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好消息。”林清問出口,她現在迫切需要一些好消息,來抵消心中的難過。
劉佳麗開口道:“我給你找到房子了,離紡織廠不遠,中午咱們吃完飯就去看看。”
林清:還真是個好消息,隻是此刻自己高興不起來怎麼迴事?
但想到以後上班更方便還是說道:“好,謝謝劉姐,我們中午就去看看!
林清說完就迴到車間,她看著堆放在筐裏麵的微喇褲,從裏麵挑挑選選找出最好的幾條,帶著照片找上文科長。
兩人再一起找到馬廠長。
“馬廠長,文科長這是我們成衣車間做出的微喇褲,現在有存貨了,完全是時間上架到供銷社了!
以前除了她和張和華之外,其餘的人一天隻能做兩條。
但隨著時間的變化,經驗的積累現在一天能做十天上下了。
也就是他們成衣車間現在日均能做出兩百條微喇褲。
馬廠長接過微喇褲看了看,他看不懂女裝但是各方麵都覺得做得挺好的。
林清又把剛取迴來的照片遞給兩人:“這是我提前拍好的宣傳圖片,文科長能和報社談一下買一點版麵做宣傳嗎?”
文科長仔細看著,原本隻覺得質量好的微喇褲,可穿在人的身上,他才真切的體會到是多麼的好看,新穎。
他也來了興趣,把幾張照片都看完了,才滿意點頭:“你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我能不點頭?”
然後看向馬廠長:“不過這種宣傳的版麵,報社那邊可能要錢!
“給!”馬廠長一拍桌子:“前麵那麼多錢都掏出去了,馬上就能見到迴錢,能在這些地方省錢?你著手安排吧,還有和供銷社談事情的時候,可以把小林帶上。
這丫頭沒皮沒臉,嘴巴又能說,沒準還有不一樣的效果呢!
聽著馬廠長似誇又似貶的話,林清扯著嘴巴笑了笑:“馬廠長不虧是領導,誇人都這麼有水平!”
她還有半句沒說完,就是下次誇人能好好誇嗎?這聽起來不好聽。
“行。”文科長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從林清拿來的成品裏麵看到了希望,現在幹勁十足,兩人出了馬廠長辦公室。
文科長詢問道:“除了上報紙,你還有什麼別的想法沒有?”
“我想訂做一個模型,能上身讓人看出具體效果!
林清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想法,比如請現在的明星上身,穿著拍電影,利用明星光環。
可現在的電影多集中拍攝抗日題材,或者打倒地主這種勵誌題材。
要是抗日題材,一個女軍人不穿作戰服,做一條微喇褲,不用別人罵,林清天天都得罵,這就是雷劇了。
她補充道:“文科長,我希望能有多個宣傳渠道,比如收音電臺,廣播站等等。”
“行,我會試下的!
現在的東西都是老老實實的做,基本不會去做什麼宣傳,但紡織廠中途做成衣,要是不宣傳下誰會知道。
他本來以為林清沒什麼話說了,卻聽林清開口道:“文科長,你知道北方雪災嗎?”
文科長聽到這個話題,忍不住皺起眉頭,心情也跟著沉重了,聽說那邊受災特別嚴重,他們這裏的軍人都前去救災了。
不過,林清提起這個話題,應該有別的話想說吧。
林清在心中整理了一下措辭開口道:“文科長,紡織廠有想過捐錢捐物嗎?”
“這……”文科長被問住了,他們紡織廠放縣城看是個大規模工廠,可拿到別的地方呢。
自然不夠看了,所以捐錢捐物這種活動,紡織廠從來沒有參與過。
但他很好奇林清想說什麼,就把人請進辦公室。
倒了一杯水,才道:“小林,你有什麼看法?”
“站在國人的角度,紡織廠捐錢捐物能幫助他們更快度過難過!绷智褰忉屩骸翱烧驹陂L遠的方向,紡織廠身為南方工廠,舍棄自身利益,捐錢捐物能打開品牌效應。
讓別人知道,南方有個紡織廠,是個愛國工廠,良心工廠。”
文科長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包括品牌效應也是第一次聽說。
現在的東西種類雖然不多,但很多人還是會追隨品牌效應買常見的牌子。
文科長開始琢磨起林清的話,覺得她的說全是道理,身為國家的工廠,在麵對自然災害自然應該做出努力。
至於別的收獲,有最好,沒有也不難過。
他覺得和林清聊天受益匪淺。
“小林,你還有什麼看法。”
林清也沒瞞著:“比如我們首先拿出物資捐贈出去,剩下的可以通過牛仔褲的收益來捐贈,每賣一條褲子,從裏麵抽出兩塊或者其他數值捐贈災區!
林清剛才沒當著馬廠長說,是因為自己沒想好,她總覺得這樣有點利用慈善作秀的意思。
可想了會兒,又把自己說服了。
她個人能力是微弱的,能給災區做的有限,可她一旦拉著紡織廠一起捐贈,效果就大不同了。
這樣紡織廠得到了好名聲,災區得到了錢和物,還能帶動其他工廠或者個人做出行動。
這件事情利遠遠大於弊。
林清繼續道:“如果采用了我後麵的方案,那我們紡織廠一定要言行一致,承諾的事情落到實處,每一筆錢用到實處,且出具證明,不然會引起反麵影響。
且雪災期間,少提我們做出的努力,把焦點應該放在災區人民身上,唿籲社會關注災區,達到口口相傳的作用!
文科長聽完人沉默了,他仔細思考林清剛才說的話,無疑林清的想法是現在沒有的。
林清說完,就沒再說話了,等文科長做出反應。
良久,文科長才開口道:“小林,你很厲害,想法也很好,為民為名都值得去行動!
這就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做慈善和做生意從來不衝突,他現在有一種被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感覺。
文科長站了起來:“我去和馬廠長說,你等我消息!
“行!
林清先找上文科長的另外一個理由就是,他是紡織廠的老人,無論是威望,威信可比自己這個小卡拉米強太多了。
林清也沒在這裏幹等著,而是迴到車間繼續搞生產。
等到中午,和劉佳麗吃完飯兩人出了紡織廠大門。