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府尊,當今可是動不動就拿雷霆之威收拾下屬,您說話做事可得小心點,別一不留神踩了雷!”
師爺縮著脖子,小心翼翼地瞅著鬆江知府夏元吉。那模樣活像隻被貓盯上的老鼠,生怕自己多說一句,就被轟出去。
夏元吉揮揮手,像趕蒼蠅似的打發他下去:“行了行了,我心裏有數,你下去吧,別在這兒杵著礙眼。”
師爺一溜煙跑了。夏元吉這才慢悠悠地迴到府邸,目光落在桌上那本朝廷剛下發的《司農八法》上。
封麵樸實無華,可那八個字卻像有魔力似的,直勾勾地拽住了他的眼球。
他低聲念叨:“三皇孫殿下?”
誰不知道朱允熥預測大同之戰的事兒啊?民間早就傳得神乎其神,說他算無遺策,連老天爺都得給他三分麵子。
至於這《司農八法》,夏元吉隨手翻開一看,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差點沒從椅子上蹦起來:“好!好八個字啊!這腦子是怎麼長的?”
他捧著書,激動得像個中了狀元的小書生,在屋裏來迴踱步。抑製不住內心的狂熱,手舞足蹈地喊道:“來人呢!快來人!”
下人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他就迫不及待地下令:“把朝廷下發的《司農八法》印刷一萬份,分發下去,讓裏長和地方耆老給百姓講清楚,一個字都不能懈怠!這可是寶貝,懂嗎?”
他拍著桌子,豪氣幹雲,仿佛自己已經成了農業改革的先鋒。
至於那開頭的“水”字,他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語:“這得我親自出馬解決,水政可是個大活兒!”
說完,他一頭紮進《農政全書》裏,捧著書讀得津津有味,嘴角時不時咧開,露出個傻乎乎的笑。
時間悄悄溜走,他卻渾然不覺,直到師爺小心翼翼地探頭進來:“府尊大人,夜晚了……”
聲音細得跟蚊子哼哼似的,生怕打擾了這位書呆子。
“哦?已經晚上了?”夏元吉抬頭一看,天色果然黑得跟鍋底似的。
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擺擺手,“給我拿碗餛飩,再弄兩根蠟燭,你就迴去歇著吧,別在這兒守著我。”
師爺一臉擔憂:“府尊大人可得注意身體啊,現如今府裏小吏因為郭桓案被殺了個精光,還沒補齊人手,好多事兒都得您一肩挑,別把自己累垮了!”
他絮絮叨叨,像個老媽子似的。
夏元吉不耐煩地揮揮手:“行了,我有分寸,你下去吧!”
師爺悻悻地退下。
夏元吉點起蠟燭,在昏黃的燈光下繼續埋頭苦讀。
翻到“水政”那一頁時,他眼睛一亮,豁然開朗,忍不住撫著胡子讚歎:“妙!妙啊!這法子絕了!”
書上還貼心地附了張水利圖,他盯著那圖瞧了半天,驚得下巴差點掉下來:“哦?這想得也太周到了吧!”
他指著圖上的“束水攻沙”,自言自語:“這不是工部尚書秦達治理運河的招數嗎?還有這‘水泥’,嘖嘖,聽說他最近就在揚州,得找個時間去拜訪拜訪,蹭點經驗迴來!”
正想著,後院傳來丫鬟的喊聲:“府尊大人,夫人叫您呢!”
夏元吉抬頭看看書,又瞅瞅後院方向,眼底閃過一絲恐懼——那是他家母老虎的召喚啊!
可片刻後,他還是硬著頭皮穩住心神,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告訴夫人,我今兒得把這書看完,就不去後院了!”
他拍拍胸脯,頗有點壯士斷腕的架勢。
丫鬟還沒來得及傳話,一聲咆哮從後院炸開:“夏元吉!你長本事了啊!!”
那聲音震得屋頂的灰都抖下來三層。
夏元吉臉色大變,腿一軟差點從椅子上滑下去,心想:完了,母老虎發飆了!
他趕緊抱緊書,像抓著救命稻草似的,嘴裏嘀咕:“書在人在,書亡人亡,今晚我跟這書杠上了!”
與此同時,應天城今日熱鬧得跟過年似的,百姓摩肩接踵,擠得水泄不通,連錦衣衛都攔不住這股熱情。
京城大門全部敞開,宋和站在城門外親自迎接,臉上堆著笑,活像個迎賓大爺。
旁邊還擺了張龍椅,雖然皇帝沒親自來,但這排場擺明了是在說:咱心裏有你,藍玉!
征南大將軍、驍騎大將軍、涼國公藍玉迴來了!
這可是大明朝的架海紫金梁,一舉一動都能讓朝堂抖三抖。
黃子澄站在人群裏,表麵恭敬得跟個乖寶寶似的,可心裏卻冷笑連連:藍玉這老家夥功高震主,曆朝曆代這種人都是死路一條,早晚得栽!
一旁的齊泰則瞇著眼,琢磨著藍玉迴來會給奪嫡帶來啥變數。
藍玉可是鐵桿淮西人,跟太子朱標稱兄道弟,連“小心燕王”這種離間天家子弟的話都敢當麵說,可見關係鐵得跟鐵板燒似的。
他會放下身段給三皇孫朱允熥當小弟?怎麼想都不可能!
齊泰鬆了口氣,嘴角一勾,露出一抹神秘的笑。
他偷瞄了眼前麵的朱允熥,發現這小子麵色古井無波,像是戴了個麵具,壓根看不出他在想啥。
齊泰心裏一咯噔,暗道:這小子到底是啥人啊?大明朝的頂梁柱迴來了,他居然一點都不慌?這心理素質也太變態了吧!
轟隆轟隆!就在這時,地麵突然抖了起來,像天塌地陷似的,煙塵滾滾,千名騎兵從遠處疾馳而來,馬蹄聲震得人耳朵嗡嗡響。
宋和大喊一聲:“放炮!”
威武大將軍炮轟隆隆齊射,炮聲震天,煙花似的為藍玉的歸來添了把火。
衝在前頭的那人相貌平平,可眼神卻淩厲得像把刀子,臉上掛著自信的笑,策馬奔騰,氣勢衝天,仿佛要把天捅個窟窿。
“停!”藍玉一聲令下,所有騎兵戛然而止,動作整齊得跟機器人似的。
他翻身下馬,撲通跪倒在地,嗓門洪亮得能震塌城牆:“微臣!涼國公藍玉!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連喊兩遍,頭磕得砰砰響,塵土飛揚,頗有點忠臣歸來的架勢。
宋和趕緊上前攙他:“公爺快快請起!您出征這段時間,皇上可是想死您了。今兒因為杭州府水患,沒能親自出城迎接,可特意交代了咱家帶口諭。”
一聽“口諭”,藍玉又要跪,宋和連忙擺手:“公爺不必如此,就是些家常話。皇上說:‘讓藍玉那兔崽子趕緊迴來,迴家好好休息,今晚跟咱喝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