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麵戰鬥結束,刺客被朱厚煒交給了楊廷和,至於楊廷和怎麼處理,朱厚煒不再關注。
楊廷和沒有答應朱厚煒,最起碼現在還沒表達出明確態度,他不可能因為朱厚煒三言兩語就草草決定。
朱厚煒也知道,他逼迫楊廷和沒用,楊廷和固執,逼得越緊反而越會適得其反。
西北那邊,馬文升和閔珪迴京還有一些時日,朱厚煒決定在南京滯留一天再迴京,也給楊廷和留出一天思考的時間。
“殿下若不嫌棄,可否下榻臣的府邸?”
朱厚煒搖頭道:“不必了,南京城也沒人認得我,我就隨便找個邸舍住一晚,明早便迴京師。”
“楊師,我希望你好好想想我的話。”
楊廷和默默點頭,然後拱手離去,並未陪同朱厚煒一同進南京城,深怕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畢竟一名吏部侍郎陪同,恐怕隻要不是傻子,也知道楊廷和陪同的人非同小可,這樣才是給朱厚煒添麻煩。
這點小事,楊廷和還是能考慮周全的。
……
晝夜南京披錦繡,千秋六朝展輝華。
盡管今日金陵古都下了雨,但絲毫不影響南京的繁華,街肆上人群摩肩接踵,隨處可見頭戴四方巾的儒生,江南儒家文化盛行,和北平天差地別。
六朝古都的繁華絕對不是講著玩的,從中華門到十裏秦淮,才是上午時分,都能看到各色人員進出,各色畫舫、青樓門前昨夜春宵一刻的人們紛紛睡眼惺忪離去,臉上帶著無比滿足的笑容。
在街區上更是隨處都能見到小橋流水,青石板的拱橋上,小姐撐扇,公子持書。
朱厚煒無暇欣賞這麼多,現在滿心都是事,隻能走馬觀花瞧上一眼,便一頭紮入邸舍,安靜的等著楊廷和的最終答案。
李夢陽今早起來,在路邊吃了早餐後,便準備朝秦淮河畔的南陽書院走去,驚鴻一瞥間,他看到了那個無比熟悉的背影。
他……怎麼會來南京?
李夢陽現在已經不在官場,自然不知道朝廷即將發生的事,隻是覺得奇怪,蔚王為什麼會如此低調來南京,好像沒聽南京官場任何人提起過?
李夢陽沉思片刻,本打算去南陽書院的方向,此時立刻調轉方向,直奔南京報恩寺寺廟廟。
自蔚王主持改革宗廟土地後,不知遭到民間多少寺廟道觀人的仇視,雖然民間都知曉主持改革的是內閣次輔焦芳,但真正背後的人是蔚王,這點消息,一些大的寺廟還是有渠道搞到消息的。
李夢陽多次能聽到南直這些寺廟的僧人道人們對蔚王的埋怨,他去了寺廟後,便將蔚王來南京的事以及客棧住址無意間告知了這群僧人。
至於他們會不會尋蔚王的麻煩,會不會找人殺一名藩王,這就不是李夢陽能控製的了。
報恩寺是永樂年間朱棣為紀念馬皇後建設完成的,寺廟的主持最初是姚廣孝,為永樂開朝立下赫赫功勳,自此後,報恩寺在南京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但也因此讓這群僧人們無法無天。
隨著宗教寺廟土地改革,受到衝擊最大的無疑就是南京報恩寺,他們擁有土地上萬頃,南京大片土地幾乎都屬報恩寺,如今隨著改革,所有土地被收迴,報恩寺的收入持續衰減,不複當年南直第一寺的光景。
如今偶然聽到蔚王朱厚煒抵達南京,還是低調來京,這不正是最好的機會。
隻要蔚王能死,那麼推翻此前蔚王的宗教土地改革就會變得簡單起來,於是報恩寺的主持立刻策劃一場對朱厚煒的精心刺殺!
事情要做的滴水不漏,即便最後失敗,也絕對不能查到報恩寺的頭上!
……
入夜,朱厚煒在邸舍內輾轉反側,一夜都沒怎麼睡,一直在等著楊廷和的答案。
可楊廷和迴去後想了一整天時間,依舊沒有給朱厚煒任何答案。
翌日一早,朱厚煒早起,他不能在南京耽擱時間,掐日子算,馬文升和閔珪也該從西北迴來了。
王越軍事能力突出,有他主持對吐魯番的反擊戰爭,應該手拿把掐,吐魯番不可能在哈密占到任何便宜,最後的下場肯定是黯然退出哈密,折迴吐魯番。
王越更不可能故意拖延時間而耽誤戰機,自己個人生死和邊塞太平的重要性,王越還是分得清的,肯定會用盡全力去反擊吐魯番。
王越在西北那邊反擊戰爭結束的第一時間,馬文升和閔珪就會帶他們迴京。
朱厚煒現在不在京師,心裏始終放心不下,他是真怕自己父皇趁著自己不在,快刀斬亂麻,直接處理掉劉振刀那夥人。
無論如何,朱厚煒都不能繼續在南京待著,楊廷和雖然是突破口,但隻要楊廷和不願意配合朱厚煒去說謊,那怎麼逼他都沒有用,這個固執的士大夫,即便全家被屠他都不在乎,當初他都能犧牲自己的兒子,為了心中那份堅持。
還有什麼事是他幹不出來的?逼他沒用,除非他自己願意。
“走吧!”
朱厚煒吩咐阿奴和阿綾,草草在南京待了一天後,便要啟程迴京。
在離開南京城外的時候,楊廷和也並沒有來送別,盡管朱厚煒已經派人通知過他,但楊廷和依舊沒來,看來楊廷和已經做出自己的選擇了。
朱厚煒微微歎口氣,他不是神,無法控製每個人的內心。
既然南京這邊的計劃失敗,那他也就不做任何耽擱,帶著阿奴和阿綾先沿著官道朝長江岸邊走去,然後走水路快速歸京。
上了船隻後,改道進入京杭運河,江蘇段走完過山東便能抵達京畿。
隻是船隻才離開南京,進入淮安地帶後,原本孤舟航行,忽然多了些許船隻,這些船隻都在朝著蔚王船隻靠近。
起初朱厚煒認為這些都是王府的船隻,可逐漸發現了不對勁。
這些船隻以極快的速度朝著朱厚煒的船隻靠近,看樣子來者不善!
不對,如果這是針對自己的,那除了楊廷和一人知曉自己來了南京,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