑色轎車悄然停在車間外。從車上匆忙下來的是機械部的幾位高級官員,領頭的正是徐文達部長,他五十多歲,頭發已經有些花白,臉上的嚴肅表情掩蓋不住眼中的好奇和懷疑。
\"真有這麼神奇嗎?\"他一邊快步走向車間,一邊低聲問身邊的秘書,\"不會是誇大其詞吧?\"
秘書緊跟著部長的腳步,小聲迴答:\"報告說這臺機床能自動完成高精度加工,無需人工操作,而且精度超過我國最好的技師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