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酒宴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尤其是這場,連空氣裏都彌漫著一股子火藥味兒。
文武百官齊聚一堂,觥籌交錯間,表麵上是推杯換盞,實際上卻是刀光劍影。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不會有人被懟得滿地找牙。就在這熱鬧的當口,有人忍不住聊起了前幾天那場轟動朝野的“佛學大戲”。
“聽說當時紅葉禪師非要皇上參拜那尊泥塑金身,結果三皇孫朱允熥站出來,硬邦邦地甩了一句‘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直接把事兒給攔下了!”一個穿著錦袍的官員端著酒杯,小聲嘀咕,眼神裏滿是八卦的火花。
“可不是嘛!”另一個接茬兒,語氣裏帶著幾分得意,“你們再瞧瞧他那首詩,嘖嘖,裏頭藏的可不就是這種不拘小節的勁兒?灑脫得跟山間的野風似的,誰也攔不住!”
楊靖一聽這話,立馬來了精神。放下手裏的酒杯,眼睛一亮,像發現了新大陸:“還不止如此呢!你們難道沒看出來?這首詩壓根兒就是衝著黃子澄那老小子去的,專門迴應他之前那三問!”
他頓了頓,得意地捋了捋胡子,擺出一副“你們都聽我分析”的架勢,“一切皆空,懂嗎?善是空,惡是空,因是空,果是空,佛魔更是空空如也!這是在告訴咱們,悟道別扯什麼天命,修的是心裏的經,拜的是心裏的佛。心生萬物生,心滅萬事空,多牛啊!”
百官一聽,頓時炸了鍋。紛紛朝楊靖投去崇拜的目光,像一群小迷弟迷妹圍著偶像打轉。“楊大人果然博學多才,臣等佩服得五體投地!”有人帶頭喊了一句,剩下的人趕緊附和,生怕自己落了後頭。
楊靖擺擺手,裝出一副謙虛的模樣,嘴角卻藏不住笑意:“哎呀,別誇我,這可不是我的功勞,全是三皇孫殿下的答案!我不過是把他的意思直白地說出來罷了。”
他清了清嗓子,端起架子又補了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尊如來不是說了嗎?眾生皆有佛性,隻不過被妄想蒙了眼,所以才證不了道。嘖嘖,真是高啊!”
這話一出,底下的人更服氣了,紛紛點頭,像一群雞啄米。可站在人群裏的黃子澄卻像是被雷劈了,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他哆哆嗦嗦地站在那兒,腦子裏嗡嗡作響,像是被人當眾扒了褲子——這哪是詩啊,分明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直直扇在他臉上!
原來,之前黃子澄仗著自己有點學問,得意洋洋地拿佛學問題刁難朱允熥,想讓他出個醜。結果人家三兩句詩詞一甩,不但把他的“三問”懟得啞口無言,還順手把他之前好不容易掙來的麵子踩了個稀巴爛。
黃子澄越想越氣,腿肚子都開始打顫,心髒“砰砰”跳得跟擂鼓似的。他咬緊牙關,暗罵道:“朱允熥,你這小兔崽子,這一巴掌打得可真疼啊!”
可疼歸疼,他也沒轍。早先他要是繼續用佛學跟朱允熥硬剛,或許還能扳迴一城,可他偏偏自作聰明,把話題引到詩詞上,這不是擺明了認慫嗎?
現在再跳出來辯駁,不但撈不著麵子,反而像個死鴨子嘴硬,贏了丟人,輸了更完蛋!黃子澄腦子裏一團亂麻,覺得自己像是被文武百官圍觀的小醜,突兀地杵在人群中間,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胸口突然一悶,天旋地轉,“彭”的一聲,整個人像個裝滿酒的大酒壇子,直挺挺摔倒在地,砸出一陣塵土。周圍的人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
“這還沒喝呢,怎麼就喝多了?”有人忍不住調侃,聲音裏帶著幾分幸災樂禍。
茹嫦瞥了一眼,掩嘴偷笑,語氣裏滿是譏諷:“嘖嘖,黃學士這酒量,未免也太差了吧!”她端著酒杯,輕輕晃了晃,眼神裏透著幾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戲謔。
齊泰一看不對勁,趕緊扔下酒杯衝過去,蹲下身掐了掐黃子澄的人中,又扒開眼皮瞧了瞧瞳孔,急得滿頭大汗。他抬頭朝高臺上喊道:“陛下,黃學士氣急攻心,昏過去了!”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瞇著眼瞧了瞧這場鬧劇,揮揮手,像趕蒼蠅似的讓人把黃子澄抬下去。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嘴角微微上揚,暗自嘀咕:“這幫文人啊,嘴皮子比刀子還毒,今天總算見識到了。”
他斜眼瞅了瞅朱允熥,心裏樂開了花——這場酒宴,簡直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黃子澄自以為設了個局,結果被自家孫子一記迴馬槍殺得丟盔棄甲,真是大快人心!
“大開眼界啊!”有個武將拍著大腿感慨,聲音粗得像打雷。
“現在誰還敢說咱大明朝沒詩人?”另一個文官接茬兒,手裏的酒杯都差點灑了。
“啊~老朱家造反出身,沒想到居然出了熥兒這麼個人才!”朱元璋哈哈一笑,聲音洪亮得震得桌子上的酒壺直晃。他朝朱允熥招招手,“過來過來,小兔崽子!”
朱允熥趕緊屁顛屁顛跑上高臺,剛站穩,朱元璋就伸出大手在他頭頂用力抓了幾把,像揉麵團似的,把他那頭烏黑的頭發弄得亂七八糟,跟個鳥窩似的。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壓低聲音悄悄問道:“你是不是早就給百官都寫好詩了,提前埋伏好了?”
“絕對沒有!”朱允熥連忙擺手,語氣急得像被踩了尾巴的貓,“爺爺,我可以對天發誓!”
朱元璋瞇著眼瞧了他半天,見他那副信誓旦旦的模樣,點點頭,嘀咕道:“難道真是咱猜錯了?”他大手一揮,“下去吧,小東西!”
說完,還不忘趁他轉身時對著屁股踹了一腳,力道不重,卻踹得朱允熥一個趔趄,差點沒摔個狗啃泥。
朱允熥揉了揉屁股,灰溜溜跑下臺,心裏卻偷樂:爺爺,您老人家哪兒懂詩詞啊!我這招可是“套路為王”,壓根不用給每個人都寫詩,分門別類弄幾個模板,往上一套就行,跟後世的八股文一個道理。
比如寫給鄭成功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套在康熙身上不也照樣沒人看出來?嘿嘿,簡單又實用!
他剛迴到座位,楊靖就湊過來,默默對他點了點頭。朱允熥心領神會,偷偷伸出兩根手指比了個“v”,這是他倆早就定好的暗號——盡量不說話,免得露餡。要是被人問起,就說準備用兩根手指夾花生米,多完美的借口啊!
沒了黃子澄搗亂,酒宴的氣氛總算熱了起來。酒興漸起,大家夥兒放開了手腳,藍玉這老粗更是豪放不羈,直接脫了上衣,光著膀子跟朱元璋劃拳,喊得震天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